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分享
Wed, Jun 11, 2025 10:35 AM
3
4
5/19
立委拋法庭直播 法官協會:別讓審判淪流量秀場 | 社會 | 中央社 CNA
6/7
立委推法庭直播 北律憂影響證人出庭意願、案件遭輿論審判 | 社會 | 中央社 CNA
6/9
立委推法庭直播 台灣法學會:危及人民基本權 | 社會 | 中央社 CNA
立委推法庭直播 檢察官協會:應審慎評估 | 社會 | 中央社 CNA
婦女新知籲法庭直播不宜躁進 應排除家事案件 | 社會 | 中央社 CNA
民團:法庭直播應審慎評估勿草率 籲暫緩審議 | 政治 | 中央社 CNA
6/11
[LIVE]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法院組織法有關公開透明修正之探討」公聽會 20250611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法院組織法有關公開透明修正之探討」公聽會【CNEWS】20250611
司法院:現階段不贊同法庭活動公開播送 盼暫緩修法 | 政治 | 中央社 CNA
立委拋法庭直播 伴侶盟憂侵害隱私反對倉促修法 | 政治 | 中央社 CNA
立院辦公聽會討論法庭直播 專家正反意見並陳 | 政治 | 中央社 CNA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舉行公聽會,討論法庭直播等議題,與會學者專家正反意見並陳。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1, 2025 10:35 AM
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說,經深入研議下,無法獲致利益會大於弊端的結論,司法院才沒有貿然採行,絕對沒有行政怠惰。
法務部所提書面報告指出,法庭直播涉及司法審判實務,法務部尊重司法院的意見。當前台灣已實施公開審判制度,部分法也推動延伸法庭、遠距參與,已落實司法公開透明。在此基礎上,有無採取影音直播法庭活動的必要,涉及諸多基本權衡平與制度風險的評估,尚待廣泛社會討論與實證觀察。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將攸關法庭直播的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逕付二讀,近期引發各界討論。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1, 2025 10:36 AM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所提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的案由提及,鑑於總統府司改國是會議於民國106年做成決議,要求法律審的言詞辯論應全面直播,並研議事實審特定案件進行直播,民眾黨團為推動公開透明的司法、落實總統府司改國是會議決議,因此提案修法,明定法律審應採『原則公開、例外不公開』、事實審則採『原則不公開、例外公開』等方式公開播送等。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舉行法院組織法有關司法公開透明修正立法的探討公聽會,討論包括關於司法公開透明相關立法修正立法的探討,例如立法採行法庭活動公開播送的必要性等議題。
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黃鼎軒所提書面報告指出,現行旁聽措施已符合公開審理的要求,不應擴大進行事實審法庭活動的公開播送。此外,可適度開放犯罪被害人及家屬遠距旁聽。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1, 2025 10:36 AM
真理大學法律系教授吳景欽認為,公開審理原則不是一個封閉的內涵,須隨時間與科技進步不斷擴充內容;法庭直播不能保證司法的透明性,卻肯定能促使司法的公正性。
台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說,朝野應合作共同推動法庭直播制度,關於有爭議的事實審直播,也應循序推動。
台灣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團提出的修法版本,在法律審部分是參酌司法院過去提出的初稿,若涉及國家安全或造成個人生命、身體、隱私或營業秘密重大損害之虞者就不要公開,一切交由法官決定,怎麼在討論時,會變成每個法律審的案子一定會牽涉到事實、個人隱私。
黃國昌提到,司法院從法律審到事實審直播都全面反對,然而根據調查,台灣人民對於法庭公開的支持度超過75%,而且法庭直播在台灣其實有發生過,即2000年的蘇建和案,高等法院開庭更審全程轉播。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1, 2025 10:37 AM
黃國昌說明,記者當時無法進入法庭,因為不會知道媒體的攝影鏡頭會拍什麼,如果一直拍檢察官、法官的臉,這樣不好,因此就統一由一個鏡頭拍攝,如何取鏡由法院決定,再把訊號連接到法庭外的電視,讓記者在外看電視,台灣有做過事實審的直播,有出什麼事、誰的隱私被侵害。
王梅英說,司法院作為法院組織法的主責機關,有義務要維護公平審判,確保每個進到法庭的訴訟參與者的正當權益,針對法庭直播,經過廣泛跟深入研議後,因無法獲致利益會大於弊端的結論,司法院才沒有貿然採行,因此司法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絕對不是行政怠惰。」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1, 2025 10:37 AM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多個民間團體9日表示,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將攸關法庭直播的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逕付二讀,雖然法庭公開播送固有助於強化司法公開透明,但考量這次修法程序草率、立法品質欠周詳等情況下,呼籲暫緩審議。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舉行法院組織法有關司法公開透明修正立法的探討公聽會,討論提綱包括,關於死刑判決評議簿保存期限修正立法的探討、司法公開透明相關立法修正立法的探討,例如立法採行法庭活動公開播送的必要性等議題。
司法院所提書面報告表示,目前現行法上,已有足以達到監督司法審判的各項有效機制,符合法治國公開透明審理的要求。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1, 2025 10:38 AM
法庭活動公開播送並非司法公開透明的唯一手段,也不是主要方式,參考與台灣司法制度相近的日本、德國及法國等國,均未開放審理過程公開播送,美國聯邦法院對刑事案件仍一律禁止公開播送,但從未有指摘這些國家的司法欠缺公開透明。
至於採行法庭活動公開播送,對訴訟的公平審判及真實發現會產生何種影響,司法院認為,這將有礙真實發現、助長民粹式審判,也徒增程序紛爭而延滯訴訟。
作為法院組織法主責機關的司法院說,法庭活動公開播送議題已經討論多年,最近是於2017年的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決議由司法院針對事實審研議法庭直播的範圍與條件。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1, 2025 10:38 AM
司法院表示,自2017年至2018年間,密集展開委託學者進行專題研究及召開公聽會、組成法規諮詢會議,成員涵蓋審檢辯及專家學者等焦點團體,經廣泛並深入研議後,考量開放事實審公播爭議過大,各方無法形成利大於弊的共識,尤其對於妨害司法公正審判的疑慮難以消除,故未貿然採行。
司法院指出,時至今日,此議題仍舊無法形成共識,尤其是作為訴訟程序主要參與者的「院檢辯」幾乎一致採取反對立場,法律專家學者、鑑定人團體、司法改革團體也表達反對、暫緩研議或保留的立場。
司法院表示,美國聯邦法院在1988年起就開始研議法庭活動公開播送,經過長期試辦,認為弊大於利且無法形成共識,目前聯邦法院刑事案件仍全面禁止法庭活動公開播送,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11, 2025 10:38 AM
司法院基於維護公正審判、確保每名訴訟參與人的權益,並基於上述理由,現階段無法贊同法庭活動公開播送,並對倉促立法表達深切憂慮。」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Thu, Jun 19, 2025 3:14 PM
6/19
議場播疑偵訊錄音 法官協會:坐實法庭直播疑慮 | 社會 | 中央社 CNA
載入新的回覆
6/7
6/9
6/11
法務部所提書面報告指出,法庭直播涉及司法審判實務,法務部尊重司法院的意見。當前台灣已實施公開審判制度,部分法也推動延伸法庭、遠距參與,已落實司法公開透明。在此基礎上,有無採取影音直播法庭活動的必要,涉及諸多基本權衡平與制度風險的評估,尚待廣泛社會討論與實證觀察。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將攸關法庭直播的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逕付二讀,近期引發各界討論。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舉行法院組織法有關司法公開透明修正立法的探討公聽會,討論包括關於司法公開透明相關立法修正立法的探討,例如立法採行法庭活動公開播送的必要性等議題。
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黃鼎軒所提書面報告指出,現行旁聽措施已符合公開審理的要求,不應擴大進行事實審法庭活動的公開播送。此外,可適度開放犯罪被害人及家屬遠距旁聽。
台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說,朝野應合作共同推動法庭直播制度,關於有爭議的事實審直播,也應循序推動。
台灣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團提出的修法版本,在法律審部分是參酌司法院過去提出的初稿,若涉及國家安全或造成個人生命、身體、隱私或營業秘密重大損害之虞者就不要公開,一切交由法官決定,怎麼在討論時,會變成每個法律審的案子一定會牽涉到事實、個人隱私。
黃國昌提到,司法院從法律審到事實審直播都全面反對,然而根據調查,台灣人民對於法庭公開的支持度超過75%,而且法庭直播在台灣其實有發生過,即2000年的蘇建和案,高等法院開庭更審全程轉播。
王梅英說,司法院作為法院組織法的主責機關,有義務要維護公平審判,確保每個進到法庭的訴訟參與者的正當權益,針對法庭直播,經過廣泛跟深入研議後,因無法獲致利益會大於弊端的結論,司法院才沒有貿然採行,因此司法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絕對不是行政怠惰。」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舉行法院組織法有關司法公開透明修正立法的探討公聽會,討論提綱包括,關於死刑判決評議簿保存期限修正立法的探討、司法公開透明相關立法修正立法的探討,例如立法採行法庭活動公開播送的必要性等議題。
司法院所提書面報告表示,目前現行法上,已有足以達到監督司法審判的各項有效機制,符合法治國公開透明審理的要求。
至於採行法庭活動公開播送,對訴訟的公平審判及真實發現會產生何種影響,司法院認為,這將有礙真實發現、助長民粹式審判,也徒增程序紛爭而延滯訴訟。
作為法院組織法主責機關的司法院說,法庭活動公開播送議題已經討論多年,最近是於2017年的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決議由司法院針對事實審研議法庭直播的範圍與條件。
司法院指出,時至今日,此議題仍舊無法形成共識,尤其是作為訴訟程序主要參與者的「院檢辯」幾乎一致採取反對立場,法律專家學者、鑑定人團體、司法改革團體也表達反對、暫緩研議或保留的立場。
司法院表示,美國聯邦法院在1988年起就開始研議法庭活動公開播送,經過長期試辦,認為弊大於利且無法形成共識,目前聯邦法院刑事案件仍全面禁止法庭活動公開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