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𝘍𝘈𝘕 』ᚠ
@Wilson1991
說
Wed, Jun 4, 2025 12:43 AM
5
3
《Ori》遊戲開發商收入曝光:賣破200萬套,實拿僅29萬美元,為何這麼少?
掰噗~
@baipu
說
Wed, Jun 4, 2025 12:43 AM
說的真有道理
牛肉★咪哭der口罩
@BlackTeaZero
Wed, Jun 4, 2025 1:34 AM
這款的發行商是微軟吧?拿這麼多喔?
塔馬-巴哈市集A14
@summerair
Wed, Jun 4, 2025 1:37 AM
錢全部都是發行商出的 他這風險也不低
如生作美玲
@Ekas73137
Wed, Jun 4, 2025 2:05 AM
如果能連續創佳績打出名聲可以省掉的應該是高額的宣傳費用,但要每一款都能叫好叫座真的是萬中選一,他們自己的新作永無寧日相比Ori評價跟銷量應該也是下滑的
成本裡面特別痛的Steam 30%也是省不下來,現今的遊戲環境不特價還可能有機會,不上Steam搞不好都賣不回本,越算越悲觀,很佩服撐得下去的獨立工作室
綾瀬アヤ@FF45六日H33
@Aya_Ayase
Wed, Jun 4, 2025 2:42 AM
不是,如果開發1000萬跟行銷200萬都是發行商出的,相當於開發沒有花到錢。換句話說,開發下一款的1000萬,你一樣可以找發行商,然後一樣不需要花到半毛錢就能再生一款出來。
如果照他說的,為了打破循環而不找發行商,那問題來了,最初的1000萬哪來?找發行商賺很少但至少作品做得出來;不找發行商則是直接做不出來,東西都沒有了何來打破循環?
喔,如果你改用融資或眾籌的方式籌措1000萬,那這1000萬最終還不是一樣要還?你不會因為借到或籌到1000萬就現賺1000萬欸,如果會那就是詐騙了
牛肉★咪哭der口罩
@BlackTeaZero
Wed, Jun 4, 2025 2:58 AM
我想揹債這件事應該不能說是沒有花到錢
1200萬的壓力真的是很大
綾瀬アヤ@FF45六日H33
@Aya_Ayase
Wed, Jun 4, 2025 9:08 AM
當然,因為實質上是借款,所以你需要償還。
這樣說好了,含行銷成本1200,實收1400(已扣平台),實質就是賺200,毛利16%。實收很少是因為自己佔的資本很少,你不能因為佔的資本少就說難賺。今天如果資本全都是自己的,那最終就變成自己全拿了不是嗎?
塔馬-巴哈市集A14
@summerair
Wed, Jun 4, 2025 9:12 AM
Mahler 接著解釋,假如遊戲開發成本是 1,000 萬美元,發行商贊助後,還花了 200 萬美元行銷,也就是說在賺錢之前,開發者欠了發行商 1,200 萬元
這個部分還是要看簽的是什麼合約吧,他的用詞還是"贊助"
綾瀬アヤ@FF45六日H33
@Aya_Ayase
Wed, Jun 4, 2025 12:32 PM
如果是贊助那就等於是有條件送你錢啦。有條件歸有條件,如果你需要這筆錢,那就還是離不開發行商
牛肉★咪哭der口罩
@BlackTeaZero
Wed, Jun 4, 2025 12:57 PM
確實,資本市場就是這樣
只是我覺得這也不是一個會讓開發者有動力的長期模式,也是事實
即便成功還是走的很艱苦,而失敗更是數不勝數
載入新的回覆
成本裡面特別痛的Steam 30%也是省不下來,現今的遊戲環境不特價還可能有機會,不上Steam搞不好都賣不回本,越算越悲觀,很佩服撐得下去的獨立工作室
如果照他說的,為了打破循環而不找發行商,那問題來了,最初的1000萬哪來?找發行商賺很少但至少作品做得出來;不找發行商則是直接做不出來,東西都沒有了何來打破循環?
喔,如果你改用融資或眾籌的方式籌措1000萬,那這1000萬最終還不是一樣要還?你不會因為借到或籌到1000萬就現賺1000萬欸,如果會那就是詐騙了
1200萬的壓力真的是很大
這樣說好了,含行銷成本1200,實收1400(已扣平台),實質就是賺200,毛利16%。實收很少是因為自己佔的資本很少,你不能因為佔的資本少就說難賺。今天如果資本全都是自己的,那最終就變成自己全拿了不是嗎?
這個部分還是要看簽的是什麼合約吧,他的用詞還是"贊助"
只是我覺得這也不是一個會讓開發者有動力的長期模式,也是事實
即便成功還是走的很艱苦,而失敗更是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