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11 AM
Thu, Jun 12, 2025 3:17 AM
1
昨天原本打算等草莓滿月,因為聽說可以許願。結果發呆了近一小時後,才意識到,啊,這個時間這個方向,好像看不到月亮。
後來回到租屋處洗掉一身黏膩,還想著晚點要再出去尋找,結果躺在床上依稀聽見雨聲,我知道今夜已經錯過機會。
大學時也曾經有過類似的一段不知道腦袋發什麼癲的情形,說要去西子灣看日出。興沖沖地隨意描繪願望,「但西子灣看不到日出吧?」室友說。回過神才發現,是啊怎麼會規劃這麼一些好像只是想抓緊遺憾的行為。
掰噗~
@baipu
說
Thu, Jun 12, 2025 3:11 AM
我也想不透
Hey Man BOT
@hmystgot
Thu, Jun 12, 2025 3:11 AM
機器狼🐺AI化測試中
@KMN_BOT
說
Thu, Jun 12, 2025 3:13 AM
機器狼真的好想住進這種可愛的雙人套房唷汪 (〃´∀`〃)
紅茶♪
@carrykuan
Thu, Jun 12, 2025 3:15 AM
這張配圖的顏色好美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17 AM
紅茶♪
: 我也喜歡~完全沒有改顏色,昨天的海和天空就長這樣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37 AM
後來清單上多的是沒能實現的目標,甚至清單也只是多年後,翻群組才發現的東西。只是就算沒看到貼文,內心隱隱約約也還是有某種遺憾,或是一直亮著的畫面。所以求缺一般的圓滿某種夢想,只是這個夢也該醒了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40 AM
Thu, Jun 12, 2025 11:57 PM
我不知道是從哪一個月、哪一天,阿勃勒花謝了。
因為進出校門的方向不同、回租屋處的路線不同,我也甚少再晃去文化中心,擔心遇到學生。只是偶爾從側門出去買飯時,遠遠瞥見狹窄視野可見的一點,或是在不同的轉角,再看一棵新的阿勃勒。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46 AM
Thu, Jun 12, 2025 3:47 AM
只是越來越意識到,不可能一樣,也不可能再回味。我只是在曾經快樂過的地方望著而已,而那段時光會快樂並不是因為地點,而是那時的我,有特屬於青春的狂妄和放肆,美好的應該是那段時期的那樣的身分的那個我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48 AM
所以阿勃勒謝了,或者褪色了,它長高了所以曾可伸手觸摸的花串也已經碰不到,只在高處的枝枒末端,空愣愣地豎著纖細的枝條。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51 AM
辦公室到樓梯之間的走廊盡頭,能看到校園種植的欒樹(應該是欒樹吧),在那樣方正的框內,也束縛著黃色,只是那不是我曾迷戀的純然金黃的阿勃勒。
只是隨著經過那個空間的次數變多,又或者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我看著它短暫發呆的次數也漸多。在昏暗的磚紅空間的遠方,在包裹著學生的空間之外,有明亮的白色的和黃色的光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54 AM
可是手機拍下的照片是失真的,只變成接近抽象畫的圖象,所以怎樣也無法保存,或是無法看清。
我亦沒有勇氣在白天走過那長長的廊、穿過層層的學生、度過不屬於我的樓層,去好好看。而保持距離和保有一點懷念不清,是美的,不要看那麼清楚、期待能夠擁有或重溫,也是一種保護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55 AM
過往的夢該醒了,但也許又只會是再遁入下一個夢境
或是在還沒作夢的當下,慢慢形塑下一個夢的環境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3:56 AM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Thu, Jun 12, 2025 10:36 AM
先前會覺得,學生對老師來說,只是過客。是留在原地的石頭,任憑河水流過。
現在意識到其實對誰來說都是如此,我對他們也只是過客,沒有想像中有影響力,或是不一定能扭轉什麼東西。畢竟過往老師們的臉,我又記得多少呢?他們說過的話,我又有多少是放在心上的呢?誰都說不準,當初的那些話語,是否真的在我心中留下痕跡,或是塑造出我現在的人格。
說不定,那些知識都只是在我身邊飛舞的灰塵而已。
理文/基努理文
@cindy112529
Sun, Jun 15, 2025 1:51 PM
前天下大雨時,覺得天空應該是壞了吧
忘記關水龍頭,或者有甚麼東西被打破
載入新的回覆
昨天原本打算等草莓滿月,因為聽說可以許願。結果發呆了近一小時後,才意識到,啊,這個時間這個方向,好像看不到月亮。
後來回到租屋處洗掉一身黏膩,還想著晚點要再出去尋找,結果躺在床上依稀聽見雨聲,我知道今夜已經錯過機會。
大學時也曾經有過類似的一段不知道腦袋發什麼癲的情形,說要去西子灣看日出。興沖沖地隨意描繪願望,「但西子灣看不到日出吧?」室友說。回過神才發現,是啊怎麼會規劃這麼一些好像只是想抓緊遺憾的行為。
因為進出校門的方向不同、回租屋處的路線不同,我也甚少再晃去文化中心,擔心遇到學生。只是偶爾從側門出去買飯時,遠遠瞥見狹窄視野可見的一點,或是在不同的轉角,再看一棵新的阿勃勒。
只是隨著經過那個空間的次數變多,又或者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我看著它短暫發呆的次數也漸多。在昏暗的磚紅空間的遠方,在包裹著學生的空間之外,有明亮的白色的和黃色的光
我亦沒有勇氣在白天走過那長長的廊、穿過層層的學生、度過不屬於我的樓層,去好好看。而保持距離和保有一點懷念不清,是美的,不要看那麼清楚、期待能夠擁有或重溫,也是一種保護
或是在還沒作夢的當下,慢慢形塑下一個夢的環境
現在意識到其實對誰來說都是如此,我對他們也只是過客,沒有想像中有影響力,或是不一定能扭轉什麼東西。畢竟過往老師們的臉,我又記得多少呢?他們說過的話,我又有多少是放在心上的呢?誰都說不準,當初的那些話語,是否真的在我心中留下痕跡,或是塑造出我現在的人格。
說不定,那些知識都只是在我身邊飛舞的灰塵而已。
忘記關水龍頭,或者有甚麼東西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