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https://images.plurk.com/6yZMTvp8erRwwRieOoQSVh.jpg https://images.plurk.com/Dmlk8itqu25PDLGwRWOTu.jpg https://images.plurk.com/74ESWIy6U9LmXdAoLDEoDE.jpg https://images.plurk.com/5ncefuQgQzIS8uit6Bg4ux.jpg https://images.plurk.com/3IQm8idot6s4B4jH8QiNBA.jpg https://images.plurk.com/4dNK85aVcjUhWdG25aYoBm.jpg
© National Trust Smallhythe Kent

艾倫·特里女爵士1888年為萊塞姆劇院製作的《馬克白》戲服由民間基金會保存並修復完成

藝術相關 馬克白夫人 服裝相關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https://images.plurk.com/3WWA3MoEsF6iHpune0yqAf.jpg https://images.plurk.com/1gsf7sf6FeWeBgfGWISUea.jpg https://images.plurk.com/44VOY9pv6s7rhBOjQjOHIb.jpg
這件戲服修復的節目,包括用棉花棒清潔珠寶,並重新安上甲蟲殼。紫色斗篷需要大量的修繕工作,修復嚴重受損的下擺。

所有工作均由位於諾福克郡的國民信託組織專業修復工作室完成。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這件閃閃發光的翠綠色禮服,是為莎士比亞筆下的惡棍麥克白夫人設計的,
1888年12月,著名女演員特里·艾麗絲·科明斯-卡爾(Alice Laura Comyns-Carr,1850-1927)在倫敦利塞姆劇院(Lyceum Theatre)首演《麥克白》時,身著這套禮服亮相。

這套禮服由愛麗絲·勞拉·科明斯-卡爾(Alice Laura Comyns-Carr,1850-1927)設計,阿達琳·科特·內特爾希普(Adaline Cort Nettleship,1856-1932)製作,旨在營造恐懼氛圍。閃亮的甲蟲營造出蛇鱗般的效果,讓這齣驚悚戲更加完美。整套服裝包括一件紫色天鵝絨斗篷,與特里長長的深紅色頭髮(用金線編織而成)形成鮮明對比。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與特里搭檔的是她的長期搭檔亨利·歐文(Henry Irving,1838-1905),這部戲是1888年社交季的戲劇亮點之一。特里的表演及其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在藝術家約翰·辛格·薩金特於1889年創作的畫作中得以永垂不朽。 ©Tate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設計師愛麗絲·科明斯·卡爾是薩金特的摯友。薩金特欣賞特里的表演和服裝,並說服她為他擺造型。畫中描繪了蘇格蘭國王鄧肯被謀殺後,特里將王冠戴在她頭上的場景。

這一幕在莎士比亞的文本中並未出現,也不是表演的一部分。然而,薩金特尋求一種戲劇性的主題,使他的肖像畫既能體現角色的擬人化,又能刻畫演員的個性,令人信服。特里強烈而有力的眼神增強了這高潮時刻的張力。

圖片資訊 © 肯特郡小海斯國民信託

大都會博物館

Radware Captcha Page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我從小一直有這種感覺,就是我們西畫看不懂的原因,不只是理解力或品味差距,更多是文化上的距離。
還不說技術的學習只是說文化素養的培養,只看畫是完全不夠的。
就算你看了所有的名畫,他也只是文化的切片,
當然更慘的是只看幾張名畫吞了敘述拍了合照就當自己過了這件事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啊原來如此,這些畫作是藝術家呼吸的空氣、抽過的菸,感受過的四季,也是反映時代的鏡子」,這個感受是要看過更廣泛的資料回頭才會發覺的。

但這也只是文化素養而已,
什麼時候用到,哪裡用到、

在台灣來說,不知道。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有沒有用,能不能賺錢,不知道。
我只是沒有別的興趣而已,其他的沒多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