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h
在英國警方的調查中發現,鄒鎮豪犯案地點除了倫敦之外,還有好幾個案例是在中國發生,而且在查獲的大量影片中,不少地點都可以辨認是發生於中國(但尚未能確定明確的地點)。在中國發生的案例,權責即屬於中國警方來處理,才能釐清鄒鎮豪跨國犯案的全貌;然而截至目前為止,鄒鎮豪案在中國除了引述海外的報導之外,沒有任何動靜。
請求化學閹割被英國法院駁回:中國留學生鄒鎮豪連續下藥性侵案,遭判終身監禁 | 轉角國際 udn Glob...
elish
英國工黨看起來似乎正在逐漸回神,前幾天是政府決定對以巴基斯坦籍男子為主的集團性侵(白人)女孩的問題(也就是類似羅賽罕性侵案的事件)展開全國性調查,因為費時七年的研究報告找個六千個受害者。嗯,六千個。
elish
然後我滿喜歡這篇的觀點,機翻一部分:

Opinion | A Progressive Future Depends on National I...
elish
政治右翼在移民問題上往往與民意保持一致,因為左翼的部分人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控制邊界、決定誰可以進入和不進入一個國家的能力,是民主的核心。 如果沒有這種能力,一個國家的公民就會失去對它的控制。沒有強大的邊界,二戰後的福利國家——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選民決定透過課稅來幫助他們的同胞——將會崩潰。如果人們認為國家政府是在浪費時間,我們就不會走向一些開放邊界倡導者所想像的社會主義烏托邦。在沒有秩序的情況下,生存法則將會盛行。

混亂的邊界會造成心理上的不穩定。我記得我的一個家人描述過,在我們小時候玩耍的英格蘭南海岸的鵝卵石海灘上,船隻會漂上岸,船上大多是男人,他們會悄悄地下船,走進內陸。邊界鬆散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對政治有著超乎尋常的影響。
elish
大規模移民也產生了實際影響,勞工階級社區感受更為深切。現在每年,英國平均新增的居民數量,就相當於第六大城市謝菲爾德的人口。這種規模的移民幾乎總會撕裂社會凝聚力。在英國,高移民人數已經影響了平價住房的供應,也抑制了工資,並對社區融合帶來挑戰。如果英國在未來十年重複近期的移民速度,將可能失去民眾對維持社會凝聚力所需公共資源的支持。總體數量很重要。

進步主義的未來
現代進步主義困境的根源在於認同。左派為了其他特徵而淡化了階級,並疏遠了許多勞工階級選民。隨著自由秩序受到右翼和左翼威權主義者的威脅,一種新的進步政治需要出現,將人們錨定在讓他們感到更安全、更團結的認同感中。更新現代國家的概念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新的進步未來可以從提供安全和機會的社區理念開始,我們對它負有的責任,與我們從中期望獲得的一樣多。
elish
政治右翼將國家定義為基於種族或排斥所有移民是錯誤的。但左翼採取一種侵蝕國家認同、破壞國家社區所能帶來歸屬感的超全球主義也是錯誤的。一種基於集體責任、透過努力獲得的公民身份以及共同承擔風險和分享回報的現代國家認同,可以開始將我們的社會重新團結起來。

越來越多的進步派人士開始認識到這一現實。在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自2019年以來,已經改變了她的中左翼政黨對移民的態度,其理念是限制性移民是進步的,因為它有助於維護公民所珍視的丹麥社會模式。弗雷德里克森贏得了這場辯論,並削弱了丹麥的極右翼勢力。施凱爾本質上正試圖追隨她的道路。在美國,一些國會民主黨人也開始朝這個方向轉變。
elish
移民需要從一個進步派迴避的問題,轉變為他們積極爭取主導權的問題。如果處理得當,它可以成為一項催化劑,將國家社區和公民身份置於新的進步政治的核心。這比擊退民粹主義右翼有更大的獎勵。這是一個從現代全球主義的失敗中走出來,並建立強大、自信和社會凝聚力強的國家的機會。
elish
性別議題在各方面也有其類同之處。
elish
然後美國最高法院昨天維持了田納西州禁止兒童進行不可逆跨性別療程的法律,但還沒時間看細節。不過大至上就是傳統模式,一邊放煙火,另一邊在哭文明崩毀,兩邊可能都有部分人覺得天國近了。
藍希爾(☄ ≖ ‿ ≖)☄
elish : 禁止兒童跨性別很正常,因為發生過反悔的案例,可是已經不能回頭了
elish
藍希爾(☄ ≖ ‿ ≖)☄ : 畢竟是已經泛政治化的激戰焦點,晚點再來看看報導細節。
elish
Opinion | Sarah McBride on Why the Left Lost on Tran...

倒是前幾天才剛花了一些時間看美國跨性別眾議員Sarah McBride的訪談文字稿,因為很長看到有點恍神,但很想抗議之所以看到恍神,可能因為這篇的訪談者大抵是支持跨運而且順著問的類型,所以大多數都老生常談。不過有意思的地方還是存在的,雖然也令我感覺苦澀,不過可以促進思考吧。

1.看起來現在左右翼對跨性別權利受到普遍接受的理由,都認同是因為有很多人當初覺得自己在同婚議題上站錯立場,所以現在基於補償心理反過來狂挺跨性別。這論點道格拉斯.莫瑞的群眾瘋狂提過,這篇Sarah McBride自己又再提一次。

嘿,兩邊還是有共識的嘛,事情沒有那麼糟,還不需要回到第一隻兩棲類上岸那天。
elish
2.這篇的焦點是作為支持跨運的從政者,怎麼看待近期美國政治趨勢的全面改變,還有要如何重新爭取名義。反省就像上面提到的,意識到此前的「情勢大好」並不是因為大眾真的都支持跨運,而是因為對同性戀者的補償心理。

而跨運支持者最大的錯是在大好的情勢裡志得意滿,輕忽了要繼續腳踏實地的溝通與教育大眾,關於跨運生物學與跨運政治學的種種知識。

同溫層也加重了相關問題,兩邊都沒在跟另一邊對話,也沒打算跟另一邊對話(實際上可能是直接給封鎖了、自我認同為金子,或者以上皆是),而是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不斷複製貼上並彼此肯定。同時還不斷被推送對方陣營最極端的發言,無限LOOP。
elish
3.Sarah McBride指責進步派因為上面的無限LOOP確實往信仰極端化前進,無法忍受任何的「不完美」。只要不是百分之百支持跨運所有的理念,就會被群體攻擊、取消,比如民主黨相對友善的政治人物可能因為不支持跨女參與女子運動比賽就炎上了。想也知道人大抵是情緒的動物,動輒得咎的結果對整個群體的形象影響是致命的。

Sarah McBride反對這種作法,推廣跨運之路就不能挑剔同伴,議題上六成支持四成反對又有何不可?壯大力量比較重要,更何況找只有一成反對的支持者麻煩,基本上也是自找麻煩。
elish
4.但也是讀到這裡讓我意識到,所以Sarah McBride心中的完美理想世界,應該是跨運的完美理想世界無誤了。在那世界裡兒童當然可以使用青春期阻斷劑,全肯認療法乃唯一正解,純女性空間應該消滅,跨女可以參與女子運動比賽(順毛摸訪談者就這裡討厭,也不願意替讀者問一下,眾議員大人覺得以完美標準而言未術跨女可否參賽),只要憑自我認同就可以自由在監獄之間流動等等等。

整篇訪談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Sarah McBride確實把跨運理念視為人類社會的理想唯一解,那是唯一的道路,完美的道路,儘管目前為了擴張勢力不得不妥協。但在理想未來裡,所有人終究都會受教,跨運理念將成為新的常識。或者已經是了,只是妳還不懂。
elish
5.所以到頭來都是老問題,在跨運支持者眼中那個等號是宇宙萬事萬物的前提,然而在其他立場的人眼中,那個等號只是開始,而事情正是從這裡談崩的。

到頭來這篇談的是政治策略與當前跨運活動家想要什麼(有些完全不合理,有些很合理,不總是如此?),但對於跨運理論與現實的磨擦,甚至造成的傷害與慘劇怎麼處理完全沒細談,可能對理想社會的重組進程來說那些都不重要吧。但我實在無法不思考,這樣去塑造出的完美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我反對仇恨犯罪,我支持人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和打扮自己(就至少在是個人的範圍裡吧,成為禽獸的渴望創作就好行嗎?)。但我也認為接受等號不存在或至少先懸置等號存在與否的問題,並以此為前提的討論對整個社會更有建設性,才能盡可能提供更多保障,無論是給誰的。

當然,也或者關於權力的想像就是輾死異議者,求仁得仁。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