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晨晨☀️
【メモ】
慕晨晨☀️
聊聊似乎是聲優特有的粉絲黏著度問題,特別是那種2.5次元配某個角色紅的,但個人活動好像就還是平平,粉絲只黏角色不黏本人
慕晨晨☀️
-很多粉絲其實是「角色廚」,愛的是某個動畫、遊戲或舞台劇中的角色,而不是那個配音或出演角色的聲優本人。一旦角色不再出現或熱度退去,粉絲也就散了,這不是聲優本身的問題,而是整個IP的熱度波動造成的
慕晨晨☀️
-在2.5次元企劃裡,角色形象通常非常明確、有強烈個性,甚至有歌舞表演、視覺設定等「偶像化」操作。但現實中的聲優如果個人形象比較低調、不搞偶像那一套,粉絲可能很難轉移情感去支持他們的個人活動。
慕晨晨☀️
觀察:某企劃限定人氣現象

具有強大「角色導向流量」聲優發這類貼文時,演算法會將貼文推送給大量「關注 A 企劃話題」的使用者,即使他們根本沒追蹤這位聲優本人

比方說:「#某某角色生日」、「#A企劃活動出演決定」這類標籤,觸擊率爆表,因為粉絲們在關鍵字上主動搜索、二創、轉發,聲優帳號變成了角色「外圍資訊源」
慕晨晨☀️
https://images.plurk.com/5clsBkER0WwCQKMRiql2zW.png
慕晨晨☀️
Q:角色=本人這件事有些人很不喜歡,但商業來看還是要做對不對

聲優產業裡最微妙的張力點之一:

粉絲:「角色≠本人!不要混為一談!」
商業:「角色=本人,才有錢賺、有粉轉人可能」

這個矛盾真的存在、也不能簡單說誰對誰錯
「以商業來說,還是要做角色=本人的導引」
慕晨晨☀️
粉絲的情感黏著需要一個「現實投射點」

否則熱度跟角色一起死掉,聲優收不到殘餘價值。一個IP可能只有3年壽命,但讓粉絲在第一年就認同這位聲優,第2年他演別的作品時,粉絲會留著支持「這個人」而不是「那個角色」
慕晨晨☀️
角色活動都仰賴聲優參演,不做連結很難創造商業模式

Live、廣播、線上活動、見面會——全部都靠聲優出面,不把角色跟他綁起來,那個舞台就變成:「一些人在cos角色朗讀劇本」而不是「本命『現身』!」
慕晨晨☀️
https://images.plurk.com/1Wh60DL3Xf4yPXBfSAyOuU.png
慕晨晨☀️
粉絲行為:為角色按讚,不一定為人按讚

很多粉絲會把「讚」當成對角色的表態,不是對聲優個人。比方說:「看到發了我推角色的生日文,當然按讚!」—但說你去上了某個節目?嗯,略過。
慕晨晨☀️
-個人節目的曝光渠道與製作風格
很多聲優節目是偏向「小圈子」、「自我介紹型」的,例如低預算談話、朗讀、主持,沒有劇情、歌唱、CP互動等刺激元素,對只愛角色的粉絲吸引力低

-粉絲的投入模式是『場景導向』
這一點很微妙,粉絲其實是在愛「特定場景中的他」舉例:舞台上是某某角色、唱某某歌、搭某某CP,這些場景是粉絲的情感記憶點。在其他場景就沒有那個魔法
慕晨晨☀️
「那個魔法」=情境+角色+粉絲情感投射所構成的沉浸感

讓粉絲產生「好像在跟角色互動」或「這是我推所屬的世界」的錯覺感
慕晨晨☀️
在舞台活動上,他穿著角色服、講著角色語氣,唱角色歌、和對應CP互動,說出粉絲熟記的台詞。就像打開一道門,讓粉絲短時間「進入作品世界」

而在現實節目裡,他就是一個穿著私服、說著日常的人——那種沉浸斷了,魔法不在

這跟看舞台劇或偶像演唱會很像,舞台上那個人雖然「本人+角色融合」,但愛的是那個角色包裹下的他,不是他本人

所以當魔法場景不在時,投入感就會瓦解,剩下的是觀察陌生人的眼神看待
慕晨晨☀️
哭笑不得

https://images.plurk.com/3b4ETKqMqOg5PDFrCZDbdX.png
慕晨晨☀️
「如果沒有聲優本人,角色就不見了呀。」

點出了一個粉絲圈裡「常被忽略但本質正確」的真相:角色是虛構的,但能讓角色存在於現實中、讓粉絲有感的,是聲優本人

那為什麼粉絲「知道這點」卻還是只愛角色?

雖然粉絲理智上知道「是某某聲優配的聲音」但感情上投入的是那個角色——也就是說

「我知道是你配的,但我不想愛你本人,愛的是那個角色」

這是種刻意的情感切割,有些粉絲甚至會迴避去看聲優的真人活動,就是怕「破壞幻想」
慕晨晨☀️
2.5次元的魔法:聲優被當成媒介,不是本體

特別是在2.5次元舞台、偶像企劃裡,聲優的定位有點像

一位「臨時借身體讓角色降臨」的容器

換句話說,他們的本體是角色,聲優只是「現場執行的人間代表」
慕晨晨☀️
IP消退時,角色連帶消失 → 聲優就「被卸下角色」

沒有聲優,就沒有角色

當企劃停了,角色不出現了,聲優雖然還在,卻再也無法「合法扮演那個角色」

很多粉絲不是不在意聲優,而是他們愛的那個角色「被官方收回」,無法再延續那段情感
慕晨晨☀️
所以粉絲怎麼辦?聲優怎麼辦?

真正留下來的,是會轉推聲優本人、看他演其他角色、支持他其他領域的鐵粉。

沒留下來的,也不代表負面,只是情感終點到了
慕晨晨☀️
結語:聲優是橋,角色是夢

說得沒錯,沒有聲優,就沒有角色能存在於我們眼前。

但多數粉絲愛的其實是橋那頭的夢,而不是這座橋本身

但只要這座橋夠穩夠美,有些人會慢慢愛上橋本身,留下來不再只為夢
慕晨晨☀️
聲優產業「台前很萌、幕後很硬」的產業結構問題
慕晨晨☀️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聲優:

超紅但收入其實不穩
有粉絲但不能自由導流
有魅力但無法變現

https://images.plurk.com/4o5RMJAILKpq262aOz76hE.png
慕晨晨☀️
出現了出現了

https://images.plurk.com/4alocrMPIq9eiGYxoG0f5C.pn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