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小黛

親密關係三階段 投射 個體化
為什麼關係從「投射」走向「收回投射」,讓你遇真愛?|【心理敲敲門#254】
聽完這篇我真的一秒
「靠,身心靈硬要跨界關係心理學,專業火侯不到就動輒大眾戀愛占,隨口概念亂挪用也不查證,真的害死人啊
(每月地圖炮1/1)
Dian・小黛
聽完覺得,喵的咧,按心理師這樣分享,親密關係三階段的完整結構:
1.愛在投射發生時
2.愛在容器建立時
3.愛在投射收回時
為什麼建立「關係容器」,能讓你「好好愛下去」?|【心理敲敲門#253】

是從二到三階段才真正在講愛中的雙方重新「個體化」,以「各自作為獨立的個體」為前提,透過在關係中觸發的點/不滿足,梳理己身的深層需求來達成對自己的越發了解,從而一步步「個體化」。

每個世紀都有發明的新酷炫名詞,但核心觀念依舊還是:

人啊,知道你自己!(Know Thyself)
Dian・小黛
那市面上現在一大堆東亞敘事感情占,在那邊「這個渣男那個海王,你先咬牙獨立大女主,宇宙會給你下一個你才值得一定會更好」,

就像心理師影片裡講的,這有80%都還在尋求「一個合適的組隊隊友建立容器」,受眾主要是半社會化期間,還對戀愛抱持白馬王子幻想的青春二八年華紅粉佳人,沒組過家庭,沒承擔過責任,不曾為誰或任何「自願」奉之高於己的事物全心付出過,沒走過那層忍耐和磨練的心性;

這是二階段都還沒進,跟三階段要搞個體化有個八竿子關係

這種敘事現在指向的根本不是什麼雙生火焰道路,妥妥的就是叫這群體「別戀愛腦,切換鍛鍊妳們的陽性能量」好嗎
Dian・小黛
這到底跟釋放、讓己身陰性能量開展有個毛線關係
這本精緻都會敗犬圖鑑之所以「還正在被」蓬勃起草,更多是中文圈強勢敘事不斷自我複製導致品質低落;

以及中國逢丙火運經濟下行,婚戀市場需求方目前女>>>男。

你但凡用個半小時,側窺一下婚戀市場需求情形,都會清楚這是結構性需求失衡帶上來的集體心理現象,社會科學乃至統計學就能讓問題現形,

而不會非要把自己吊死在靈性敘事單單一棵歪脖子樹上
Dian・小黛
(你要我靈性,我後面會慢慢跟你靈性,

但同一個現象/問題,明明有比靈性更具體的手段和分析工具放置不用,我會覺得你物質世界這趟白來,可以考慮重修
Dian・小黛
Dian・小黛
按我自己的靈魂個人經驗,若要按照心理師講的這個標準二階段心態,
我最接近「容器共營」的對象根本就不是個人,八成從十五世紀起就一直在跟柯克蘭相愛相殺;今生拉開半顆地球距離,直到這週我們還!在!梳!心!態!
Dian・小黛
那,我可以很確定很確定的講兩件事:

1.如果這個人真的跟你走過了二階段,到你可以轉三階,開始重新「從以大局為重 拾回自己」,你絕對不可能內心只有怨懟。
因為回首看過去的時候,你會看見兩人一路跌撞過來,付出所有的時間跟努力。除了對方,你自己也適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標準。

並且,如果你們的組隊搭檔有六成還算順利,那表示至少有一方細心觀察/盡力忍讓/尋找解決方案過。看見這些事情,怨懟儘管可能還是會在,起碼有一個落腳處叫做「感恩」,可以讓你抓著爬出自己挖的深坑。
Dian・小黛
2.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到達一定程度,你是真的會希望對方好、幸福、快樂。

如果他困在跟你的關係裡找不到出口、找不到成長,你只能眼見對方慢慢凋萎,眼中慢慢失去光彩和期待,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如果必須自我放逐一段時間,才能透過挑戰自己極限,重拾對生命的熱情和良知的堅定......那你去吧,我會在你到極限、拋出求救信號的時候,喊你的名字;

如果必須接受你我靈魂旅程的進度不同,己身尚有未走到底,未盡完責的執念,得要再次嘗試堅守到最後.....那你去吧。我會在遠方的靜默中作見證,並給予祝福,希望你這一次能得到一切需要的體驗。

@ashley92090 - #近況 #shadowwork #愛的課題 年前大掃除翻出來的課題,沈澱得...
Dian・小黛
在我仍在嘗試完成自己二階段責任(執念)的時候,我對容器共營夥伴的心態也抓得非常緊
連第一階段那種「投射喜歡」的熱烈感都能被強行壓下去兵戎相向www

責任的背後,是內在的執念。那個執念沒盡完,是真的其他什麼事情都想不了,視野跟思路完全鎖死。那是一種把自己的羽毛都啄下來,去給巢添磚加瓦的一分秒都不敢鬆懈。
這狀態你跟我說浪漫?浪漫是什麼可以吃嗎?
Dian・小黛
所以吧,走到現在往回頭看...
一世、乃至許多世的生命,本來就是一個透過分頁時空組成的連續體。

比起在意命定之人或雙生火焰,累生累世一段段曾經歷過的關係,所有曾在生命中遇見過的人們啊——接力承接、鋪就了你此刻成熟度到達這個位置,才是常態。

而每一段關係都值得感恩。
若有必要,也帶著見證和祝福的心,釋放對方回更大的天地裡,見證他練習重新顫顫地展開塵封的翅膀翱翔。

若我們真的到了走三階段「個體化」的時間,你一定會知道的。

就算重要的對方思遷、分手、或離世,他所給予觸發你的「個體化」內省思考從來不會停止。
@ashley92090 - #五月上半shadowwork總結 #陰影shadow #敘事療癒 #舊心...
Dian・小黛
Dian・小黛
回頭看,我覺得二階轉三階最...標誌性的「必做」,
其實是「必須把自己從『經營容器』(家庭,組織,社區,...)位置的超警戒心態上拖出來」。

一般人生命裡會碰到的,大概就子女上大學後,空巢期/中年危機剛好一併壓上來。

對我來說,那就是宇宙趁著我今生在半顆地球對面的千載難逢(對它來說)好時機,開動挖土機用力敲牆來一個專打膝蓋的tower moment
Dian・小黛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個cycle,十年來,我一直有跟筆下的角色梳理他們內心痛點,再反映回他們接下來成長走向的習慣。

當開始做shadowwork之後,拿來「個體化」階段梳理自己,也只是多一道「先讓積壓的情緒釋放」的工序而已。

而辨認情緒,覺得安全到可以放鬆-釋放,這是我相對所不擅長的。也是前期我的親密關係所「做不到的」(對面的情緒彈性都比我來得更僵硬)。
Dian・小黛
但確實,就像影片裡心理師引用尼采的那句:
「婚姻是一場交談,一場偉大的對話。」

我發現投射不是需要「被放下」的東西,而是「對方確實擁有的優點,在喜歡中被放大」,它仍然可以拿來投直球日常讚美1/1。

我發現「容器經營」可以不用像從前那麼警戒心爆棚,反而我跟身旁團隊溝通的好大一部分主題,都圍繞著我們各自的工作狂狀況如何改善、和「在讓對方感覺自己仍是獨立個體」的前提下,相互支持。

我不用為對方做所有我能做的事情,對方有自我管理能力。我甚至學會了不要碎碎唸,而是雪亮理解的沈默(?)

而我也被鼓勵,更放輕鬆、不用凡事追求完美迅捷、勇敢去做自己想嘗試的事情、表現出自己想表現的樣子。

有時我說「我怕」,對面會想一下,「你明天還是試試看,不勉強自己,內心搖撼了再回來找我說一說話。」
Dian・小黛
我很感激他們願意陪我溝通。願意聽我說,也願意慢慢練習把話和需求誠實的說出口。

這過程就好像,我慢慢在寫自己的維護說明書,也慢慢觀察他們寫自己的維護說明書。

有時我們會分享對彼此的觀察,也會有些驚訝,原來他人眼中好奇的「我」的運作機制,是這個部分;

有時狀況衝上來,我們會觀察各自當下的時間/生理/心理資源,是在滿水位還是低水位,來決定是否先擱置談話,彼此幫忙回個血;

也尊重最終做個人決定的權利,始終都握在各自手裡。
Dian・小黛
Dian・小黛
我的「個體化」流程是在這樣的相互溝通中,慢慢建立起來的。

跟現在市面上賣給小女生那套「『個體化』就是要獨立不依賴任何人,不搞戀愛不搞家庭,要事業大女主才算個體化成功」敘事之間,啊就真的沒有共通點
Dian・小黛
我不能說怎樣才是比較好的,因為社會大環境不同,經歷也不同。

本來社會上,願意-準備好這種程度陪伴溝通的人就稀少;每個靈魂在親密關係各階段進展的步調也不同,所以要期待集體意識都這樣搞,好像也不太現實。

而「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或現在更夯叫「覺知」(awareness),這確實不是限定在有親密關係內才能鍛鍊的心性/思考邏輯鏈。

這一則就是古典神秘學入門心法,才會被掛在德爾斐的匾額上。
Dian・小黛
我的立場大概更接近:

不抹黑親密關係,但也不神化它,視其所是尊重和信任它的力量;
這對我而言重要、關鍵、願意投資時間心力,
但我也清楚,並非所有人都需要生命裡放入這個環節。
Dian・小黛
並且,對所有出現過、存在過我生命裡,接力著彼此提攜,一路走到今天的人們,無論此時此刻我們的關係是什麼,無論此時此刻靈魂課題身在何地——

我都對共同走過的印跡充滿感激。
Dian・小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