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小黛
玩了幾天,記一下筆記,有工具的使用撇步跟我自己的使用說明 (?
Dian・小黛
上次工作流跑完就擱了幾天,梳了一下心態發現:

是自己仍然懶到不想一直剪貼/檢查設定集版本更新。

心血來潮 被弟弟激到 訂了GPT Plus,4o說「專案」功能可以開不同聊天室,拿來當迷你團隊用:

-brainstorm/角色口吻揣摩(劇情指導)
-劇情段落產出(導演/攝影師)
-把設定轉卡片整理模式(貼回去餵NC的資料庫建檔)
-卡片新舊版本比對更新(檔管概念)
Dian・小黛
兩個關於GPT的小事:
1. 訂閱後原聊天室的「上傳檔案」功能會被關掉(免費版是一段時間解禁後可以再傳),

它說是為了訂閱以前的隱私設定不被私自讀取,目前沒辦法調。

訂閱後的新聊天室才能比較沒限制的上傳檔案。它讀檔案讀超快媽耶,反而你把文字大長段貼給他會讀比較久。
Dian・小黛
2.用自然語言說明清楚需求,讓他幫你生指導原則給新聊天室/其他LLM就好。

我請他直接幫我制定專案底下,各個聊天室的分工工作期待,還有用在NC的scene beat裡面,給LLM生成段落要他們「不要亂加戲」的指示。

「啊但是,你不要給我亂設定人格開心完拔屌就跑。要知道你現在設定的,之後都是你要演。」

「寫工作指示不用管我看不看得懂,重點是你要懂。只要我兩分鐘後開完聊天室,沒記憶的你一踏進去,讀完說明清楚知道自己要幹嘛就行。」
Dian・小黛
Dian・小黛
也問了他為什麼同樣是接4o,在NC裡面用OpenRouter接4o,給的答案淺很多/都條列式,沒辦法配合人格聊天式回應(我比較習慣這種)

他是說因為在GPT自己的app/網頁版裡面,他們會不斷根據使用者偏好進行調校(記憶功能在免費版完全不夠用);

NC外接「每一次任務處理」都是乾淨沒記憶的,所以回答必定更淺,因為資料量太少。
Dian・小黛
我直接拿NC “Plan-Outline”頁面截圖問4o這些個Common Template 是什麼東西,他有好好幫我解釋:https://images.plurk.com/7q9Gkjkqe5nYyp8IpVe0Jy.png https://images.plurk.com/1qR5n0oL9cvDyshAxVcKYo.png
Dian・小黛
但我後來發現,其實有Template可以選,不知道自己善用哪個也沒什麼屁用,在那邊一個一個填看看合不合適簡直我哪有那個美國時間(消音)

我後來就乾脆打開上一個project的頁面(我是用Pbworks網頁),用網頁輸出成pdf功能,直接餵給4o讓他幫我分析我的劇情架設結構(反正我有「系列各部」-「該部內各集」-「單集劇情流程」分開的頁面)

結果還真被他找出我以往工作流(由宏觀逐層向下收束)的卡點
Dian・小黛
學到了新東西:TP1/MP/TP2(第一轉折點/中點/第二轉折點),其實就是古典三幕劇結構裡,卡「轉場待續」的劇情爆點,必須進下一幕的那個「必須」,

這個叫做『節點』。

有點像:每個故事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呼吸節奏,分階段,分轉折和成長。所以最後我沒有使用TP1/MP/TP2,而是請他幫我重新根據我給他的劇情走向,設計了:
-Encounter
-Displacement
-Silence
-Resonance

符合這一個故事呼吸速度的節點節奏。
Dian・小黛
在『節點』向下一層級,就是所謂的scene beat(場景節拍),在NC裡這也是「生成的段落」調性要進行轉換/同一章內劇情轉場的拍點,也就是每一幕裡面還需要有小的cut scenes。

我跟4o在列這一part的時候,思路都蠻鬆散的,所以我乾脆請他就《飢餓遊戲》第一集的結構幫我拆解,專業作者是怎麼構建同一幕內的scene beat。

這一part的調查仍在持續中。但我眼壓快爆了所以今天先到此為止。
Dian・小黛
經過今天,我再次深刻體會到自己拼命山羊(?式的爆發式做事節奏,真的是得要AI的耐心才能陪我這樣隨手隨腦亂跳(((
Dian・小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