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
  昨天下午下著毛毛細雨,我和實習生一起前往會議地點時,在路上看到一個人躺在街邊。
  「是街友吧。」我這麼想,匆匆走過。會議要遲到了。
  走不到三十公尺,實習生突然開口:「那個人好像穿著醫院的病服?我們要不要去幫他?」
  病人的衣服?
  我與他一起返回臥倒的那位長者身邊,初步確認了長者尚有意識,未有明顯外傷,然後……不,我不知道該怎麼做,這是我第一次遇上這種情況。打一一九在一般情況下是最佳解,可是隔壁便是醫院的話,是不是應該直接去醫院裡掛急診更快?如果我去醫院裡掛急診,實習生同時也打一一九,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眼下情況容不得猶豫,我請實習生待在原地,跑進了醫院。
米洛❖
  我一路小跑,用跑步緩解自己的恐懼。醫院裡,一進去能看到的相關人員便是幾位志工,當下並無多做思考,便上前詢問。
  「應該是直接打一一九。」志工說,並沒有我想像中緊張的神色。我竟覺得此刻的志工有些冷漠,儘管理智知道他們也不見得知道該如何處理。
  再一路小跑回原處的路上,我撥通了一一九。報地址?好的,請稍等我回到原處……啊,已經有兩通電話進來過了?好的,謝謝您,好的,謝謝,掰掰。
  現場多了幾位路人,實習生看我拿著電話,告訴我已經有人打過一一九了,現在只差等待救護車從隔壁醫院出來,接走這位長者。
米洛❖
  儘管雨細到可忽略不計,注意到長者突出人行道的腳,我仍走到人行道外撐著傘,試圖為他擋些雨水;況且若有個大活人站在路邊,車子也較可能稍微繞過此處。因為狹窄巷弄導致的二次傷害太荒謬,絕對要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等待救護車時,我腦中一片混亂。剛才我竟還若無其事地想直接走過去,直到他人的提醒才有意願回頭伸出援手,要是這位長者因我的漠不關心而有任何……
米洛❖
  救護車來了。
  我們看著專業人員走近,與長者互動,冷靜地評估狀況,直到長者上了擔架,在實習生的提醒下,我才想起或許我們可以離開了。
  「謝謝你願意回來幫助他。」我向實習生道謝,也是對自己的譴責,「真的很謝謝你。」
  如同來的路上一樣,我試著繼續為沒拿出傘的實習生撐傘,卻因屋簷太矮而撞到他的頭。
  「抱歉,我……」
  「噢,不用撐傘沒關係。」他說:「沒有雨了耶。」
  好老套的劇情表現手法,寫下這段文字的我想,不過當時的雨也的確停了,我收傘,繼續和實習生趕路,前往已經遲到的會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