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第一次認識the Kinks時,我的反應是'他們這麼棒怎麼沒和Beatles一樣紅!?',那麼在認識Zombies後我的反應就是'他們這麼棒怎麼沒和Kinks一樣紅!?' 經過當時不很謹慎的調查後,簡直無法相信在Odessey and Oracle這張棒透的專輯後這個樂團就此解散。這部紀錄片則像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而關於人生的答案從來都不簡單。
觀影途中,我時不時想起The Go-Between的那句開頭: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they do things differently there. 這不只是Zombies團員的故事,也是音樂產業的歷史紀錄。在現代科技的快速進展下,過去正在加速遠離我們。要不是我曾經活過沒有網路、沒有手機的年代,我甚至懷疑自己會看不懂其中的某些片段。那只是1960年代,感覺卻越來越像另一個星系那樣遙遠。
HungUponaDream theZombies
如果說在第一次認識the Kinks時,我的反應是'他們這麼棒怎麼沒和Beatles一樣紅!?',那麼在認識Zombies後我的反應就是'他們這麼棒怎麼沒和Kinks一樣紅!?' 經過當時不很謹慎的調查後,簡直無法相信在Odessey and Oracle這張棒透的專輯後這個樂團就此解散。這部紀錄片則像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而關於人生的答案從來都不簡單。
想起2012年在倫敦看Zombies時,印象最深刻的好像也是觀眾。那是我第一次去到有如辦桌般的演唱會,年紀可能和樂手不相上下的樂迷坐在一張張大圓桌旁,讓獨自站在舞台前方的我感到奇妙的窘迫。當時的我大概就是樂團口中說的'演唱會裡會出現的年輕樂迷'之一,因此很高興從紀錄片中得知他們是喜歡我們這群人的。我想他們一定也知道,我們也是很喜歡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