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COVID疫情升溫 防端午連假後就醫潮21家部醫6月起增特別門診 | 生活 | 中央社 CNA

「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今天透過新聞稿宣布,為因應近期COVID-19疫情快速上升及防範端午連假造成感染的風險影響,協助病患獲得快速醫療服務,自6月1日起,21家部立綜合醫院加開COVID-19特別門診與夜診。

醫福會副執行長王裕煒接受媒體電訪表示,特別診會於週一至週五上午及夜診、週六上午開診,預計每月將增加924診;假日或端午連假可至急診看診,因應疫情趨勢,初步規劃會增開2個月至7月底。」

新冠疫情燒 食藥署:6月中前供應200萬劑快篩 | 生活 | 中央社 CNA

COVID-19疫情升溫 醫籲快篩試劑留給高風險族群 | 生活 | 中央社 CNA

疾管署:COVID-19抗病毒藥非人人需用 公費儲量已遠超推估需求 | 生活 | 中央社 CNA
掰噗~
酷喔~ (p-cool)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COVID-19疫情延燒,有藥師質疑部分市售快篩準確度。食藥署表示,目前病毒株變異都是發生S蛋白,快篩設計則是針對N蛋白,效果應不受影響;6月中前,估可生產逾200萬劑快篩。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第一步是擴大生產,其次是找所有通路,包含連鎖藥局、藥妝店、超商等來開會,連鎖超商等本身就有物流,配送到各門市速度很快。

王德原表示,社區藥局部分已請藥師公會全聯會幫忙協調,社區藥局每家都是獨立下單,訂貨量少卻地點多,對快篩業者來說配送上有一定難度,且快篩買賣是雙方契約問題,政府無法介入、也不會介入,只能請全聯會想辦法和試劑製造商談如何方便出貨。」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疾管署針對王任賢醫師報紙投書和侯漢廷先生臉書貼文,回應澄清其內容的錯誤資訊- 衛生福利部

「有政治人物3/31指出百萬人染COVID-19恐無藥可用。疾管署今天緊急澄清,抗病毒藥物並非人人需用,是用於治療高風險族群,約占所有染疫者的2成,降低染疫重症和死亡風險。

疾管署指出,並非所有檢驗COIVD-19陽性就醫民眾都需使用抗病毒藥物,目前感染以輕症或無症狀為主,依醫囑開立一般症狀治療藥物使用即可;抗病毒藥物是依醫學實證和治療指引用於治療具重症高風險因子的患者,用以降低其染疫後的重症和死亡風險。

疾管署表示,抗病毒藥物儲備規劃均依據國際文獻與專家建議制定,重症高風險個案約占所有檢驗COIVD-19陽性民眾的2成,如65歲以上、孕產婦及慢性病患等,經醫師評估可給予公費抗病毒藥物治療。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以這波疫情推估171萬人次就醫,抗病毒藥物公費儲備總量已遠超過推估需求數。

據統計,現有COIVD-19口服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45.8萬人份、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9900人份、舒冠效(Xocova錠)5000人份,以及針劑型瑞德西韋(Remdesivir)20.4萬劑。疾管署強調,後續也有開口合約可交貨,將依疫情與實際需求彈性調整採購量。

施打COIVD-19疫苗一直被認為是預防重症、死亡的方法之一,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在報紙投書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對COIVD-19是否該列入計畫免疫範圍一直沒有推薦。疾管署澄清,世衛一直推薦各國持續提供COIVD-19疫苗,認為接種仍是防疫重要公共衛生預防措施。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針對文中對於疫苗採購分散原則和不良反應經驗有限等質疑,疾管署表示,自2023年5月疫情解封後,每年均採購並提供莫德納和Novavax疫苗供民眾選擇,絕無僅採購莫德納;國內長年針對各類公自費幼兒和成人疫苗早已建置完備的不良事件通報監測機制,並非『經驗有限』。

疾管署重申,COIVD-19疫苗接種推動絕對尊重民眾自主權,從未強制接種或處罰不接種疫苗的民眾,但政府也有責任提供民眾以實證為基礎、且經專家會議討論決議作出的建議,讓民眾能基於正確資訊做出決定,絕無強推疫苗只是求完成政治目的。」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新黨的==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COVID-19疫情升溫 醫界籲充足清冠一號供應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及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基層醫師協會今天發表聯合聲明,提醒COVID-19病毒沒有消失且不斷突變,建議政府應超前部署,儘速編列一筆防疫特別預算。

聯合聲明提出5項呼籲,第1項是持續增加快篩試劑量產,鋪貨到醫療單位及各通路;第2項為保持充足的抗病毒藥物及中藥清冠一號供應,讓醫師有足夠的藥物來治療確診病人,減少重症;第3項是持續鼓勵民眾施打疫苗,特別是65歲以上及慢性病高風險族群。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第4項為看診分流,10大醫界團體指出,經COVID-19疫情淬鍊,台灣基層診所及社區醫療群有充足防疫經驗診治COVID-19,若非病況嚴重,不需要動輒衝醫院急診;第5項是民眾重拾防疫習慣,進出醫療院所、公共運輸工具、人口稠密處務必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