ㄌㄐ@你的水潤餅大使
https://images.plurk.com/6AWuBTOxN7OWy37ZGP8dtP.jpg ?好特別的世界觀
ㄌㄐ@你的水潤餅大使
其實生育率低除了房價之外的問題,其實現在大家對育兒這件事越來越重視,但工作的難度也會隨著科技不斷增加,而漸漸抽不開身離開工作投入家庭事務
雪崩淇淋
https://i.imgur.com/PbYqEgj.jpeg 你是不是在找這張
ㄌㄐ@你的水潤餅大使
所以主要原因比較像是
-> 大家想象中育兒的時間、物理成本越來越高
-> 工作強度也越來越高,無法投入家庭
-> 自己覺得沒有時間沒有錢照顧小孩,沒辦法給他更好的生活所以選擇不生
ㄌㄐ@你的水潤餅大使
雪崩淇淋 : 謝謝圖片支援
ㄌㄐ@你的水潤餅大使
之前有看過一個新聞專題報導,現在的爸媽養小孩的壓力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心理壓力,成本壓力倒還好,現在的父母養小孩像在養寶可夢一樣,加上社群興起,這種育兒焦慮又會惡化,因為沒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
ㄌㄐ@你的水潤餅大使
所以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應該是,創造良好的育兒條件(育兒期間可以待在家辦公、不會因為生產而失去工作機會等等),可能比打房還有效果
在家熬橙醬 🦦🦌
你講的這是所謂中產階級的想法,所以生育分布(?)有點M型化
改善育兒條件乍看很對,但在重視生產力的資本主義社會,育兒本身就和工作衝突 (我常常會把育兒當作是一種工作,這可以解釋很多經濟和生活上的衝突)
或許可以說,政府就是無法說服大家,自己育兒或友善別人育兒不會虧。而且現代社會的鼓勵浪費消費和資訊流通,都製造出更多需求甚至是焦慮,而且恐怖的是,即使自己能下定決心說「我不要跟人比較」,也願意為了育兒(所謂)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但誰也不知道孩子長大會有什麼想法?重視個體不僅是自己覺醒,也會給孩子預留空間。但是想法這種東西就是太抽象太不可預測了,就成為沒有盡頭的焦慮 (對懶得生小孩的人來說,倒是福音啦,理由源源不絕)
澤黑爾
同意 不只育兒 我覺得家務也是一種工作 時間越貴的人越會傾向外包 但育兒沒辦法100%外包
在家熬橙醬 🦦🦌
澤黑爾 : 而且家務就牽涉到對關係、家庭生活的責任和想像,育兒就更多了,同時又很消耗其他方面的自我實現感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