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兩部的男生,至少在我看來,我可以在現實中找到很類似的人。比如說像Jerry Maguire有那種非常好勝、非常需要當個alpha male的傾向,但他其實也很矛盾,他好像很不想當個壞人。同時他又寂寞的不得了,好像很受歡迎,其實害怕孤單、害怕一個人,但他的付出是很有距離感的,也很有限。在他不想要回答的時候,他就用很多工作把自己淹沒、逃離現場。如果女生去問他的感受、他心裡真正的想法,他也說不出來,只能說oh but what if I am not built that way
“You complete me",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我是現在看,不是更年輕的時候看,我沒有覺得女生真的能complete他,因為他的孤單、他的距離感、他在這個世界上追逐的東西--他跟女主角是很不一樣的人,他們想要的東西太不一樣了。我會覺得,他只是不想要自己一個人。雖然片尾說,成功的定義是自己的定義 (In life, to be honest, I failed as much as I have succeeded. But I love my wife. I love my life. And I wish you my kind of success).
貓靴貓三郎
: 我好像需要重看,很多劇情細節有點印象模糊了,但女主會跟男主提分手,應該就是意識到他們彼此追求的生活有很大的差異吧?但最後女主也是放不下這段感情(畢竟她說了“you had me at hello”),男主又展現出了一些誠意,就繼續在一起了?某個層面來講也是蠻寫實的,感覺現實中也是有不少這樣的夫妻(伴侶)
首先是,它是一部以男主角視角為重心的作品,有很多男生關於工作上或是生活上的困惑和競爭,我上一次看這種我覺得也是以男性為視角重心的類愛情故事,是One Day,也是一種男性角度的失去自我、孤單和需要一種穩定和溫度,同時又很......我不知道怎麼形容,我不確定我的形容詞對不對,但就是很不一樣。因為很多Romance是給女生看的,以女性為視角重心。視角重心不一樣,呈現出來的感覺就截然不同:
所以我會蠻好奇男生看像Jerry Maguire或是One Day這種,我自己覺得視角重心在男生身上的作品,不知道是什麼感覺?不知道會不會心有戚戚焉?
我希望女主角不要跟他在一起(怎麼這樣“You complete me",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我是現在看,不是更年輕的時候看,我沒有覺得女生真的能complete他,因為他的孤單、他的距離感、他在這個世界上追逐的東西--他跟女主角是很不一樣的人,他們想要的東西太不一樣了。我會覺得,他只是不想要自己一個人。雖然片尾說,成功的定義是自己的定義 (In life, to be honest, I failed as much as I have succeeded. But I love my wife. I love my life. And I wish you my kind of success).
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不覺得男主角會因此覺得滿足
就是,就算腦中有這麼多聲音說,跟這個男生在一起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擔心,可是還是很喜歡這個人,所以還是在一起了--如果這樣解讀,好像也會蠻有趣的
這也有讓我想到Before Midnight的大結局(→這系列有三部,也是推推~)也是這種最後展現了誠意,就繼續在一起,不過Before是稍微更現實一點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