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青空
[去唱卡拉OK吧│成田狂兒&岡聰實] 擁抱(狂兒視角)[PG-13](完) - 在水裡寫字

[去唱卡拉OK吧]擁抱(狂兒視角)(下)

本文為日本電影《去唱卡拉OK吧!》衍生,電影情節主軸與人設,45/20的年齡,已交往,成田狂兒視角。有《去家庭餐廳吧。》設定、私設、O O C與可能解釋違,涉及韓國電影《分手的決心》劇情與結局,還請斟酌慎入。

本文與〈欠債與索討〉及〈證明〉相關。

カラオケ行こ 去唱卡拉OK吧
映画カラオケ行こ!
去家庭餐廳吧 ファミレス行こ
成田狂兒 岡聰實 狂聰狂無差
在水裡寫字
海藍青空
因為考慮到希望可以兩種視角對照,但又保持角色的連續性,才決定這種對我來說有點考驗的貼法。希望沒有出錯的地方。
整個假期都在完成這篇,有種掉進坑洞裡出不來的感覺。
海藍青空
後記

還是得先說這都是電影的衍生。

山下導演說「和子酒吧」那場戲裡,要不要放入狂兒在聽聰實唱歌的鏡頭,他考慮了很久。讓我回想起第一次看的時候,心裡不確定狂兒是不是真的死了(這不是喜劇片嗎?笑點連自己都找不到的我已經被說服是喜劇片了誒),還在被聰實唱〈紅〉感動的時候,忽然就被狂兒的現身嚇到(那是鬼魂嗎?果然沒有死誒……就算真的死了,也一定要來聽的吧),到確認真的沒死(啊果然是喜劇片,大概會來二刷吧→然後即將50刷),那時的感受還記得清清楚楚。之後的每一次,就像導演說的「如果不放入狂兒聽歌的那個鏡頭……就無法表現出他有接收到聰實情感的反應」,我想那個鏡頭對所有卡民來說,都非常非常珍貴。
海藍青空
現在的我在寫BL之前,是個厭男的女性主義者。還沒有放棄BL至今,會吸引我的特質,都是關乎「脆弱」的情感反應,也就是男性角色展露出來的陰性特質。至少在這五年之間,我會喜歡與投入去寫的,都是以此為探索目標,某種程度上,這可能是我逃避現實裡女性困境的出口,也是我自身還跨不過的障礙吧。
海藍青空
電影裡的角色,是編劇、導演與演員連同《去家庭餐廳吧。》結合的再創作。我對《去家庭餐廳吧。》的情感認知也由電影而生。電影裡狂兒那個鏡頭,讓我感受到他在現身後,漫畫裡聰實覺得「手臂很重」的動作,在電影裡是一個「不能完成的擁抱」。在寫〈欠債與索討〉和〈證明〉的時候,我就延伸成一個無法真正完成的道別(在狂兒那個同時知道「自己將會去坐牢」、「聰實為了自己的死唱〈紅〉」的處境下,真的能說實話,讓聰實為此愧疚嗎?我自己是做不到的,我想狂兒也無法做到),畢竟坐牢這件事,起因不是聰實走入南銀座,而是他邀聰實去唱卡拉OK──否則聰實絕對不會走進去(電影裡的每一個鏡頭都是有意義的)。而這一牽連,聰實就遭遇可能被注射藥物、傷害、甚至死於非命的危險。
海藍青空
故而玉井車禍帶來的創傷,是兩人份的,電影裡很巧妙地讓聰實想像狂兒被撞的情景──事實是,狂兒親身經歷了「聰實遭到傷害」的恐懼,傷害罪就是他崩潰後的本能反應。這也是第十五話裡,我擔心岡田下場的原因,狂兒怎麼對待可能傷害聰實的人,往往是潛意識裡他怎麼看待自己的反射。在電影裡,我在狂兒身上看到的,除了魅力與從容之外,還有他在聰實面前(和那個給觀眾的鏡頭)重重防禦下不自覺流露的脆弱與自卑──而那也是在《去家庭餐廳吧。》第三話「我會努力的」與第九話「我知道了」的原因。至少對我來說,比起占有欲那種強烈而明確、卻往往無視後果的慾望,真正難的是在愛裡祝福、選擇放手。那是將自己放在次要位置,以對方的人生為重的珍惜與糾結。
海藍青空
所以這部後來對我來說就不是喜劇片了(上了串流後,我最多只會看到天台)。「逐漸消逝的事物」會令人惆悵,是因為那曾經非常、非常美好,但竭盡心力去守護,也無法避免缺損流逝──畢竟那對狂兒與聰實來說,必定是獨一無二的。聰實最後在天台的思念是雙倍的,另一份是名片裡寄寓的守護(故而必須找出來「確認」),所以總是能令我淚流滿面。

再加上《去家庭餐廳吧。》第九話,就變成了這篇的動機:為什麼狂兒對那個擁抱毫無反應?甚至在第十一話毫無記憶?如果電影拍成的話,我會非常好奇兩位演員的詮釋。連同第十四話「在一起」的約定,這篇〈擁抱〉算是我個人小小的推測吧。
海藍青空
擁抱是聰實發動的攻勢,是用脆弱擁抱脆弱的連結,消弭他們之間的界線(不只是年齡、身份、性別,還有兩年多的分別後不得不的錯過、誤會與重新理解)、還是面對愛欲的開始。比起跌宕起伏的情節,我更好奇心理動機與情感的變化,包括狂兒如何初次面對「非異性戀式」的愛欲──那不是他熟悉的慾望類型,而是一種不確定、不知該如何承接與延續的情感連結。我想捕捉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瞬間。也許讀起來相對平淡吧,儘管如此,能夠完成是一件非常滿足的事。

最後感謝能讀到這裡的人。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