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現在大家對於中國用語越來越敏感了,在某方面來說這也表示了中國用語已經大大地影響了本土的語言使用習慣。其中最讓我皺眉頭跟升起危機感的用字大概就是“封建”的濫用了吧。
Scientia
最近居然開始看到有台灣人也開始使用封建迷信這個詞語後,我真的頭很痛.....
Scientia
封建其實並非中國用語,而是指涉過去的制度,常見於史學研究中。我會特別反感封建在於,中國對於封建的詮釋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中國浮濫地使用封建迷信/封建專制等詞語,跟原來封建所指涉的制度已經有所不同了,而且帶有強烈的政治意涵。所以在某些語境上濫用封建,這不只是言語上的差異,更是一種思想與史觀的侵蝕。
Scientia
中國很愛把新中國以前通通叫做封建社會,說以前封建迷信,這種用法本身就很荒謬。
Scientia
中國歷史上的封建是什麼?指的是以前分封諸侯給予領土的制度,中國主要的封建時期就是三代(例如周天子底下有諸國),後世舉行封建制的時期其實比較少 (例如漢代初期郡國並行制度,但後來皇帝就開始削藩了)。把以前朝代都說成封建社會,根本就違背史實...人家明明是郡縣制,君主還越來越中央極權。
Scientia
馬克思主義就把歷史分成五階段: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認為社會主義會是最後的階段。中國很愛整天在那邊封建封建的,就是硬套馬克思主義。這也是中國不少史學論文的弊病,為了硬套馬克思主義,而罔顧歷史事實。也就是為了去硬套這個歷史五階段論,中國那邊才很愛把以前都說成是封建社會。
Scientia
請問我們現在是馬克思主義 共產主義的社會了嗎???我們是相信未來必然會走向社會主義,這必然是全體人類歷史發展的命運了嗎?還有以前到底封建在哪裡了呢?
Scientia
秦始皇都不來封建這套了!!!
秦始皇:Am I a Joke To You??
Scientia
其他中國用語,例如什麼普信男 三觀 河蟹 之類的,我可能都還好,就是中國人發明的普通詞語罷了。但是封建的濫用我真的不能忍受...因為這涉及的東西,就不光是用語差異而已,而是整個世界觀與歷史的詮釋。希望大家可以知道封建原來的意思,知道後就不會這樣濫用了。
Scientia
迷信就迷信,不用在那邊封建迷信.....
深海蒔雨。下輩子不要當競女ㄌ
真的.....每次看到封建迷信這個詞就想大翻白眼,中國都幾千年不實施封建了還在封建迷信
Scientia
還有中國歷史上,多數的時間都不是封建制度,雖然有些皇帝會搞分封,但最後都是諸王之亂,所以很快地繼任者就會削藩了。所以說以前都是封建社會,根本是錯誤的講法。
Scientia
封建專制、封建迷信就是一個中國那邊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下的浮濫、不精確的用語
Scientia
請大家記得,秦始皇不是只有書同文車同軌焚書坑儒,他還反封建制度,謝謝。
🌌杯蓋後盾💥E44
您好,「封建」這個詞彙在歐洲歷史學和社會學上都有在使用,它本身就是一個跨文化的學術用語。並非等同於馬克思主義思想下的用語,這個詞並非馬克思創的,他是重新定義之後把該詞彙納入自己的理論體系。這跟原本歐洲史學使用的封建制度的用法脈絡不同。因此若要說台灣語境下的使用都是受「中國影響」,我會覺得可能不夠準確。我也不認為這個詞彙該被歸類於中國用語。
Scientia
🌌杯蓋後盾💥E44 : 我覺得你誤會了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說封建這個字是馬克思主義創的,也不是說完全不能使用封建這個字。我想要說的是,中國那邊濫用封建是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所以我才提到歷史五階段論,而且我說中國是硬套歷史五階段論。
Scientia
我知道歐洲也有使用封建(feudalism)這個字眼,國王底下有領主。
Scientia
當然在某些語境下可以使用封建,但問題是現在常常出現的封建迷信 封建社會,其實就是跟史學上的封建定義根本不一樣。而這種用法,其實就是中國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後的變形用法。
Scientia
可能是我前面講的不夠清楚,所以才會引起這種誤會吧,那我修改一下內文好了。
🌌杯蓋後盾💥E44
我想指出的是,我並不是只有在這最近才看到「封建迷信」這樣的用法。我們該如何確定台灣的語境下都是跟隨中國使用?我認為台灣語境非常多元,很多用詞並不一定是單純受到中國影響。
如果貿然將慣性使用這些詞彙的人,貼上「中國用語」或跟隨「中國使用方式」的標籤,其實沒有幫助我們更好理解語言的變化。
Scientia
🌌杯蓋後盾💥E44 : 尊重你的想法,尊重你的說法,我自己想要傳達的是,在使用封建迷信 封建社會時,需要多想清楚一下,這個用詞表達是否適切。
Scientia
目前史學界,就我所知台灣的學者通常不使用封建迷信/封建社會這樣的用法,就是因為知道封建制度原來的定義,但是這在中國學術文章中卻非常常見,我甚至是聽過不少在台灣的老師批評過這種用法的。
🌌杯蓋後盾💥E44
如果您是在說學術圈的話,前面一開始並沒有提到,因此我以為您在說一般民眾。我也同樣認為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很重要,但我想區分語言是否真的是因為受到中國汙染,或者使用動機是否真的是附和中國也同樣重要。謝謝您的分享。
Scientia
以前上課時其實就有聽過老師抱怨說,學生受到中國論文影響,在那邊濫用封建社會一詞,老師們真的超抓狂的。但我真的是最近才看到有人開始使用封建迷信,我超傻眼。
Scientia
🌌杯蓋後盾💥E44 : 沒關係,謝謝你的回應,應該是我前面沒有寫清楚導致誤會了
Scientia
但我必須說,即使是一般民眾,我覺得也還是要仔細思考封建的使用時機是否正確,因為很多人在講封建時,就真的是把過去社會都泛稱為封建社會,但就真的不是這樣.....
婁之木
其實...我根本不記得封建的定義了XD 我以為封建社會是指分封建設的社會,國王把土地分給王公貴族之類... 但我薄弱的印象中國大陸土地上的朝代,多數是皇帝擁有所有的土地?!所以馬克思說的封建社會是什麼意思?這跟奴隸不一樣嗎XDD
Chris@2025
封建制度在歐洲很久,那些國王把領土封給各貴族,農民是為他們領主
工作,貴族也有自家軍隊,就像權力遊戲那樣,my lord!

中國從秦朝以後兩千多年來主要是君主專制(少數時代例外),主要是中央集權

我不是歷史專家所以講錯請輕鞭XDD
Scientia
婁之木 : 其實就跟你理解的差不多,封建就是一個最上級的統治者,把土地分封出去。但是封建會削弱中央的權力,而中國皇帝是越來越集權的,所以說中國以前是封建社會,或是封建專制,都不太正確。至於馬克思主義,由於我不是專家,所以可能會講解不太精確,奴隸社會是上層者直接擁有奴隸,而封建社會則是上層者靠土地來剝削下層者,也就是說上層者不是直接擁有人作為財產,而是擁有土地,而農民依附土地。馬克思主義強調的是經濟層面的人身剝削。
婁之木
Chris@2025 : 我也是首先想到權力的遊戲,應該說我對西方的過去統治想像只剩下權力的遊戲和王冠了(本人真是腦袋空空的代表)
Scientia
而後來馬克思主義下的封建一詞使用,又被更擴大化的使用了,中國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把中國以前社會制度都按上了封建一詞。所以在中國,封建迷信 封建專制 封建思想 等等詞語很流行。基本上就是政治用語了,用馬克思的歷史五階段論來為自己的政權合法性做背書。因為人類歷史會朝著這五個階段發展,所以共產黨統治是理所當然的歷史大趨勢,為了順應這種政治需求,就硬套歷史五階段論,開始把三代說成是奴隸社會,秦到清代說成是封建社會,然後中國沒有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到現在被共產黨統治就是最棒最理想的了。
Scientia
我修馬克思主義相關的東西,已經是大學時代的事情了.....非常的久遠XD
Scientia
所以在中國,封建的使用真的很浮濫,反正以前不太好的東西都可以安上封建一詞,而且中國這樣使用封建,具有政治目的,就是在強化共產黨統治的正當性。
婁之木
Scientia : 謝謝。統治的標的物是「人」or「土地」?至少這個粗淺上容易懂XD 所以以台灣來說,我們在形容民國以前的所有歷史,會使用專制朝代?!話說,蔣家統治的時代,在台灣史上算是軍政府時期嗎?因為我知道大韓民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他們自己會歸類在軍政府,朴槿惠的爸爸好像是定義上的最後一任!?
Scientia
馬克思主義比較強調經濟面,所以我覺得用統治不太精確,應該說財產,人是你的財產,還是土地是你的財產。奴隸社會就是人是你的財產,你直接剝削他們。而封建社會土地才是你的財產,只是有一群人依附在土地上,被你狠狠剝削這樣。
婁之木
喔喔!所以馬克思主義其實是更偏向經濟學+社會學的一部分,只不過他又加上了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所必須執行的行為這一塊!?ex.革命。 我看微博現在中國政府也不太允許大學去教授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畢竟跟他們的治理目標不太一樣
Scientia
因為中國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以其實原來的東西到中國後又會再變形一次
婁之木
哈哈哈,我每次聽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覺得好好笑
Scientia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不論一般民眾是否受到中國影響,是否有意去附和中國,或是其實是受到其他方面的影響,或是無意識地使用,我覺得都要很小心,最好還是可以稍微知道一下脈絡比較好。因為封建在中國就是政治意識這麼強烈,你可以使用封建一詞,但是如果沒頭沒尾的使用,確實存在著被中國帶偏的風險...(個人淺見)
Scientia
婁之木 : 馬克思主義把生產當作是地基,而其他的政治制度 法律 宗教思想 等等社會意識形態,都是奠基於經濟生產的上層建築。馬克思主義有名的上層建築理論。
Scientia
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的看法中,封建社會,就是一種靠土地依附來進行人身剝削的生產方式,而這種經濟生產方式為基礎,所建構出來的上層建築就是君權神授 教會 貴族 莊園等等。也就是說經濟生產方式,影響了會產生出怎樣的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
Scientia
所以其實跟原來的封建意思已經有點不一樣了。而中國的使用,又更擴大了,變成什麼都封建...
墨虹月。走不出那年的咖啡廳
以一般民眾對中國人的語言使用觀察來看,一切過時的、不政治正確的無形思想文化習俗及有形產物都可以用「封建」一詞來形容
所以裹小腳在中國人口中也是「封建陋習」,即便裹小腳跟封建政治制度(不論東方西方的定義)沒有關係,而是扭曲的審美追求及性別壓迫所導致
這種情況下的語詞使用如果跟中國人口徑一致,即使是所謂「無意識被影響」,我想也是滿需要被警惕,僅只單一處相同並不會因此就成為「中國同路人」,但處處都相同、被長期潛移默化的人,就明顯深處中國統戰的影響之下了
墨虹月。走不出那年的咖啡廳
當然自主配合中國統戰策略的應聲蟲,跟普通交流無警惕性的民眾,也不適合混為一談
只是後者的潛在風險總是會被大幅低估,這一點才是社群當中比較曖昧模糊、容易意見相左的部分
Scientia
墨虹月。走不出那年的咖啡廳 : 沒錯,這就是我想說的,不是不能使用封建,但是封建陋習、封建迷信、封建專制,這些詞用在中國社會的使用脈絡是有政治含義的,而且已經背離一般史學範疇上對於封建的用法(當然中國史學界是另一回事)。而我們又不是身處在共產主義、更不是身處在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中,是不是要使用這些在很多情境下具有中國特色的用語,我覺得可以更謹慎一點。
Scientia
但我個人也沒有要當什麼中國用語警察,有些用語我個人雖然不會使用(像是什麼走心) ,甚至有些用語我還很反感(例如雌競)但我也不會整天去糾正別人就是了。唯獨封建,我真的希望大家使用前能三思....
婁之木
跟中國同路人比起來,我覺得「天呀!人會變得好笨」,當中國這種把什麼都混起來濫用的方式,人知道的就會越來越少,也不理解根本的意義,然後思考就停滯了(可怕,警惕自己...
Scientia
我是不致於認為使用封建XX就會變成統派這麼誇張,但基於中國使用這些詞語背後強烈的政治意涵,就...還是知道一下比較好吧....
Scientia
而且其實台灣人若在日常使用封建迷信時,其實想講的往往只是迷信而已,說封建專制,其實就只是想表達專制而已,都跟封建沒什麼關係,甚至封建跟專制還有點相斥,因為封建會弱化皇帝專制....所以到底幹麻使用封建? 這類把過去一切不好的事物都冠上封建一詞,就算不是受到中國直接影響好了,在使用脈絡上其實也跟中國的使用方式極其相似,所以特別需要謹慎。
Chris@2025
學習噗,感謝大家的討論
due_gu
其實封建這個詞的濫用現在有一半原因是在形容建國之後,20世紀之前🤔特形容60,70年代的家長,疫情之後的中國生育率結婚率大幅度下降,但這兩個年代的家長又十分執著於結婚生子,這對於同性戀群體來說很大的打擊……所以現在年輕人不管是不婚主義還是同性戀群體,都挺喜歡用“封建迷信”形容上世紀長輩的。不過也有你說的原因,對建國以前的歷史全稱為封建,甚至對宗教文化也是相當不尊重……我在這裡的網路上是基本找不到地方討論宗教的,極大可能被打上“封建迷信”的標籤然後被追殺
沃夫☆沒有兩百萬買的到一條命嗎
他們所謂的 破四舊,就和破除封建有關
Scientia
due_gu : 我覺得這其實就是封建這個用法深入人心的結果,原來服務於政治目的的詞語,把PRC建立前所有不好的都歸類到封建,但這個用法深入人心後,就逐漸變成以前不好的都是封建,已經不單單是指PRC建立前的時期了,而是任何早於我年代的迂腐觀念都是封建觀念,這就是語言隨著時代而有變化的例子吧。
due_gu
Scientia : 這個解釋相當全面,結果現在中國人確實在變得和婁之木老師說的一樣,越來越不會思考意義,很爛的一副光景了。
婁之木
due_gu : 啊~我有個問題很想問,但如果你不方便回答也沒關係!你們學校現在還能教授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嗎?在經濟/哲學/社會學的層面,不是運用在政治說法那種。之前看微博說有清華還是北大的教授被檢舉(舉報)!?所以我很好奇...畢竟古典的共產思想還是建立在這個學說上面吧?雖然我也知道現在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XD
due_gu
婁之木 : 幾乎不……我高中是選擇了理科,在一年級之後就不再學習任何文科,例如歷史,地理,政治之類的。大學又選擇了工科,雖然會開設歷史課和馬克思主義相關的課程,但都只是為了完成教育部規定的任務。即使是文科生在大學四年也不會特別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反而背誦任務很重) 至於你說的經濟社會哲學方面更是……我高中接受的那一學期政治課,都是經過融合的習近平思想,現在中國接受過大學教育的實則沒有多少人真正接觸馬克思主義
婁之木
謝謝回答,我一直很好奇這件事XD 習近平思想...哇....這真的讓人覺得好可怕X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