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726同意罷免
閱讀
厭世機器人II:太空探索逃生手冊
厭世機器人II:太空探索逃生手冊/瑪莎‧威爾斯
https://images.plurk.com/3q7n1Iy30u1y4lSlMrSRes.jpg
//浪機回頭金不換,
偷渡──是你最好的選擇!//
其實這系列的文案都寫得有點搞笑又可愛,真的是會讓人忽略他的世界觀其實很殘酷這件事哩
讀嘛讀嘛
WM🗳726同意罷免
反正就是重看XD
這一集有更多殺人機和保育組之外的其他人類互動的劇情,也更多帶進了小說的世界觀,於是其實大家除了可以看見殺人機真的是個可愛又社恐的傢伙之外,也可以更清楚的看見這個世界基本上非常殘忍,而這個殘忍一旦透過殺人機的視角,就產生了一種人本與否的悖論:人類/人命是否具有重要性?

在第一集就可以看見,作者在描述時很明顯的放進兩套情緒系統,人類/機械生命,認知情緒(感情)的方式截然不同,也並不互通,殺人機的獨特之處在於,他能夠以自己的方式想像和理解(至少部份)人類的情緒反應——雖然之中可能需要透過大量(從影劇而來的)經驗法則和邏輯推演。
WM🗳726同意罷免
到了第二集,當讀者更多去看到「企業體」能夠多不在乎、不尊重人類:包含人權與人命(那些勞動契約、人權屈於「契約」之下於是形同「自願」奴隸制的運作邏輯,甚至是缺乏道德基礎、無法治精神的純資本導向世界規則——這反應在「契約」能夠一再被更高價者覆寫,完全無視契約精神但在這個世界裡被習以為常——,以及「專利」可以被竊聽再倒賣,這也完全違背「專利」的核心概念),企業體政府的世界規則看起來完全沒有基本人權的存在;而,於此相對的,機械生命的預設值是保護人類。當然也有心存殺意的機械生命(比如某些戰鬥配備),但同時也有更多和人類成為朋友,或是自願保護人類(和伙伴)的機械生命。
WM🗳726同意罷免
這也形成了殺人機獨特的視角,在他的描述中,機械生命有著比(他不熟悉的)人類更多情緒,他們會害怕、會憂慮、會想把工作做好,也會想要娛樂甚至有自己的喜好和意願。他們是另一種近似人類但又非人類的生命形式,但殺人機對此還沒有明確的意識。
說起來,也不免會讓人好奇為什麼機械生命會被這樣設計……
WM🗳726同意罷免
在這一集的最後(其實這一本也是英文版的三、四集合輯,於是其實是英文版第四集的最後),保護育能組提出想把殺人機的經驗拍成記錄片,向更多人展示機械生命的自由意志,是的一切就又回到對自由意志的探索。

重看的時候大概是因為基本記得故事,於是特別在意的點果然就還是落到這些比較背景的地方,但的確會很好奇這整個看似好像沒有很賽博龐克但其實很賽博龐克的世界觀~
WM🗳726同意罷免
那也是順便說說影集,真的是進入了讓人會覺得生氣的發展方向了呢,但因為他把人類寫得太淺碟了所以又覺得想當然爾所以也沒有真的生氣,就還是有點失望吧。
啊,重看小說想起另一個我也很失望的地方,就是我其實本來非常好奇「頻道」要如何呈現,這個東西在小說裡我從來就沒有搞懂過,感覺上是某種植入式的內部人機介面,但同時又藉由網路對外開放,可以理解為什麼不太可能照著小說描述的拍(那就會變成殺人機自己也說過的,畫面上是一群人呆著不動像是發呆),但直接降級(?)成口述通訊器(全訊息公開)、螢幕外露,科技感瞬間下滑45%(咳)
WM🗳726同意罷免
目前來說,影集和小說已經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雖然也沒有說影集很不有趣,但如果去除我對原作既有的喜愛,我不會給影集太高的分數,人類們的設定一言以蔽之,就是浮誇又淺碟,對於自由居民的想像為什麼會這麼……我沒有更好的形容詞了,淺薄,事實上看到影集把懷抱理想也努力實行的人以嬉皮風格(而且還不是正向的嬉皮)呈現我幾乎有點生氣(只是一點啦,也還是有點氣不起來),在這個年代欸,如果不是看不起觀眾的想像力,我都快覺得這是某種惡意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