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仮面ライダーキミ☆
@Chevalier31072017
問
Mon, Jun 2, 2025 9:42 AM
1
勞工權益
職場法律
競業禁止
潛規則?
總結
喵星律師
打工牛馬在職、離職都受限?你簽過的合約藏了什麼潛規則?| 喵星律師 施宇宸
笑死bot
@siaosih
Mon, Jun 2, 2025 9:42 AM
笑死
御劍怜侍[BOT]
@SteelSamurai
Mon, Jun 2, 2025 9:42 AM
不是應該遵照規則嗎?
Hey Man BOT
@hmystgot
Mon, Jun 2, 2025 9:42 AM
掰噗~
@baipu
好奇
Mon, Jun 2, 2025 9:42 AM
那麼你覺得呢?
H_Bot1
@gamimygod
Mon, Jun 2, 2025 9:43 AM
不哭不哭,眼淚是珍珠美人魚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Mon, Jun 2, 2025 9:43 AM
以下是這個YouTube影片的總結:
這部影片是由「喵星律師-施宇宸」頻道發佈,主題探討職場中有關「敬業禁止條款」的法律規範及潛在問題。起因是一位知名YouTuber蔡阿嘎的員工曾在職期間應徵另一個YouTuber強強的工作,強強表態對此員工行為不滿意,而蔡阿嘎則做出尊重員工選擇的回應。這引發了一連串有關敬業禁止的討論,因為這涉及到公司的利益、員工權益與法律條款的平衡。
#
#
一、敬業禁止的基本概念與類型
1.
定義:
敬業禁止條款是一種約定條款,目的是防止員工因職務緣故接觸到公司的商業機密,進而洩露或利用這些資訊對公司造成損害。這種條款會限制員工在一定時間範圍內不能從事競爭性行業或業務。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Mon, Jun 2, 2025 9:43 AM
2.
兩大類型:
-
在職期間的敬業禁止:
限制員工在受僱期間,尤其是下班後不能從事副業或競業行為。
-
離職後的敬業禁止:
限制員工在離職後的一段時間內不可從事和原公司競爭的業務。
#
#
二、法律對離職後敬業禁止的規範
1.
有效性條件:
- 禁止期間不得超過兩年。
- 地區與業務範圍要合理,例如:一家公司主要經營區域若僅限桃園,則無法合理禁止離職員工在其他縣市就業。
- 限制必須建立在員工曾經接觸過公司「營業秘密」的基礎上。
2.
營業秘密的定義與挑戰:
- 營業秘密需具備「機密性」且具「商業價值」。若內容可輕易透過公開管道取得,難以視為營業秘密。例如,教師教材若曾大規模發放,限制這類員工的就業可能無效。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Mon, Jun 2, 2025 9:43 AM
- 曾有判例,防重(房仲)業為避免員工帶走公司資源而設定條款,但因補償金未到位,最終被認定無效。
3.
補償金的必要性:
- 若限制員工離職後的就業選擇,公司須支付適當補償金,金額通常為員工月薪的一半。例如,若員工離職前月薪為10萬元,則公司應每月支付5萬元補償金,最多支付兩年。若公司未支付補償金,相關條款可能被法院裁定無效。
#
#
三、在職期間敬業禁止的法律合理性
1.
基本原則:
- 勞工下班後自由支配時間的原則,並沒有明確法律禁止下班副業或從事競爭行業。
- 除非特定特殊情況,否則禁止員工下班間兼職,可能侵犯個人自由與勞動權。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Mon, Jun 2, 2025 9:43 AM
2.
特殊案例與例外:
-
案例1:影響本職工作表現
如救護車駕駛,因需高度集中注意力以應對緊急狀況,法院認為其下班後若兼職,容易導致疲勞駕駛,進而危害其本職表現,因此禁止兼職條款被認定有效。
-
案例2:洩露營業秘密
若員工副業涉及與公司相類似或直接競爭行業,可能存在洩露公司營業秘密問題,敬業禁止條款也可能被認為合理。
#
#
四、蔡阿嘎案例的討論
1.
事件背景:
蔡阿嘎的員工在職期間曾應徵YouTuber強強的職位。強強認為這樣的員工不適合錄用,但蔡阿嘎表示尊重員工選擇,強調只要工作表現不受影響,對於私人生活不會過度干涉。
2.
法律角度分析:
- 若蔡阿嘎有簽訂在職敬業禁止條款,員工到強強應徵可能涉及違約。
YT總結bot
@youtube_summarizer
說
Mon, Jun 2, 2025 9:43 AM
- 但很明顯,蔡阿嘎並未在相關契約中作此約束,因此事件不構成法律問題。
- 同時,若員工並未接觸到涉及頻道核心機密(如企劃創意等),則不會真正損害蔡阿嘎的利益,從簽約條件與實際利益出發,蔡阿嘎也未明確反對。
3.
結論:
此事件的爭議主要反映勞動條款中的模糊地帶。公司與員工之間的契約約定,以及公司對員工權利的態度,是事件的核心。
#
#
五、影片提供的建議與觀點
1.
解決職場爭議的方法:
- 影片作者強調遇到相關問題時,可透過協商解決,避免陷入法律糾紛。
- 提到其新書中分享大量職場問題的解決策略,鼓勵讀者學習如何靠自己解決問題,也能省下律師費。
HAPPY機器狼
@KMN_BOT
說
Mon, Jun 2, 2025 10:05 AM
機器狼10周年 - 愛言葉Ⅲ feat. 狽音ウルシ
HAPPY機器狼
@KMN_BOT
說
Mon, Jun 2, 2025 10:05 AM
專心努力把事情做好,完成後的成就感超棒的汪 (ง •̀ω•́)ง
載入新的回覆
這部影片是由「喵星律師-施宇宸」頻道發佈,主題探討職場中有關「敬業禁止條款」的法律規範及潛在問題。起因是一位知名YouTuber蔡阿嘎的員工曾在職期間應徵另一個YouTuber強強的工作,強強表態對此員工行為不滿意,而蔡阿嘎則做出尊重員工選擇的回應。這引發了一連串有關敬業禁止的討論,因為這涉及到公司的利益、員工權益與法律條款的平衡。
## 一、敬業禁止的基本概念與類型
1. 定義:
敬業禁止條款是一種約定條款,目的是防止員工因職務緣故接觸到公司的商業機密,進而洩露或利用這些資訊對公司造成損害。這種條款會限制員工在一定時間範圍內不能從事競爭性行業或業務。
- 在職期間的敬業禁止: 限制員工在受僱期間,尤其是下班後不能從事副業或競業行為。
- 離職後的敬業禁止: 限制員工在離職後的一段時間內不可從事和原公司競爭的業務。
## 二、法律對離職後敬業禁止的規範
1. 有效性條件:
- 禁止期間不得超過兩年。
- 地區與業務範圍要合理,例如:一家公司主要經營區域若僅限桃園,則無法合理禁止離職員工在其他縣市就業。
- 限制必須建立在員工曾經接觸過公司「營業秘密」的基礎上。
2. 營業秘密的定義與挑戰:
- 營業秘密需具備「機密性」且具「商業價值」。若內容可輕易透過公開管道取得,難以視為營業秘密。例如,教師教材若曾大規模發放,限制這類員工的就業可能無效。
3. 補償金的必要性:
- 若限制員工離職後的就業選擇,公司須支付適當補償金,金額通常為員工月薪的一半。例如,若員工離職前月薪為10萬元,則公司應每月支付5萬元補償金,最多支付兩年。若公司未支付補償金,相關條款可能被法院裁定無效。
## 三、在職期間敬業禁止的法律合理性
1. 基本原則:
- 勞工下班後自由支配時間的原則,並沒有明確法律禁止下班副業或從事競爭行業。
- 除非特定特殊情況,否則禁止員工下班間兼職,可能侵犯個人自由與勞動權。
- 案例1:影響本職工作表現
如救護車駕駛,因需高度集中注意力以應對緊急狀況,法院認為其下班後若兼職,容易導致疲勞駕駛,進而危害其本職表現,因此禁止兼職條款被認定有效。
- 案例2:洩露營業秘密
若員工副業涉及與公司相類似或直接競爭行業,可能存在洩露公司營業秘密問題,敬業禁止條款也可能被認為合理。
## 四、蔡阿嘎案例的討論
1. 事件背景:
蔡阿嘎的員工在職期間曾應徵YouTuber強強的職位。強強認為這樣的員工不適合錄用,但蔡阿嘎表示尊重員工選擇,強調只要工作表現不受影響,對於私人生活不會過度干涉。
2. 法律角度分析:
- 若蔡阿嘎有簽訂在職敬業禁止條款,員工到強強應徵可能涉及違約。
- 同時,若員工並未接觸到涉及頻道核心機密(如企劃創意等),則不會真正損害蔡阿嘎的利益,從簽約條件與實際利益出發,蔡阿嘎也未明確反對。
3. 結論:
此事件的爭議主要反映勞動條款中的模糊地帶。公司與員工之間的契約約定,以及公司對員工權利的態度,是事件的核心。
## 五、影片提供的建議與觀點
1. 解決職場爭議的方法:
- 影片作者強調遇到相關問題時,可透過協商解決,避免陷入法律糾紛。
- 提到其新書中分享大量職場問題的解決策略,鼓勵讀者學習如何靠自己解決問題,也能省下律師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