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青空
[去唱卡拉OK吧│岡聰實&成田狂兒] 擁抱(聰實視角)[PG-13](完) - 在水裡寫字

[去唱卡拉OK吧]擁抱(聰實視角)(下)

本文為日本電影《去唱卡拉OK吧!》衍生,電影情節主軸與人設,20/45的年齡,已交往,岡聰實視角。有《去家庭餐廳吧。》設定、私設、O O C與可能解釋違,涉及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劇情與結局,還請斟酌慎入。

本文與〈欠債與索討〉及〈證明〉相關。

カラオケ行こ 去唱卡拉OK吧
映画カラオケ行こ!
去家庭餐廳吧 ファミレス行こ
成田狂兒 岡聰實 狂聰狂無差
在水裡寫字
海藍青空
後記

大概因為個性,很多情感都要從頭到尾梳理後,才能在我心中形成意義。看過電影之後寫了〈證明〉,又重看《去家庭餐廳吧。》第九話的擁抱,梳理聰實第十話與第十三話「切腹之間」的掙扎,這篇想寫的就是「擁抱」的動機。
海藍青空
電影裡的狂兒對當時因為變聲而失去「天賦」、「努力」與「人生控制權」的聰實來說,影響是許多層面的:「天使的歌聲」是對過往的肯定;團體課的危機處理,是「承擔責任」的挑戰與成長;歌唱課的延續是聰實逃避又不必放棄的精神時光屋,天台上的開解則是面對現實的助力,此外還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畢竟電影裡的狂兒,呈現的並非全然正統的「陽剛黑道」,他的示弱、撒嬌、能屈能伸,與無意間流露脆弱與自卑等非主流男性特質,對當時迷惘、「抗拒成為大人/男性」的聰實來說既是逃避後的救贖,也是難以歸類,又不可控制的吸引力(我想這是部分粉絲、包含身為男性的影友堅持站「聰狂」的原因)。
海藍青空
在我看來,他們相處的過程,尤其是天台上的互動,是從「同性社交」的彼此認同到逐漸拋下各自社會(性別)角色的表演,只以「聰實」與「狂兒」陪伴彼此,在某種程度上是「去性別化」的。可惜玉井這個同樣「失敗」的陽剛男性,儘管成全了他們的完整(天台),卻也破壞了他們的平衡(車禍)。雖然與原作不同,但這樣的離別同樣帶給聰實創傷──變成需要「確認」的情感關係。如果這份情感與「愛情」相關,一樣必須通過三關的考驗:

第一,符合當時一定程度的社會文化腳本,對聰實來說就是:愛上年長自己二十五歲的同性黑道是否可能與願意承認?
第二,確認自己的欲望:想跟對方建立什麼程度的關係?
第三,確認對方願意跟自己建立什麼關係?

只要有一個沒有過關,就算情愫存在,也會在定義上變成不存在或關係無法成立。
海藍青空
在我的理解裡,《去家庭餐廳吧。》第十四話的「在一起」,是聰實暫且放下第一關先來到第二關(狂兒是可能已經確認第一關,然後直接跳到第三關──由聰實決定),如果和山老師的用意,是希望藉此跨越兩年多的隔閡,讓他們回到卡拉OK大賽後「重新連結」,那麼之後的「在一起」,應會是聰實確認第一關後(可能要到二十歲),在第三關與狂兒進行最終的「確認」。而我所認知的「愛」,應該至少要能看到對方、以及面對自身最真實脆弱的那一面,並具有擁抱它的柔軟與堅強。如果說《去唱卡拉OK吧!》電影裡,狂兒的出現帶給聰實跨越變聲期的成長與缺憾,那麼《去家庭餐廳吧。》之後,聰實應須足夠成長至能夠承接狂兒背景的艱難,狂兒才有好好接受這份情感的可能性──否則三年前的創傷,終會使他陷入「把聰實帶進地獄」的自責迴圈。
海藍青空
在這篇〈擁抱〉當中,我想呈現的就是交往後真正「走向彼此」的選擇過程,是進入第三關確認後的一種具體行動──不只是安慰,更是展現意志、交換脆弱與承諾的表達。

以上作為這次寫作的紀錄。也感謝讀到這裡的你。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