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西⛰️望你順遂, 臺灣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作者程世嘉貼文:

// 當我們在對話框中輸入指令,讓 ChatGPT 為我們草擬一封郵件、撰寫一份報告,甚至發想創意時,我們究竟是在輔助思考,還是不自覺地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大腦外包」?
MIT(麻省理工學院)上個禮拜給了我們科學證據,雖然研究的結果可能早就在大部分的人預料當中,不太令人意外就是了。 //

閱讀全文:
Sega Cheng on Facebook
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 程世嘉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蘇西⛰️望你順遂, 臺灣
看留言才知道原來現在還有AI規劃師證照 😯
查了一下是今年開始的:
AI應用規劃師怎麼考?初階中階證照差在哪?經濟部iPAS考題、應考資訊一次看
蘇西⛰️望你順遂, 臺灣
這一兩年有時會跟朋友們聊到科技的影響,我們都滿慶幸自己的童年沒有電腦跟手機,智慧型手機普及時,我們都是大人了,至今也十多年了,可以感受到手機和網路對自己的影響。我覺得這點對於我在分辨要不要使用某個數位工具、要怎麼使用,還滿重要的。
蘇西⛰️望你順遂, 臺灣
我把想法轉化成文字輸出的速度偏慢,但我喜歡釐清思緒的過程,寫東西這件事對我來說稱不上輕鬆,但大致上是愉快的。
我知道世界上有人比我聰明,有人邏輯比我縝密,有人想像力比我豐富,有人比我擅長用文字傳遞情感,有人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做到這一切。
但自己想,自己寫,自問自答,可以讓我確定「無論如何,這些都是現在的我」。
我覺得我就是喜歡這件事,所以也不想外包給AI。
蘇西⛰️望你順遂, 臺灣
最近的例子是我一邊跟朋友抱怨wvs一邊寫客訴信
https://images.plurk.com/2JfRGF5wNY2gCFtuXcQWBB.jpg
蘇西⛰️望你順遂, 臺灣
目前的工作有時要改寫文章,有時要自己寫行銷文案,有AI輔助可能也滿省力的,但我一直都不太願意這樣做。

看完程世嘉的貼文後,在想為什麼我在工作上也是選擇自己寫,而不是先獨立完成初稿,再利用AI潤飾與編輯?

主要當然是因為我主管會潤稿,我也相信他會做的比chatGPT好。除此之外的原因,大概是:
1. 如果我一點都不想寫這些東西,或者覺得這些產出沒什麼意義又很花時間,我大概會很樂意交給AI。但就⋯⋯也沒有,我寫完初稿,給AI潤飾,再判斷要採用哪些、不採納哪些,反而更花時間。
2. 我想知道自己的切入點和主管的切入點有什麼不一樣。
3. 我想用自己寫的東西跟我們的讀者溝通。
蘇西⛰️望你順遂, 臺灣
雖然生產力的部份沒有要交給AI,但我有時會跟chatGPT聊天,可能是我已經跟朋友們聊過的主題,也可能是我找不到適合的對象討論的事情。
對我來說比較像是,既然你是大型語言模型,讓我看看這件事可能還有哪些觀點,也讓我看看世界上的其他人是怎麼看這件事吧。
蘇西⛰️望你順遂, 臺灣
之前看過有人提醒不要太依賴AI排解情緒,或是用AI取代心理諮商,但我覺得如果是有意識地使用,小心不要對全肯定的對話模式習以為常,還滿有幫助的。
「ChatGPT不會批判我」三成年輕人向AI訴苦 醫:過度依賴恐反效果 | TVBS | LINE TO...
@senha - [轉噗] AI並無情緒、無同理、無倫理責任,無法對危機事件進行實際干預。若使用者出現自...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