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經期腹瀉恐是不孕警訊 醫籲長期頻繁經痛早就醫 | 生活 | 中央社 CNA

「經期腹瀉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這是不利於懷孕的體質表現,年輕女性常見類似狀況,經期腹瀉可能伴隨經痛,呼籲長期頻繁經痛應及早就醫釐清原因,避免延誤婦科疾病病情。

月經不只是每月一次的生理現象,更與女性的荷爾蒙平衡、生殖力、整體健康息息相關。5月28日是『世界月經日』,TFC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策畫系列沉浸式展覽,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女性月經健康與經期照護的重要性。

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中醫師李和蓁今天在記者會說,『經期腹瀉』不等於不孕,但是一種警訊,意味腸胃功能有狀況,可能使營養吸收差,導致胚胎著床能力較不好,類似狀況在20多歲年輕女性越來越常見,與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作息不規律、熬夜過度等生活型態有關。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李和蓁提到,在門診遇過一名39歲的魏姓女子,月經來時常會腹瀉,結婚備孕2年始終沒有傳來好消息,讓魏姓女子相當挫折。經過中西醫合療,改善腸胃功能,使氣血生化充足,從而固攝胎氣,進人工生殖門診不一定等於只能選擇試管,短短2個月就自然受孕。

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主任李怡萱說,以西醫角度來說,『經期腹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徵兆之一,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異位跑到其他地方,有些部分可能跑到腸子,影響到腸子蠕動。部分患者光是用超音波檢查看不出異常,也可能是輕微的骨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

部分經期腹瀉可能伴隨經痛,經痛不是病,但痛起來真的要人命,根據統計,約50%至90%女性曾經歷經痛,雖然常見,但背後可能潛藏健康警訊。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李怡萱說,續發性經痛多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骨盆腔沾黏等病變有關,需經婦科醫師詳細檢查,避免延誤病情。

吃止痛藥是許多女性對抗經痛最常使用的方法,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主任黃馨慧說,若偶爾經痛,是可以吃止痛藥緩解,但當原本藥量已無法壓抑疼痛感,導致要增加劑量時,或是有經血量增多情形,甚至是非月經期也會肚子痛,應該及早就醫檢查,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6成乳癌確診前長期情緒困擾 醫:壓力削免疫促發炎 | 生活 | 中央社 CNA

「乳癌防治基金會今天首度公布『乳癌患者就醫歷程壓力調查』發現,超過6成患者在確診前有長期情緒或壓力困擾;醫師解釋,壓力不僅讓壞的發炎因子增加,更會削弱免疫系統戰力。

乳癌防治基金會今天下午舉行乳癌患者生活品質探討座談會,會中發表與羅東博愛醫院首度進行『乳癌患者就醫歷程壓力調查』,這項調查於今年2月底至3月31日間進行,共回收2450份有效問卷,針對乳癌患者在診斷、治療及康復階段所面臨心理壓力進行全方位剖析。

這份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成乳癌患者在確診前就長期承受情緒與壓力困擾。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有關壓力與癌症的關係過去一直是爭議性問題,但近年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長時間壓力可能透過免疫抑制、促進發炎等方式促進癌症生成、惡化與加速轉移。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說,這份研究也發現,在治療與追蹤期間,患者最普遍壓力來源為對癌症『復發』的恐懼,高達6成患者坦承對乳癌可能復發感到強烈恐懼,緊接著是治療期間不適感,如噁心、疲憊、疼痛等症狀,44.4%受訪者指出經常因副作用感到情緒低落或焦慮。

壓力也會削弱免疫系統戰力。張金堅表示,壓力可能使對抗癌細胞的毒殺T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減少,反而讓一些幫助癌細胞存活的免疫抑制細胞增加,讓癌細胞更難被清除,鼓勵民眾正確選擇地中海飲食等有助降低壓力對健康所造成的衝擊,規律運動可使長久累積壓力得到舒緩。」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