「」
跟風 原創人極限二選一

更新:已全部答畢!

※ 題目是建立在必須擇一的前提,不代表實際創作時兩者是衝突的

來源:
Facebook
白單:原創人極限二選一 (Plurk Paste)

轉自:
@FisherSakana - 【感想】 ⚠️題目建立在必須擇一的前提,不代表實際創作時兩者衝突。 ✧✧...
@aidasu_0923 - 先把這個放在這裡 想填這個原創二選一

夏至就是要跟風不然要幹嘛?
絕對不是因為來不及寫文,絕對不是……(心虛)
問答內容下收。
「」
※ 可能修改部分題目
角色題原題「凸顯神性|凸顯劣根性」,變更為「凸顯神性|凸顯凡性」

※ 想到哪就答到哪,但一定會答完
※ 更新:已全數作答完畢!
「」
【角色題】



單養某隻或某對|群像

群像這不廢話嘛

同意廢墟貓說的:若長年維持創作習慣,最終肯定會擴展成群像。
實際上寫多個角色比起只寫固定的角色更能持久吧,因為永遠不怕寫不膩,寫膩了換角色寫就好;君不見柯南道爾好幾次都想把福爾摩斯賜死,因為專注一個特定角色真的很煩
「」
拉斯洛:而且對惡魔來說,迷戀特定口味是一種病——
女僕長:知道了知道了,可是作者是人類呀前輩!
拉斯洛:(故作吃驚狀)唉呀,可是我聽說作者閣下早就不是人了啊?請看VCR——

[N年前作者的豪語:我如果不在XX截止前完成小說,我就不、是、人!]

女僕長:呃,呃哈哈哈……就算不是人,也不代表作者變成惡魔吧?他不是提過跟白翅膀約好了?
拉斯洛: 嘖! (←大寫)

去去去……樓上兩位給我回第八世界去!這裡沒你們的事,什麼不是人啊真是……

啊,你說那為啥我都只寫審判和地獄三魔組?也沒有「都」吧,真主角小鬍子和他的快樂夥伴也登場過啦,前面那幾個只能算比較常寫吧。
「」
為什麼比較常寫之前也有說過原因,就是怕其他角色沒掌握好寫崩,影響到之後故事發展的方向;
而且確實有個角色已經寫壞,後面寫的幾篇都在幫他善後,只是讀者(可能)沒發現而已。

不過也看過其他作者說「一直不寫怎麼進步」,所以歸根究柢這是惡性循環,總有一天還是得下筆的,不然角色怎麼活呢?
「」


■ 主角一定要有缺陷|主角可以聖光到底

有缺陷在我看來也只有這項可選

不是主角「一定要有缺陷」,而是「一定會有缺陷」。
這題我覺得可以套用上一題廢墟貓的話照樣造句:若長年持續描寫一個角色,最終肯定會寫出角色的缺陷。

再說「過於完美」在讀者心中也是一種缺陷吧。這個角色無所不能,那就都交給他就好——要是讀者和書中的角色都這麼想,那故事的世界總有一天會失衡。
格鬥動漫常見的戰力通膨可能還是小事,本來的世界觀跟著產生 bug 可就大條了。而對讀者來說,完美的角色離自己太遙遠,也容易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出戲。
「」
比起主角在性格或行為表現的不完美,個人覺得聖光到底、看似完人才是最大的缺陷。

而且是後期劇情救都救不了的那種,等到發現不對勁才來穿插「其實完美主角也有弱點/黑暗面」的橋段,對我來說只是拙劣的補救,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作者是因為世界觀失衡才急著補充;
至少就個人欣賞作品的經驗,那種補救感真的、很、明顯,藏都藏不住,連我都替對方感到尷尬,但粉絲好像多半不介意就算了

所以說主角可以聖光到底?不,這個選項從不存在!
「」


■ 反派是絕對惡|反派是帶著創傷的悲劇者

絕對惡……吧。

好難選,但題目要求硬選,只能擇一。
這其實得分成不同面向來看,不同角度回答完全不同。

如果是問身為讀者的我,我會覺得有故事的反派更有魅力;
但這題是要「原創人」做選擇,那身為一個系列作都在寫驅魔短篇外傳的作者,我只能選絕對惡。誰教我目前真沒寫過帶創傷的反派……

所以不是我不喜歡悲劇者反派,而是根據創作經驗被迫選擇前者。
畢竟短篇裡登場的壞蛋實在很難幫他們塑造什麼生活背景,何況還都是必須被驅逐出凡間的「魔」。
「」
但我覺得埃達蘇閣下說得不錯:「世界其實沒有主角,只有視角。」
所以理論上,我們也可以把主角或主角方的配角視為反派吧?

如此一來,祓禊歌正傳的死神和宇宙大概就是當之無愧的絕對惡——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個巨大的遊樂場,驅魔事業只是讓他們獲得快樂的泉源。這點目前還沒呈現在作品中,但我希望未來的作品能有機會描述。
「」
想了半天我家到底有沒有「悲劇者反派」,如果把二創算進來的話,有個二創世界觀的原創角色符合:這個角色為了能和搭檔在一起,選擇幫助邪惡勢力與主角作對,但勢力瓦解後加上有共同的問題要解決,最後也成為主角方的一員。這應該算是反派吧?

另一個二創也有個攜家帶眷加入反派勢力的原創角色,但那是主角……簡而言之,就是這位主角家園被敵國「清零」後,打不過就加入帶著妹妹偷渡隱姓埋名到敵國謀生,最後當上敵國反戰派首腦的副官——聽起來挺勵志的吧?但,這只是開頭。故事的結局是受到重用的主角在某次執行首腦指派的秘密任務時,被首腦派來接頭的同夥給宰了。不過故事是開放結局,所以結尾只會寫到主角被背刺的前一刻。
「」
感覺說到反派就會直覺想到跟主角對立或惡鬥的角色……那原則上跟主角站在一起,但阻礙主角朝目標前進的角色,到底該不該算反派呢?

如果這樣的角色也算一種反派的話,那我家大概、終於、有一個完全原創的悲劇者反派了——我們親愛的大公爵亞歷山大閣下。

大公爵和主角的核心衝突很單純,之前有幸讀過開頭的讀者應該能推理出來;
至於大公爵本人的創傷……呃,其實作者我覺得他的創傷也沒多深刻耶,可能對他本魔來說很煎熬吧?(←時間跨度很長)
總之……由於故事尚未寫完,我想還是不要再繼續破梗比較好。
「」


主角最終自我實現|主角最終被世界吞噬

被世界吞噬啦!(果斷 pick)

怎麼說咧,我不但喜歡看有點悲的開放式結局,自己也喜歡寫這個調調,甚至可以說就是擅長這樣寫——在已完成的短篇作品中,確實有不少主角最後不得善終。
啊,當然還是有大圓滿結局的,但不知是否印象不夠深刻,能想起來的作品屈指可數。可能我其實不擅長寫快樂結局吧?
仔細想想,我筆下的快樂結局,主角最後要不什麼都沒得到,要不會失去什麼東西。比如《聖災》隱者失去了師父(?),《Revontulet》獵人最後一無所獲(但救了一隻狐狸),《狂獵、死亡之舞、惡魔》主角也是旅行了個寂寞(同樣有救人)。

要不是這題目,我都沒發現自家主角過得這麼慘XDDDDD
「」
《變成歌聲的少年》→少年再也變不回人形;
《告別》→這位也是不能當人了 Jojo
《石窖》→被朋友活埋;
《犯小人》→陸毅被小人包圍;
《爸爸回來了》→算是被困在夢境中;
《壽司神教》→阿豪……生魚片……
《とあるヰをかるキツネのモノ語り》→紅狐狸被某龍むしゃむしゃ;
《Satyrion》→未完成,但主角預定必死;
《黑天鵝皇后》→未完成,但主角同樣必死。

至於祓禊歌的驅魔師們,設定上塔是整個團隊的第二位犧牲者(第一位死在本傳主線開始之前);審判就不用說了,懂的都懂(《Sie Ist Fort, Weit Fort...》交代死亡過程);
剩下驅魔師的還沒安排如何退場,但預計要再發幾盒豪華便當,呵呵便當使我快樂
「」


■ 角色壞到極致但魅力爆表|角色好到發光但無聊至極

壞到極致但魅力爆表。

沒有什麼比讓作品充滿魅力更重要,角色如此,劇情亦然。可以毫無邏輯、可以瘋,但作品絕對不能無趣——這點相信絕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很有心得,因此不必再多解釋。

就算別人無法欣賞,至少身為作者的自己要覺得有趣;或者雖然作者覺得無趣,但讀者從中獲得了樂趣。可以說讓作品變得有趣是所有作者永恆追求的目標吧。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我寫的角色無論好壞都不夠徹底,而且顯然無聊至極
「」


塑造角色是為了理解自己|塑造角色是為了逃避自己

逃避自己。

這題意外地難選,這不是兩個可以同時存在的事嗎?
以逃避自己為初衷,卻從角色中理解自己,或者從頭到尾就是為了理解自己,至少我還沒看過先理解後逃避的作者——以結果論的話,其實前者的「理解自己」才是這題的最(標)終(準)解(答)答(案)吧?

不過題目應該是問作者主動的選擇,那答案就是「逃避自己」了。
一開始就是奔著逃避才開始創作不同的角色,除了特定角色以自己為原型,其他優秀角色的原型都不是自己;因為我覺得像別人那樣帥氣的角色才適合成為故事中的人物。
只是在發表、再創作的過程中,一些讀者對角色跟故事的反饋讓我看見自己忽略的一面(但大多還是缺點啦)。
「」
不過就算如今更理解自己,也不妨礙我創作角色就是以逃避為目的。只是不小心越逃避越理解了而已。
「」


凸顯角色內在|凸顯角色外觀

外觀。

選外觀不是說內在不重要,而是外觀較具體、易掌控,最不會變質;只要好好描述,幾乎所有讀者都能把角色特徵牢牢記住,就算忘記角色名字也能從關鍵字知道是誰。

比如哈利波特:說到閃電疤痕就是主角,紅頭髮就是衛斯理一家,白鬍子眼鏡是鄧不利多,黑衣油頭是石內卜,沒鼻子就是佛地魔(慘);配角的話也有大個子海格、金髮碧眼大美女花兒、長頭髮的比爾、弗雷和喬治雙子、眼神飄忽的露娜、帶相機的柯林、戴著鑲鑽大眼鏡的麗塔史譏、同樣戴眼鏡但風格大地系的崔老妮,然後是死亡芭比粉的恩不理居……隨隨便便都能舉出好幾個。

再說一個成功的外觀設計,是能夠忠實反映角色內心的,因此外觀當然十分重要。
「」
至於角色的內心,或者說角色的靈魂,會隨著劇情和作者描寫的精確程度而改變,不像外觀有個具體的物件或風格;
所以這方面在作者和不同讀者中間都很難有共識,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二創被說 OOC 了。

至於如何寫出角色的靈魂,這裡就用我幾年前寫的文帶過吧(從紫字講魔法的後半段開始):
年更窯 |江凜 :: (承前篇)文字的生命
「」
離題引用一下:

故事生於意圖,成形於作品;然而,閱讀的過程跟創作是完全相反的。讀者閱讀就像拆解道具、分析公式的人一樣,只能看到成品,卻必須從成品回推故事的軸心,去推測主角乃至作者的意圖。而所謂意圖,便是來自有自我意識之個體(包括但不限於人)的靈魂;因此可以說,要知道一個人的靈魂,看那人的作為便能知一二

有句話說:「正義不會說話,所以需要有人去捍衛它。」靈魂也是一樣,因為靈魂沒有形體,所以需要靠意圖去顯現它。

所以靈魂是什麼?靈魂來自目的,來自一個人的意志,來自一個人採取行動的意圖
「」
……角色每個行動皆由自身知識與意志決定,而角色的意志反映了角色的靈魂;所以就算靈魂看不到摸不著,小說裡也沒提半個字,我們還是能根據角色表現窺探其背後的意志,以此證明靈魂的存在。

……之前寫得太玄乎了,重點只有一句:光描寫內心不夠,要讓角色動起來,描寫的內容才會真正變成角色的內心
不然寫再多都是寂寞,讀者也記不住。
「」


寵角色|虐角色

虐角色。

我覺得出這題的人應該先定義好「寵」跟「虐」的標準耶。萬一回答的作者是變態,選相反怎麼辦?

好的我是變態
但根據一般人的標準,我(非常不情願地)把答案從寵角色換成虐角色。

其實我覺得這題只有虐可以選,因為故事本來就是在角色受到的波折中產生。雖然也有沒波折的寵角色故事,但那也是因為前面已經虐過了(不管作者有沒有寫出),玻璃清完了,才會剩下滿地糖漿。
「」
不虐就不會有故事,沒有故事的角色沒有魅力,沒有魅力的角色又怎麼會想寵呢?

所以盡情享受艾凱特命運的鞭打吧!哇哈哈哈——(亞茵神官上身)
「」


角色正面特質居多|角色負面特質居多

負面特質居多。

實際上大部分角色應該是正負參半,很難說哪個比較多。大概因為作者本人比較悲觀,所以負面特質比較容易留在心裡。

比如現在想到大公爵,我會先想到他的頹廢(主角對他的第一印象是萎靡植物)和蝸居生活,接著才會想到我把他設定成劍術大師……
就連從 NPC 升級上來的拉斯洛,雖然能幹,也幫上主角很多次,但我想到他時也只會先浮現他找信徒業績掛蛋的事。

哎呀——反正不是有個說法是「玉石因為瑕疵才有個性」嗎?
負面特質的存在也許是件好事,能更凸顯沒有瑕疵的部分,讓我們更專注於挖掘角色的美好。
「」
※ 修正後的題目跟答案在下面 ※

凸顯神性|凸顯劣根性

劣根性,因為不確定題目的神性是指啥

呃,我覺得出題者要先定義一下神性……是指聖光普照、慈悲為懷的那種?還是威壓、冷漠、理性或不食人間煙火?不然這題不管怎麼回,答案十之八九都跟上一題差不多

對,所以我這題的答案承上題:玉石因為瑕疵才有個性,因此讓讀者注意到他們無法輕易改變的缺點也是形成魅力的一環。

然後說到神性,我很好奇對出題者來說,克蘇魯神話神祇算有「神性」嗎?如果有,這題的答案我可能可以再思考一下XDDDDDD

※ 修正後的題目跟答案在下面 ※
「」
回答是回答了,我還是查了一下神性。

維基百科說:神性是神的性質,是假定的神與凡人之間的根本差異。

中文辭典寫得很簡單:精神、性情;或指經過陶冶的人性。

還有一些零散的資料解釋為:被賦予神聖地位的存在或力量、恆久不變的性質、無法言說的存在……

這實在是個很複雜的詞啊!為啥我答個問卷而已還要幫忙改作業?

出題的人到底怎麼出的?
「」
好吧,總之統整起來,這些解釋的最大公約數應該是「區別」——與凡人,或者說其他平凡角色的區別。

只要搞清楚定義,接下來大家不就能好好答題了?
「」
既然神性的定義是「與平凡角色的區別」,那他相對的字眼應該是「凡性」而非劣根性才對。
但我在這邊講也沒用,出題者又看不到。

哪個人如果看到這則留言,麻煩回答的時候把題目改一下,才不會連續答了兩題卻好像答同一題一樣。
「」


凸顯神性|凸顯凡性

凸顯凡性。

雖然我的角色群確實異於常人,像是會魔法的人類驅魔師主角們和不屬於凡間的存在(惡魔/神祇、靈體、精怪等等),不過他們或多或少還是有些人性存在;畢竟作者是人嘛,終歸是比較了解人,也只能站在人的視角去想像未知。

以上是二選一的答案,實際寫作時每個角色應該都是混合狀態——既有與平凡人相像的地方,也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比如魔術師是族中薩滿,從小接觸魔法事物,但她和其他女孩一樣會上學、交朋友,也有煩躁或生氣的時候(比如聽聞雞婆徒弟搞出的破事……);
審判是不會魔法的凡人,在組織一堆魔法師裡卻變成十分奇異的存在,為了成為驅魔師而奮力掙扎,既有區別也有凡性;
大公爵是不苟言笑的惡魔,但有了頭號追隨者和第一位信徒後,也慢慢展現出關心旁人的一面。
「」
(呼,終於解決這個大問題,可以放心繼續回答了)
「」


天生惡質的角色|後天黑化的角色

後天黑化。

Well……這跟前面的「反派是絕對惡|反派是帶著創傷的悲劇者」好像有點像?
不過題目好像是想強調先天跟後天的差異?

總之就算這題是反過來問「生性純良 vs 後天向善」,我的答案依然是後天。
理由只有一個,而且很基本: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性格是生來如何如何的(生理導致的除外);就算有,後天環境也會改變天性呈現的樣貌。

在大自然的世界裡,也許還會有什麼無法扭轉的天生設定存在;但在創作的世界,還不是作者說的算?
既然都是作者創出來的,那就更沒什麼「天性」可言了。
「」
【世界觀或風格題】



■ 寫實|奇幻

奇幻。

眾所周知,毋需多言。
「」
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誤會,還是提醒一下:

「架空」跟「奇幻」是不同的屬性
「架空」跟「奇幻」是不同的屬性
「架空」跟「奇幻」是不同的屬性

架空是強調虛構成分(比如假的朝代、現實中不存在的地點),
奇幻是強調超自然成分(如魔法、精怪、神鬼、違反常理的科技、外星人、外神)。

切記切記!
「」


■ 近代或現代|古代

近代或現代。

不是不喜歡古代,只是寫現代故事考證比較不費力。誰叫我是個懶惰的作者,力氣是能省則省

實際上作為讀者時我更喜歡看古代的故事,像是神話時代、中古世紀、東漢唐宋、蘇美希臘……但寫起來考據得考個半天,也沒辦法考得很全面,一個細節沒考到就可能導致營造的氛圍功虧一簣,要是因此毀了整個故事,我真的會非常非常崩潰。
少數背景在古代的作品,我也會盡量安排在不可考的時代或地點,再寫一些難以考證真實性的事件,以減少我查資料時的痛苦指數。

但寫現代也有寫得很無聊的時候,這時我就會把背景搬到架空世界去——於是第八世界和其居民們的地獄生活,在作者的快樂和期待下誕生了!
「」
從上面看來,會不會以為我是不查資料、很混的作者?

NO,必要時我一定會查,而且查到底。比如我曾為了瞭解從長安皇城到都城外的池塘到底能不能半天往返這件事,翻了好幾張長安平面圖,還去算當時的距離單位、當時馬的平均跑速、沿途的路況、故事當天吹什麼風、什麼人什麼理由可以這樣往返……
然後我就累了。

查到有用的資料,就會想查資料裡的資料,然後是資料裡的資料裡的資料……這樣下去根本沒完沒了資料套娃逆。如果能找到盡頭,就此打住最好,但很多時候素材是一環扣著一環,參考A就一定會提到B,提到B就一定要懂C,要懂C就得先了解無所不在的D,通常這樣查完都能環遊整個時代一圈了。
但這樣還沒完,查了要整理,整理了才能用,用還不見得能用好。

所以說創作者一定要訓練體力精神力,不然資料還沒處理完人就倒了。
「」
再說若我很混,就不會為《我在馬納拉划貢多拉》從芬蘭冥界查到傳統巫術文化,也就不會有那團整理到一半的整理噗——對,還沒整理完,因為累了(精神上)所以暫停。

自從之前寫《壽司神教》忘記翻車魚沒有鱗片,被不認識的讀者痛批後(那幾乎成為我的心魔,只要想起腦袋就會浮現那則留言),作者我痛定思痛,查資料查得更細了。
所以請原諒敝人偶爾用虛構歷史偷懶一下吧!

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總有一天能完成一篇真正的半架空歷史小說,但看來還有得努力……稿債欠太多了,呃哈哈哈。
「」


東方風格|西方風格

西方風格。

東西方都寫過,但西方元素偏多(含西方風格的架空世界、人與物)。
距離產生美越了解越難理解?,而且西方文化的資料比較多嘛,至於正確與否就不敢保證了,只能盡量求證。
「」


■ 人類|各種種族

人類。

本想回答後者,但想想人形生命體和擁有人性思維的生命應該算人類——喔我差點忘記那票驅魔師都是人類了!

加上作者也是人類,再怎麼帶入其他生命,也只能以人類的思維去理解。那還是直接寫人類的故事更方便吧!
「」


■ 龐大的世界觀|小巧的世界觀:

龐大……的世界觀。(艱難回答)

請相信我,一開始我真沒打算把祓禊歌的宇宙弄那麼大!真的!
啊就不小心搞大了(渣男發言)

自知以我的能力,小巧的世界觀比較適合我。可既然不小心設定太多,那也只能填一步算一步囉。
「」


■ 從世界觀提出劇情問題|從世界觀提供劇情解答

從世界觀提出劇情問題。

在細說理由前,請容我先打個岔——

我挖了下噗浪其他旅人的跟風串,發現大約超過一半的人看不懂問題在問啥。
如果只有一兩個人看不懂,那可以說他們可能還沒學過所以不理解;
但當超過一半的人都表示不知道題目想問什麼,那該檢討的就是出題者了。

出題者呀,您怎麼連題都出不清楚?

本來想破口大罵的,但想想算了,人家出題那麼辛苦,這裡不是臉書怹大概也找不到,生氣沒有用,純氣死自己。(痛苦)
「」
(我先想想怎麼舉例,不然以拙作為例怕大家看不懂)

好,我終於想到一個最精簡的解釋了。
雖然不知道出題者的本意,但我理解如下——

從世界觀提出劇情問題:用設定創造劇情困境
從世界觀提供劇情解答:用設定包裝劇情合理性
「」
從世界觀提出劇情問題 = 用設定創造劇情困境

→比如進擊的巨人中,主角在牆內生活,牆外都是巨人,且總有人為此犧牲;
延伸出問題給主角解決、令讀者思考:為何有巨人、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牆外還有人嗎、如何讓巨人消失……

→奇諾之旅中,奇諾的家鄉規定孩子須接受手術成為大人;奇諾不願,於是醞釀逃離,隨即爆發衝突。

⇒世界觀是謎團或衝突的起點

從世界觀提供劇情解答 = 用設定包裝劇情合理性

→哈利波特開頭,描述哈利寄居德思禮家的日常生活,而哈利身邊總是發生怪事;
隨後揭露這個世界其實有魔法,而哈利是一名巫師。

→暮蟬悲鳴時中,雛見澤居民離奇死亡,事件不斷重演,兇手始終未明;
後面揭示雛見澤存在特殊病原體,此病只能靠特定的人或特殊的藥抑制。

⇒世界觀提供背後的邏輯,解釋事件
「」
不知道這樣解釋會不會比較好理解,希望有幫助大家順利答題。感覺根本被當免費的國文老師了是我的錯覺嗎

然後我終於可以繼續答題了嗚嗚嗚嗚……
廢墟貓✟鬼靈精怪🍷
資料套娃好有共鳴
「」
看過上面解釋應該有人注意到了,選項的兩者並非對立的存在,而是可能在同個作品中並存的屬性。

因此這邊的二擇一應該是問創作的偏好,或是比較擅長創作哪一者。

其實這題很難回答,因為我都寫過(廢話)。
論口味偏好,我喜歡前者;論創作難易,個人覺得後者寫起來比較輕鬆。
但由於我對「事後用設定把劇情圓回來」的行為十分感冒,感冒到一旦發現會想暴打——喔不,是吐槽作者,圓得好只是減慢出手速度而已(←明明自己也寫,雙標)
故幾經思量,最後選前者,也當作給自己的未來期許。

喔對,這裡應該不需要解釋感冒的意思吧?我是不會認同對岸用法的。舊的意思好好的,到底為啥近年冒出那種不倫不類的用法啦?
「」
廢墟貓✟鬼靈精怪🍷 : 對吧對吧!資料就是套娃,一直打開一直有!

我還幫它想了個日文名詞:マシリョーシカ(Mashiryoshka)
〔マシ(増し,加量) + シリョー(資料) + マトリョーシカ(俄羅斯套娃)〕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明過,自己覺得超貼切
「」


■ 有完整體系設定|只在意氣氛感與情節合理

完整體系設定。

對我來說,違反邏輯就不會有氣氛。
不符設定的東西本就會讓讀者出戲,因此本題只有前者能選。
「」


倫理邊界得講明|這世界只有勝者沒有道德啦

只有勝(生)者沒有道德。

現實如何,創作世界就如何。「歷史由勝者書寫」,倫理道德的標準向來浮動,活到最後就能詮釋正義,自古皆然。
而且作者我是個變態,你確定要跟變態講倫理道德?

說歸說,我寫的故事到目前為止應該還算標準正常吧?畢竟太挑戰道德的故事我也不敢發雖然後臺有
「」


■ 名字語感與文化符合且統一|不是很在意

名字語感符合文化。統不統一就難說了,多民族故事怎麼辦?

關於這點,我在二創或完全架空的世界會比較謹慎,嚴防出錯(不過原創架空有時也會亂搞後自圓其說……);
反之則不會特別緊張,因為跟現實有關的世界只要按照地球上的標準就行,省力。

整體而言皆遵守文化規則(含自訂),這樣才不易出戲。
「」
比如祓禊歌本傳的三光市設定在臺灣,因此人名多照臺灣常用字的邏輯走(岑靈秀、歐柏翰、羅靜妤、范姜元亨……)。僅少數特殊設定者例外,比如死神(白赫奕)、魔術師(金恆睿→林俊逸)跟隱者(金恆錟,這裡錟唸作ㄧㄢˇ,見康熙字典)。
至於為何不見原住民角色?因為不熟,沒辦法判斷資料真假對錯。貿然創造這樣的角色又出錯的話,感覺會變成對原住民文化的雙重侮辱……

第八世界的居民則依據能力、形象或凡間信徒的分布區域命名。比如拉斯洛的信徒位於地球中歐地帶,且本身具忠誠品格(忠於大公爵);運輸官沃夫岡同樣在歐洲活躍,但走形象反差路線(羊頭人身);大公爵的真名非常直白,一報上就知道產地(?)跟權責,平常多用別名或簡稱,如亞歷山大、弋斯等等。

其他架空世界的名字若出現文化差距大的情況,也是為了告訴讀者角色來自不同的國度。
「」


■ 主角在世界觀裡是一粒塵埃|主角帶天命是世界中心

世界觀裡的塵埃。

蹲越低跳越高,平凡角色創造不凡故事才有衝擊力。
然後……我在這世界上討厭的故事設定就是——平凡的主角表現出不凡的力量,讓其他自詡優越的配角刮目相看;但劇情後面卻告訴讀者,主角厲害是因為他其實有不得了的超優秀血統……

作者你倒是把我當初的感動還來啊!

真的很討厭這樣的安排,好像整個世界永遠只有既定的階層能獲利,其他人註定翻不了身,比神話裡的宿命論還讓人絕望。
然後東方傳說故事裡一堆貴種流離英雄譚,真是拜託了放過我吧
「」


■ 讓人感覺這世界真實存在|世界的存在是為了襯托角色張力

讓人感覺這世界真實存在。

這題很難選。
但個人猶豫的理由可能有點奇怪,請聽我道來——

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角色是一定要存在的,就連親兒子如焚風我也是想賜死就賜死;
在故事中看自己的角色活躍是件開心的事,但安排角色在該退場的時候退場,見證角色的末路,觀察沒有角色的世界會如何,對我來說更是幸福的事。
反過來說,若一個角色在我筆下設定中一直活得好好的,那表示那角色對我而言魅力不夠,尚須多加努力。

比起角色,我還是更在乎維持背景設定,因為角色會變,背景不會。只有設定完善的世界永遠不會背叛作者,永遠不會——它一直在身邊,陪作者、伴角色走過無數春夏秋冬。

沒什麼比自創世界和作者的關係更緊密、更深沉,比愛情更矢志不渝。
「」
所以,我覺得不是世界襯托角色,而是角色的存在襯托世界之美:世界是永恆的伴侶,角色是使其熠熠生輝的璀璨珠寶。(是的,優秀的角色也只是高級首飾)

在祓禊歌設定中,第八世界的居民信仰世界,以成為理想世界的磚瓦為終生追求的目標;我想我可能也有那麼一點世界信仰雖然我常說自己信艾凱特神

在欣賞其他小說或動漫作品時,除去劇情發展,我最關心的便是作品裡的世界:迫切想了解故事背景,渴望盡情想像置身其中該如何生活。至於角色,他們愛演就演,崩了也不干我的事,只要背後世界還是美美的,照樣看完灑花;反之劇情再好我也只想寄刀片給作者
我的二創作品也多半是描寫自創角色在原作世界觀底下如何求生,頂多再安排幾個原作角色路過當彩蛋。

世界從來不是襯托,它是主演,更是最閃耀的角色。
「」
好,回來。前面不是把世界捧上天了,為什麼這題還會選擇困難呢?

因為,我覺得,相信一個虛構世界真實存在,是件很可怕的事。

虛構世界可以承載理想希望,可以滿溢淚水,也可以混沌幽微,唯獨不能存於現實;一旦現世,那絕對是極致災難的伊始。
「」
【劇情題】



HE|BE

BE。

其實我更喜歡開放式結局,兩個要選的話也是兩個都喜歡。
但是便當使我快樂(各種意義),因此選BE。

BE 不只是 Bad End 的簡稱,它也是「存在」的英文,更可以是 Better End!
「」
劇情服務角色|角色服務劇情

角色服務劇情。

我對角色的態度看上上題就知道,永遠都是角色配合其他元素。寫作時也是先想到要寫的劇情,再根據劇情從角色池裡撈演員上臺玩
偶爾會有角色先行的故事,但大多很無聊。

說到角色配合其他要素,祓禊歌裡登場的角色幾乎都曾為了配合世界觀大改,隨著世界觀的擴展不斷變形。因此在寫進故事前,每個角色除必要屬性外,都沒有太固定的形狀。

像之前提到好幾次的拉斯洛,隨劇情演變,從龍套開始有名字,再從長髮變短髮,從沒有過去的角色到有弱點有信徒的豐富人生,可以說待遇三級跳啊。
相比之下,大公爵只有髮色是主動改的,性格方面的變化則是無心插柳(白話:寫崩了)
當中比較不一樣的果然是親兒子焚風吧,從設定完成後就幾乎沒變,變的只有劇情中遇見審判的方式。
「」
■ 我爽就好|考究邏輯得仔細

這題怎麼選!!!

對我來說這兩個不是選項,是等號啊!!!

個人認為兩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且互為因果:

想要爽快寫作→為了寫起來更爽而去查資料;
因為考據嚴謹→寫起來更爽快了哇哈哈哈

加上前面現代古代那題提到的心魔,如今就算寫不用背景的爽文也不可能停止我考據的腳步了——誰教我寫爽文的時候偏偏有人要跟我較真,那大家都別好過了都給我考據起來!
「」
寧可做超出必要限度的功課,也不要考據不足留下遺憾。

以上是我經過無數血淚(?)後,對故事考據的看法。
「」
■ 開各種支線|認真搞主線

支線。

支線多到能編成新 • 本傳了。

焚風:看看祓禊歌,說好的「本傳」呢?
(電腦畫面顯示進度 0% )

某江:啊啊啊啊啊——

(作者慘遭眾角色蓋布袋暴打)
「」
■ 純屬喜好|想表達某種思想或議題

純屬喜好。

不是沒有表達特定議題的作品,只是數量來說並非主要。
更多是隨心所欲寫完後,才會發現或找出寫那篇作品的意義,而那意義往往比我原本預期的還要深刻……
這麼一想倒有點不好意思了,呃哈哈哈。
「」
設定全都寫在正文裡|設定寫一堆但正文不解釋

設定一堆但正文不解釋。

以前年紀小是前者,怕不講明白別人看不懂;
如今知道堆設定的作者有多顧人怨,比起空談演出才是王道
透過演出緩慢釋出情報讓讀者腦補,比起直接告訴答案有趣得多一次塞完設定誰他祖宗記得住
(而且若某個設定一直都寫不進故事,就表示它或許沒自己想得那麼重要)

不過這倒產生一個新問題:釋出情報的速度,趕不上發展劇情的速度;於是為了自然而然融入設定,就得繞遠路寫額外的劇情或外傳再接回去。
我常覺得這樣拖慢整個故事的節奏,讓主線發展變得不太平衡,然後就不知所措地擱置了;但我寫的長篇太少,完成的長篇更是一個也沒有,不知道該拿這個狀態怎麼辦。
「」


■ 第一人稱沉浸式代入|上帝視角旁觀

第一人稱。

兩種都寫過,個人感覺固定在特定角色主視角寫起來比較容易,完全旁觀的話有可能會陷入劇情線索與視角轉換的難題。

怎麼說呢,常玩或常看狼人殺的朋友應該知道,村民全盲視角、神職睜眼做事、狼人夜間合謀,所獲得的資訊並不相同,而這樣的差異在白天發言時就有可能不小心露出端倪;
比如裝民的神說出村民視角不可能想到的操作,或裝民的狼不小心說溜嘴報出了夜晚殺人資訊等等。

我想說的是,作者就像一人分飾多角自己玩狼人殺,頻繁在不同身份間切換,因此不只有前述的單一角色隱藏真實資訊問題,還有將多個角色各自的已知資訊混在一起……容易露餡的地方太多了。
可能會發生演某角色時不小心破功,另一角色卻彷彿沒注意到般毫無反應,但讀者看到會立刻出戲,無法再融入劇情。
「」
所以我覺得,對掌控角色設定不是很有自信的人應該盡量避免同時書寫不同的視角,先從單一視角開始練習融入、演繹,再慢慢增加其他人物視角比較穩妥。

而且上帝視角不好藏梗啊,關於大公爵能力的秘密我可是想留到最後揭曉的咧!
「」
收束結局|開放式結局

開放式結局前面講過了

個人喜歡留下能發展後續的空間,但不是為了寫續集,而是因為時空本來就是無限延續的事物,永遠都會有新的可能;我喜歡想像他們(←還活著的角色)在無法定義的未來中,邂逅無數件不可預測的事物。

然後如果哪天有人想不開拿我的作品二創,開放式結局可以讓他們決定自己想要的未來,享受二創自助餐的快樂。
「」
【其他類題】



■ 喜歡公開分享|私下跟朋友聊

公開分享。

實際上要看分享的是什麼。公開發的小說當然是一起看一起討論啊,說不定會在這過程中激盪出新劇情的火花;但伏筆就只會私下說幾句,若是個人認為原創性極高的內容,那連講都不會講。

至於段子或節錄,只有想到才會發,因為節錄能看的片段也需要體力,而我這人很省力(←就是懶)。
「」


敢放羞恥腦洞草稿|只敢放修過的作品

修過的作品。

兩個都做過。有段時間喜歡分享前者,但沒多久就發現草稿沒解說的話其實很少人看得懂;就算是想分享完成與草稿的反差,沒人看懂或討論也沒什麼意義。

而且發表的成品和草稿,我都喜歡把格式弄得精美,覺得這樣擺才能見人……啊既然最後都要加工我放成品不是更好?

於是現在是修過派。
「」


喜歡有人互動|安靜放著有人看就好

安靜放著。

想了半天覺得這應該比較接近。
雖然非常希望有人留言,但根據對自我的觀察,預期之外的留言會讓我覺得無所適從。(←以前覺得自己應該百無禁忌)
我曾因為一篇回憶文引來一堆藝人粉絲(記得的放心裡就好……),越想越覺得恐怖,還可能給當事人帶來困擾,因此事後違反個人原則,把文章鎖成會員限定。

佛系互動——有很好,沒有也清靜——至少不要突然一堆人圍過來,我超怕。
「」


有人回饋才想繼續寫|沒人看也能靠自燃寫完

自燃。

別人唸別人的心得,我寫我的小說,完全互不干擾,因此不會有因為沒人看就不寫的事,反之別人的感想也很難左右我後續的創作方向我偏不改你奈我何

所以我也十分無法理解為啥有人會因為沒得到回饋就寫不下去……啊創作不是自己的事嗎?如果這麼想求關注,那一開始就不該選擇寫小說;現在工具和資訊都很多,不必局限在一種創作模式。

話說得很重,但我真心希望那些只想成為人氣焦點而非誠心創作的人醒醒。
「」


■ 希望別人看懂你寫的深意|只求他們覺得好嗑

看懂深意。

我很清楚拙作不好嗑,所以只能選比日本壓縮機還少的深意了。

雖然前面提過並不會為表達議題而創作,無心插柳的作品不少,但我的讀者大多很厲害,總能從其中找出深意有些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心虛)……

呃,反正大家開心就好。
「」


接受解釋違|不接受解釋違

不接受與作者不同的解釋。(←部分作品角色)

看到題目用日文漢字詞本來想改但想想還是算了

本來想選前者,但想到某個角色設定突然覺得:「不行,如果他被誤會我絕對無法接受!」於是鬼轉後者,一去不回頭

容許不同解釋的標準,主要還是視角色而定;有些角色只要留白就能隨便填,有的必須遵守某些原則才能馳騁想像。
「」
事實上絕大多數角色我都能接受不同的解釋,因為我自己也喜歡拉郎不同角色,想像某個角色做平常不會做的事等等,覺得這樣很有趣。
所以一般情況下就算理解不同也不會覺得太雷(但不喜歡的解釋依然會傾向迴避)。

我的原創角色裡有的甚至能百分之百容許他人解釋不同:像是審判、女僕長、永劫(尚未出場)和拉斯洛
這幾個都是空白比較多的角色——過去經歷不明、喜好不明、真實姓名未知、長相描述空白或模糊。
前兩者還是故意留白的,方便大家帶入自己或原創設定(效果好像不太好XDDD,但沒什麼人在意吧)。
「」
那麼,那個讓我鬼轉不接受的角色到底是誰?
我想應該有人已經知道答案,因為這應該是我(至少)第三次說了。

答案是地獄大公爵亞歷山大。

前面兩次在這:
年更窯 |江凜 :: (原創相關)不是很重要,想想還是來預防針一下
《祓禊歌計畫》創作雜記 |江凜 :: └亞歷山大

圖片畫重點:https://images.plurk.com/C5RlrhOXOjaKF66vhnzZT.jpg

這個角色本來沒什麼問題,只是穿過女裝、梳過女性髮型而已。
然而最近幾年不知為何跨性別當道,現在單純喜歡穿女裝的男子都要被懷疑一下性別認同……所以我才不得已強調好幾次這件事,因為我無法忍受大公爵被當成(跨性別)女性,哪怕一秒都不行!
「」


■ 接受角色夢向|不接受角色夢向

接受夢向。

在繼續下去之前,先講清楚夢向的定義:

起源是二次創作同人(包含小說、漫畫、圖畫等);
主角是自創角(通稱「夢主」);
自創角會跟原作角色有互動;
主題多為戀愛,也有友情親情等,由作者自由發揮。

總之夢向原創角與對象不盡然是戀愛關係,親情、友情、愛情以外,仇恨或相殺關係也可以。

不是只有和故事角色談戀愛才叫夢,想像原創角色在二創原作的世界下活動,其實也是一種夢。

參考:
女性向同人圈的夢向、夢女子、乙女、原女的定義說明 - rhythmic mystery
快速理解夢向定義|EN 無盡夜曲
「」
特別加入以上說明是因為,我發現大家定義的夢好像都不是本來的意思;就好像現在一堆人把「同人」一詞當成「二創」在用,語意不精確,造成諸多困擾。

至於我為啥在乎講清楚這件事,是因為在確定夢向的定義之前,我對夢女印象很差,覺得很多夢女對所愛角色的感情十分變態。
直到有一天滑到匿名討論說,只要用原創角色寫原作世界的二創故事就是夢男/夢女
看到當下覺得很生氣想反駁,我們這種單純寫世界觀二創的人怎可能跟那群病人相提並論云云,憤而開始查資料……結果發現那位網友說的是真的,所謂「夢向」,原本的定義就是如此單純。

雖然不太甘心,但也只能接受自己被貼夢女標籤了——啊夢向的定義就是這樣,我有什麼辦法
「」
說回題目。所以我接受夢向(廣義),因為喜歡拙作世界觀或角色,都是一種對拙作的肯定,身為作者自然很少會排斥來自讀者的正面回饋。
反正我的世界觀空間還多著,歡迎各路神仙入內共襄盛舉!

至於狹義的夢向,雖然覺得哪裡怪怪的,倘若各位真吃得下去,那我也會對此表示十二萬分的佩服……不過真的有人會想跟這些角色談戀愛嗎?
「」
接受共構|只想單幹

單機萬歲!

是說題目用字可以不要這麼粗俗嗎?沒文化的味道感覺都要飄出來了,拜託以後注意一下。要不是因為懶惰,這題目本來也打算動手改掉

性格固執的拖稿魔人不適合與人合作,因此只能如此。
「」
——以上,回答完成!——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