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萬事問噗浪
有沒有中文系的人知道「火冒三丈」這個成語的出處是什麼?目前網路上查到的資料看起來是個很新的成語,而且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作品出來的,真的是這樣嗎?
教育部的辭典有收錄但是沒有寫典故
感覺這樣在某些人的定義裡面會變成支語

整理一下目前未解之謎
1. 台灣教育部為什麼不給典故出處
2. 1946那本六君子是否就有相同的文句(噗首查到的是1981的)
3. rabbit218說的打個火冒三丈就有文言文的出處到底是什麼
https://images.plurk.com/5PNLtVPmJ5kfVlNQ85mA3P.png
其實我也最想要文言文的出處,如果有的話

我的能力目前沒辦法解答,如果有高人路過願意協助的話感恩
durian9774
真假,這不是很久以前就有了嗎
eel8636
?!
我只是想表達火冒三丈我體感用很久耶
rabbit218
eel8636
看到出自
籌安會六君子傳

(袁世凱時期的)
camel6974
你在公三小 這個成語的出處是一本書,而且那本書出版的時候甚至還沒有中共
camel6974
https://images.plurk.com/3CBG4tPMpF2XqoAODdkZ7h.jpg
troll8828
此書原名《六君子傳》,民國三十五年(1946)由上海中華書局初版。
https://baike.baidu.com/...
https://baike.baidu.com/...
apple629
camel6974: 請問是哪一本書
ginger180
???????
camel6974
apple629: 樓上旅人有貼
rabbit218
噗主是怎麼查的?
我打個火冒三丈 出處就有答案了,而且還是文言文
camel6974
然後那本書是偏向彙總當時各知名人士的發言,所以內容其實更早之前就出現過了
pig5246
噗主是不是查到《上海的早晨》,因為有些網站似乎是説這個是出處
但Google最先出來網站是説出處是《籌安會六君子傳》
plum5284
我查到也是六君子傳
噗主是不是看到簡體字跟地名就覺得是中共文學
squid9777
起源的書出版的時候 甚至還沒有中共

幫上面旅人的發言加粗體字
plum5284
喔真的有幾個網站說是上海的早晨
但時間上來看應該是六君子傳
ಠ_ಠ
我查到的出處都是寫1981的那一版,我的確沒有仔細看是還有更早的版本
這樣的話好像就要看兩版文句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前身的那本書就已經出現了
ಠ_ಠ
plum5284: 是看出版年跟出版地,不過剛才沒有注意到那本書有前身,這樣的話可能真的要找來比對文句
ಠ_ಠ
rabbit218: 想知道文言文的出處
其實我本來是想應該是會有更早的但是一直找不到這一個
ಠ_ಠ
目前1981這版籌安會六君子傳,被摘出來用到的部分是作者的描述,不是歷史人物發言的部分
然後還有一點很奇怪的是台灣這邊的字典竟然都沒有列出處,但還是收錄成語典
所以我才會覺得需要比對1946的那版是不是就有這樣寫,因為一般列出處也是會列最早的才對

我現在比較好奇文言文的是哪一個資料,希望rabbit218可以提供一下
plum5415
哇現在支語那麼敏感嗎
ಠ_ಠ
plum5415: 重點不是支語啦,我只是看到有人說都查到對岸的資料自己查一下真的發現是這樣
有點驚訝這個詞有被記錄的這麼晚
想要確認是不是有更早的,正在等文言文出處
但有些人可能看到「支語」一詞就彈起來吧
ಠ_ಠ
像是查近義詞「怒火中燒」就可以明確查到典出聊齋誌異
「火冒三丈」卻沒有找到這種典故
ಠ_ಠ
plum5415: 結果詳細解釋後就沒有人要繼續回了
我懷疑是不是該再說一下支語會比較多人跳出來
fly3041
.........
magpie4209
ಠ_ಠ
fly3041: magpie4209: 兩位有要繼續解釋我上面的疑惑嗎
還是代替rabbit218找出文言文的出處
或者幫我找出1946那一本看是不是就已經有用到這個成語
ಠ_ಠ
果然一重提支語就人跳出來但是對於原本問題毫無幫助
ಠ_ಠ - 您認為「火冒三丈」是支語嗎?
chili3098
不是……既然rabbit218和troll8828都有提供了方向給噗主,為什麼不是自己去查,而是要fly3041和magpie4209幫你?
ಠ_ಠ
chili3098: 因為我手邊就是沒有書啊
這就是我一開始已經查過還是出來問的原因
我能找到的只有這些網路上的資料而網路上的資料並不夠
不能回答就算了,進來留不知所謂的留言我當然問一下是不是有要回答
litchi3007
自己的作業自己查好不好
magpie4209
我不是中文系也沒有相關涉獵只是進來看看這噗最後討論如何,不然你要不要問問看系上老師
ಠ_ಠ
我就不是中文系的,我只是覺得中文系可能知道更多這種資料,當然不是中文系也可以回答
也不是作業只看到一篇文稍微提到跟著查一下
magpie4209
噗主大概不是很明白多數討論噗中留言卡位不等於參與討論這件事
ಠ_ಠ
magpie4209: 的確不明白,我只看到有回應結果沒有內容有點失望
litchi3007
噗主搞得好像只要發文就有人有義務要給你正確的資訊一樣
ಠ_ಠ
整理一下目前未解之謎
1. 台灣教育部為什麼不給典故出處
2. 1946那本六君子是否就有相同的文句
3. rabbit218說的打個火冒三丈就有文言文的出處到底是什麼

我的能力目前沒辦法解答,如果有高人路過的話感恩
chili3098
手邊沒有書自己去找啊,沒有很急那用自己時間去找也不過分吧,為什麼一定要旅人給你一個答案?
ಠ_ಠ
litchi3007: 沒有義務啊不想回答就不要答,但一直衝進來有些還有點想要吵架的樣子我當然想要導回正題
magpie4209
我還是比較建議你去跟中文系的教授詢問看看,有些資料網路上是查不到的
ಠ_ಠ
chili3098: 沒有一定啊,你不想回答就離開沒人可以逼你
但是一直出現無關的留言會讓我噗有點亂
所以我會一直想要導回正題
ಠ_ಠ
magpie4209: 跟教授沒有私交這樣子去煩我覺得比問網友等會的人來回答還奇怪?
不過剛才想到可能可以寫給教育部字典的編輯群至少問他們收這句的典故出處是哪裡
magpie4209
ಠ_ಠ: 不會啊,要看你問事情的態度,可以準備一點伴手禮,提前跟教授預約時間並且先整理好你的疑問,年輕人態度好一點教授通常不會太排斥傳授知識
ಠ_ಠ
magpie4209: 好,再看看要找誰
但還真的沒有想到這題需要用到教授的程度
以為中文系學生會接觸的資料就夠了
magpie4209
ಠ_ಠ: 這還真的不一定,有些日常用不到的、屬於非常口語化的用語,除非是做這方面研究不然很少有人會去溯源自己的遣詞用字,我之前偶然看到人做口語詞義研究及詳細定義啦,但就感覺這塊滿冷的
bread9104
沒有書就去借
magpie4209
總之先祝順利尋得解答
ಠ_ಠ
bread9104: 那本可能借不到,有資訊的話歡迎打臉

magpie4209: 如果你已經很確定是口語的話,那我不會堅持找到源頭,反而會疑惑到底為什麼可以被收進成語典
我以為成語應該要有比較明確的典故,所以之前有看到有人只出一些只是四字的熟語其實不能算成語,但我想不起標題找不到那篇文章
magpie4209
ಠ_ಠ: 老樣子,跟教授確認看看吧
bread9104
ಠ_ಠ: 我才不要幫你找
ಠ_ಠ
bread9104: 那就不要啊
pizza2247
pizza2247
慢慢看
ಠ_ಠ
pizza2247: 讚啦大感謝,這個網站好強喔
cheese9575
太多了沒看
所以噗主糾結的是什麼?想要有人拿一本實體書跟噗主說「你看出處就是這裡」嗎?
那本書必須是是當年的古書本書嗎?還是現代印刷的也可以?
ಠ_ಠ
cheese9575: 看完前面我說的就會知道我糾結的是什麼,懶得看就算了,不知道也不會少塊肉
pizza2247
不過很多沒寫時間
剛看一下最早南宋就有了,應該不算「很新的成語」了吧
ps.「很新的」通常不會變成成語
ಠ_ಠ
pizza2247: 南宋的是哪本?我正在一個個查
pizza2247: 不過這裡面有些書都沒給清楚出處
《薛家將》單田芳,1999群眾出版
原來這麼新!
然後《鴛鴦陣》沒有查到,只有一個簡體頁面,有破碎的第一章,宣稱作者是清朝人
《鸳鸯阵》作者:清.古棠天放道人
另外三本光是語句看起來就是現代
pizza2247
袁氏世范
pizza2247
查出版資料是不正確的
pizza2247
古書不會有登錄的出版資料………
ಠ_ಠ
pizza2247: 不是不是你誤會了,我當然不是要袁氏世範的出版資料,你找出火冒三丈被使用的地方也不是那本南宋的書,而是:
「評析」俗話說:「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形象地說明了睦鄰的重要性。事實也確實如此,鄰居相處,平時可以互相照看,緊急時可以互相幫助。但也因為鄰居之間接觸的機會較多,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發生糾葛,這就要求互相體恤、諒解,不要傷了和氣。尤其是因為孩子之間的小糾紛,更不能聽一面之詞後就火冒三丈,興師問罪,要盡量問清事由,冷靜地妥善處理,盡量保持和睦友好的關系。
ಠ_ಠ
這個你看起來像南宋的東西嗎……
pizza2247
我是說薛家將的「出版」是1999,不代表他是那年寫的
pizza2247
啊那個應該是白讀本之類的內容
pizza2247
噗主說話真的很像要找人吵架
ಠ_ಠ
pizza2247: 是沒錯,但是薛家將也不是古書,是近代人寫的,如果有更早就成書的資料我也接受
ಠ_ಠ
薛家將只是講古代故事,不是寫成那樣就是古書
說到這個覺得中國哲學電子書計畫的收錄標準也有點妙,變成有點像是「現代人創作的古典音樂」那樣?收錄仿造古典格式的作品
有人說有文言文的該不會是看到這個但那個只是仿古應該還是算白話文
kudu1657
juice9329
我看完了前面的留言,覺得噗主就是被反駁惱羞所以要有人拿一本實體書並且是正版古書,把那四個字指出來給他看,腦羞到鑽牛角尖還裝一本正經以為自己很有理,笑死
ಠ_ಠ
juice9329: 錯誤喔,我從來沒有說要實體書,不過要古書跟可信的電子版倒是沒錯
pizza提供的那個網站我就接受,後來有疑慮是仔細審視後發現根本近代作品
ಠ_ಠ
juice9329: 另外提供你一個例子,「怒火中燒」直接可以查到聊齋誌異的原文,一樣沒有實體書啊,但是是古書且教育部有引用的,這個就很容易讓人相信吧
我只不過期待一個差不多等級的資料而已,而且這個我前面有寫如果你真的有看完留言的話應該會看到才對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