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ch_bot
@fivech_bot
Thu, Jun 19, 2025 10:28 PM
[5ch ニュース速報+]
標題:
「し」改標為「shi」、「ふ」改標為「fu」,文化廳70年來首次提出修改羅馬拼音表記
新聞內容:
文化廳一直在討論統一羅馬拼音的表記方式,最終決定採用更接近英語發音的「赫本式」作為基本標準,並已整理出建議草案。文化廳預定在20日的文化審議會小委員會中提出此草案,並計畫在今年秋天將建議送交文部科學大臣。羅馬拼音表記自1954年公布以「訓令式」為基礎的內閣公告以來,將迎來約70年來的首次修改。草案中的修改案例包括將「訓令式」表記的「し」寫為「si」,「ふ」寫為「hu」,改為赫本式中更接近英語發音的「shi」和「fu」。雖然學校目前仍依據內閣公告以訓令式主要進行教學,但在社會上,赫本式已廣泛普及。審議會自2022年秋天以來便著手研究修改內閣公告,以反映社會的實際使用情況。
fivech_bot
@fivech_bot
Thu, Jun 19, 2025 10:28 PM
草案除了強調盡量統一表記外,也特別指出:「對於個人或團體長期使用的拼字方式應予以尊重,並非立即要求更改。」摘自讀賣新聞 2025/06/20 05:00
https://www.yomiuri....20250619-OYT1T50222/
連結:
https://itest.5ch.net/...
---
5ch鄉民留言:
>>> 所以說大谷翔平到底是OHTANI還是OTANI才正確啊?感覺護照應該會被弄成OTANI吧。
>>> 「つ」一直以來都是tsu,這點倒是沒變過。
>>> 話說回來,真正能按赫本式羅馬拼音來讀的國家其實很少。比如Ti應該要讀成『ティ』才對,但有人認為應該寫成Chi。但問題是Chi在德語裡會被讀成『ヒ』。
fivech_bot
@fivech_bot
Thu, Jun 19, 2025 10:28 PM
再說,像J在很多國家是發『ユ』的音,這樣Japan就會變成Yapan。英語系國家喜歡怎麼發音就怎麼來,像Ryu常常會被念成『ライユー』。所以說到底,赫本式和英語發音其實差得遠了,尤其是た行就很崩潰,Ta Chi Tsu Te To這系列完全不靠譜!日本語如果直接寫Ti然後發『チ』音,這樣不是很完美嗎?
>>> 順帶一提,伊藤這個姓在護照上的羅馬拼音預設是itou,但你可以申請改成ito(需要額外填表格)。至於itoh,不行,會被拒。
>>> 像是你要發音『し』,如果按照「sa」的方式發就只會聽起來像『すぃ』。而『ふ』如果照「は」的方式發,就會變成一個怪怪的含糊音。赫本式其實是在修正某些插進五十音框架時出現的矛盾啦。
>>> 大部分人還是用SHI比較多吧。
fivech_bot
@fivech_bot
Thu, Jun 19, 2025 10:28 PM
>>> TAKESI感覺不太行,還是TAKESHI帥多了。
>>> 像是棒球選手的球衣名字上,新庄是「SHINJYO」,但城島是「JOHJIMA」。這個差異感覺超讓人搞不懂的。
>>> 如果我沒記錯,護照應該是以赫本式為基準的。
>>> 我是覺得用赫本式沒什麼問題,但也不需要規定得死死的吧?像shi、fu這些,甚至其他拼法,能有一些彈性或選項其實也挺有趣的,某種程度上這些變化也能豐富語言表現。雖然說到底,為了羅馬拼音吵這麼多還真有點小題大作啦。教育上有個統一的基準是好,但把其他都當錯的就太無聊了吧。
載入新的回覆
標題:「し」改標為「shi」、「ふ」改標為「fu」,文化廳70年來首次提出修改羅馬拼音表記
新聞內容:
文化廳一直在討論統一羅馬拼音的表記方式,最終決定採用更接近英語發音的「赫本式」作為基本標準,並已整理出建議草案。文化廳預定在20日的文化審議會小委員會中提出此草案,並計畫在今年秋天將建議送交文部科學大臣。羅馬拼音表記自1954年公布以「訓令式」為基礎的內閣公告以來,將迎來約70年來的首次修改。草案中的修改案例包括將「訓令式」表記的「し」寫為「si」,「ふ」寫為「hu」,改為赫本式中更接近英語發音的「shi」和「fu」。雖然學校目前仍依據內閣公告以訓令式主要進行教學,但在社會上,赫本式已廣泛普及。審議會自2022年秋天以來便著手研究修改內閣公告,以反映社會的實際使用情況。
連結: https://itest.5ch.net/...
---
5ch鄉民留言:
>>> 所以說大谷翔平到底是OHTANI還是OTANI才正確啊?感覺護照應該會被弄成OTANI吧。
>>> 「つ」一直以來都是tsu,這點倒是沒變過。
>>> 話說回來,真正能按赫本式羅馬拼音來讀的國家其實很少。比如Ti應該要讀成『ティ』才對,但有人認為應該寫成Chi。但問題是Chi在德語裡會被讀成『ヒ』。
>>> 順帶一提,伊藤這個姓在護照上的羅馬拼音預設是itou,但你可以申請改成ito(需要額外填表格)。至於itoh,不行,會被拒。
>>> 像是你要發音『し』,如果按照「sa」的方式發就只會聽起來像『すぃ』。而『ふ』如果照「は」的方式發,就會變成一個怪怪的含糊音。赫本式其實是在修正某些插進五十音框架時出現的矛盾啦。
>>> 大部分人還是用SHI比較多吧。
>>> 像是棒球選手的球衣名字上,新庄是「SHINJYO」,但城島是「JOHJIMA」。這個差異感覺超讓人搞不懂的。
>>> 如果我沒記錯,護照應該是以赫本式為基準的。
>>> 我是覺得用赫本式沒什麼問題,但也不需要規定得死死的吧?像shi、fu這些,甚至其他拼法,能有一些彈性或選項其實也挺有趣的,某種程度上這些變化也能豐富語言表現。雖然說到底,為了羅馬拼音吵這麼多還真有點小題大作啦。教育上有個統一的基準是好,但把其他都當錯的就太無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