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Sun, Jun 1, 2025 8:36 AM
樂評的話,聽聽就好。
不論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
好友酒曰酒樂那邊發布了鋼琴家迪巴葛對於批判者的回應。我舉雙手雙腳加上頭贊同迪巴葛的言論對於演奏不會只有唯一一種「正統」的詮釋這樣的想法。多數論者總是以這個不正,那個有歪。遇過人說路易沙達的蕭邦不是波蘭官方版本不聽,白建宇都亂搞不去,XXX沒拿到大賽冠軍沒必要,班貝格不是正統德國團不值得。我就問威士忌會只有一種味道?咖啡豆只有一種品種?
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Sun, Jun 1, 2025 8:36 AM
我一直覺得聽音樂會跟去吃一頓大餐沒有甚麼差異。都是坐下,等待,端上。花上一兩個小時好好用感受去接納、體驗這一切的事物。但就跟餐廳一樣,不是每個餐廳都值得去。食物的烹調手法、食材的等級差異,這些沒有一定標準的事項你仍然有能力感受到這個好或是不好。當然這一定也會有落差,比如香菜與否一定是正反兩極的偏好。或是松露可能在行家眼裡是名貴芬芳之物,對一般飲食愛好者有時候卻味道太過濃烈。但,你能說誰錯了?
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Sun, Jun 1, 2025 8:36 AM
而身為「鍵盤樂評」我確實也砲過幾篇文章是沒有味道,就像是殷巴爾那幾場蕭士塔高維契交響曲。但那是建立在殷巴爾有意圖卻沒有達成的情況下,才能拿出來對沒有蕭味的蕭做反感。不然對於他的布魯克納,我即不會用沒有「宗教性」來討論,而是對於音樂本身的節奏、張力的方式去做個人的評斷。
現場音樂會是一個門關上以後,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小空間,身心隨著音樂的出走。遠離塵囂,遠離一切,只剩下臺上的人用音樂跟你緊緊相連。
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Sun, Jun 1, 2025 8:36 AM
迪巴葛在文章中也提到一個很直接的觀點「除非對那些比較懶的人來說,他們選擇當評論家,根本就是為了逃避努力成為一位更好的音樂家。」就這方面我是無法反駁自己的懶惰、平庸與逃避,就現在這個時段,我實在沒有想要去練樂曲什麼的。正職已經夠讓人煩躁,下班跑音樂廳的時間快要比沒在音樂廳的還要多。但我卻很樂得從別人的文章、訪談、評論、心得,四處東拼西湊蓋出自己的小農田。很愛跑大師班,是因為身為一個音樂麻瓜,想看看這些手握魔法的音樂之子們會怎麼跟大師互動。而除了音樂之外,我花時間在文學、旅行、飲食,從中獲取的養分也回過頭來灌注了這一畝天地。
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Sun, Jun 1, 2025 8:36 AM
我確實最近不停在問自己,我的撰寫算是什麼。很簡單吧,憋不住。音樂會結束後常常有一堆話就是憋不了想要如江河滔滔一般的宣洩而出。可能是滿足的,可能是牢騷的,但就是不想只是卡在腦海裏,想要讓它有個紀錄的載體。所以我開了這個粉專,我開始瘋狂的聽,瘋狂的寫。這一百多篇文章就是我去音樂會「探險」的心得筆記。
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Sun, Jun 1, 2025 8:36 AM
遠離鍵盤不撰寫?那絕對不可能。
收斂鋒芒都講好的不抨擊?那太無趣了。
我會繼續因為很難被取悅,繼續惡毒而不友善。
雷加★音樂廳地縛靈★
@Rhaegarhuang
Sun, Jun 1, 2025 8:36 AM
但我也會不停在鍵盤上紀錄我在音樂廳感受到的每一個美好時光,分享每一個我能觀察到的神奇技法。音樂會是一場兩小時的生命出走,在兩小時內可能聽不懂但大受震撼。我渴望自身被藝術點燃,讓全身心也跟著音樂家燒盡一切。
載入新的回覆
不論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
好友酒曰酒樂那邊發布了鋼琴家迪巴葛對於批判者的回應。我舉雙手雙腳加上頭贊同迪巴葛的言論對於演奏不會只有唯一一種「正統」的詮釋這樣的想法。多數論者總是以這個不正,那個有歪。遇過人說路易沙達的蕭邦不是波蘭官方版本不聽,白建宇都亂搞不去,XXX沒拿到大賽冠軍沒必要,班貝格不是正統德國團不值得。我就問威士忌會只有一種味道?咖啡豆只有一種品種?
現場音樂會是一個門關上以後,在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小空間,身心隨著音樂的出走。遠離塵囂,遠離一切,只剩下臺上的人用音樂跟你緊緊相連。
收斂鋒芒都講好的不抨擊?那太無趣了。
我會繼續因為很難被取悅,繼續惡毒而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