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不要暴雷劇情的談一下裡面的符號 A. 鬼魂 因為深深受《鬼魂的迴返》影響,我很喜歡在電影中看到喚出鬼魂的的橋段。電影本身就是一個返照過去的媒材,而觀看電影並與之共情就是一種招魂或通靈的儀式,對紀錄片、紀實電影來說更是如此。告訴這些過去發生的事件,走出他們的屍骨,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重新構建我們自己,讓我們緩和我們的痛苦。
B. 地底生物 主角26歲而主角父親的戰友說他已經25年沒有吃青蛙了。他說雨林中的青蛙濕黏、巨大令他噁心。整部電影中他一直用口述方式無奈地講述他的過去,但是到了舊時戰役的發生地點時,突然出現了畫面。是他穿著與青蛙一樣顏色的軍服,被雨沁到全濕,充滿悔恨、低賤地趴在地上的畫面。/ 另一方面礦坑中的情侶也是,在地底挖掘、在稀薄悶熱的空氣中前進,像他們的性愛也像他們的生活。這已經不是什麼底層生活,是比那更卑微,在爬蟲走獸之下的地底蠕蟲般的人生。
C. 窒息 主角的開場對白,描述他從北越乘坐一個塑膠袋逃到南越:「我在塑膠袋裡面不能呼吸...我聽見了心跳聲,不曉得是我的還是引渡人的...我越是喘息,塑膠袋裡的霧氣越濃,我開始害怕,如果塑膠袋破了怎麼辦?我像石頭一樣動都不敢動。塑膠袋很薄、很透明,那是一個連一個人蜷曲著都無法容納的空間。我知道如何游泳,不怕自己溺死,但我擔心當水進來時,我還在那個塑膠袋裡面。」
「讓燈亮著,好讓我看清我的夢。」
張明貴的《越與南》
A. 鬼魂
因為深深受《鬼魂的迴返》影響,我很喜歡在電影中看到喚出鬼魂的的橋段。電影本身就是一個返照過去的媒材,而觀看電影並與之共情就是一種招魂或通靈的儀式,對紀錄片、紀實電影來說更是如此。告訴這些過去發生的事件,走出他們的屍骨,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重新構建我們自己,讓我們緩和我們的痛苦。
主角26歲而主角父親的戰友說他已經25年沒有吃青蛙了。他說雨林中的青蛙濕黏、巨大令他噁心。整部電影中他一直用口述方式無奈地講述他的過去,但是到了舊時戰役的發生地點時,突然出現了畫面。是他穿著與青蛙一樣顏色的軍服,被雨沁到全濕,充滿悔恨、低賤地趴在地上的畫面。/ 另一方面礦坑中的情侶也是,在地底挖掘、在稀薄悶熱的空氣中前進,像他們的性愛也像他們的生活。這已經不是什麼底層生活,是比那更卑微,在爬蟲走獸之下的地底蠕蟲般的人生。
主角的開場對白,描述他從北越乘坐一個塑膠袋逃到南越:「我在塑膠袋裡面不能呼吸...我聽見了心跳聲,不曉得是我的還是引渡人的...我越是喘息,塑膠袋裡的霧氣越濃,我開始害怕,如果塑膠袋破了怎麼辦?我像石頭一樣動都不敢動。塑膠袋很薄、很透明,那是一個連一個人蜷曲著都無法容納的空間。我知道如何游泳,不怕自己溺死,但我擔心當水進來時,我還在那個塑膠袋裡面。」
真的好難過,我現在彷彿被隔著電話簿打,表面上看起來沒事但是五臟六腑都受重傷 : ( 忘記誰說海灘上的貝殼是貝類的屍體,然後海灘是他們的墳墓。
「沒關係,我感覺不到痛。」
「對於山人(原住民)而言,生活是一連串的影像,有如電影的膠片。據說,曾經有一位母親在兒子的葬禮上,看見銀幕上兒子的投影,突然嚎啕大哭,誤以為他還活著,哭著要他回到自己身邊。對於山人而言,看得見的東西叫做rup,也就是身體;看不見的東西被稱為soan,也就是靈魂。rup與soan,生與死,日與夜,陰與陽。墓屋是生者之屋的陰面,靈魂沒有大小,在墓屋狹小的空間中,死者仍可以透過各種影像存活。...影像的負片,死亡的影像;影像的正片,生命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