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ka_integration
@ruka_integration
Fri, May 23, 2025 1:56 PM
[摘]
但人生所有的判斷,都源自於自我經驗( 與從經驗中截取的自我認知)。
因此我其實有下定決心,不要讓我的孩子學音樂。 ( 以免壞了他們或許天生能擁有的好胃口。)
但在養小孩的過程中,一位 ( 同時擁有自閉兒及資優兒) 父親,分享了他自己對學琴的另一種觀點。他認為讓孩子學琴的關鍵在於
培養專注
、
時間管理
、與
領受到自己的付出與進步的相應經驗。
這些特質,其實在任何學習中都存在 (只要父母的心態健康)。
但鋼琴、小提琴這些樂器有另一項特質:它們不需要別人參與才能完成。
它不像運動、舞蹈、或下棋,你需要等待與協同其他人。
你可以自己安排。
他的看法,改變了我對小孩學琴的自我限制。
原來關鍵是
心態,而不是去做什麼。
做為獨生女的母親,我期望孩子能在年幼時,找到及發展她一生都可以與她相伴的嗜好。
ruka_integration
@ruka_integration
Fri, May 23, 2025 1:57 PM
我們的鋼琴老師也在我的臉書上出現多次。
女兒是她教學生涯的第一個小白老鼠。
多數華人/台人父母都在找
厲害的教練。
( 因為他們讓孩子去做這件事的目的和我完全不同)
多年之後,我發現,我有各種善因緣。
醫生有善緣、老師有善緣、美容美髮按摩師都是善緣,園丁也能成為善緣。( 更別說,我超有好房東的緣份 !!!! )
女兒最後在高一時,把華人市場最愛拿的鋼琴級數證書拿完後,還能保持她至今對音樂的熱情。
我必須說:菩薩重因。善因而顯善果。
ruka_integration
@ruka_integration
Fri, May 23, 2025 1:57 PM
這個四歲娃娃的父母,必然也有不同的動機。
把每件事當成藝術地參與。
而人生其實不過是每件事的總合。
Art for art's sake.
Any creative endeavour tha is self-fulfilling, sooner or latere is recognized.
載入新的回覆
但人生所有的判斷,都源自於自我經驗( 與從經驗中截取的自我認知)。
因此我其實有下定決心,不要讓我的孩子學音樂。 ( 以免壞了他們或許天生能擁有的好胃口。)
但在養小孩的過程中,一位 ( 同時擁有自閉兒及資優兒) 父親,分享了他自己對學琴的另一種觀點。他認為讓孩子學琴的關鍵在於 培養專注 、 時間管理 、與 領受到自己的付出與進步的相應經驗。
這些特質,其實在任何學習中都存在 (只要父母的心態健康)。
但鋼琴、小提琴這些樂器有另一項特質:它們不需要別人參與才能完成。
它不像運動、舞蹈、或下棋,你需要等待與協同其他人。
你可以自己安排。
他的看法,改變了我對小孩學琴的自我限制。
原來關鍵是 心態,而不是去做什麼。
做為獨生女的母親,我期望孩子能在年幼時,找到及發展她一生都可以與她相伴的嗜好。
女兒是她教學生涯的第一個小白老鼠。
多數華人/台人父母都在找 厲害的教練。
( 因為他們讓孩子去做這件事的目的和我完全不同)
多年之後,我發現,我有各種善因緣。
醫生有善緣、老師有善緣、美容美髮按摩師都是善緣,園丁也能成為善緣。( 更別說,我超有好房東的緣份 !!!! )
女兒最後在高一時,把華人市場最愛拿的鋼琴級數證書拿完後,還能保持她至今對音樂的熱情。
我必須說:菩薩重因。善因而顯善果。
把每件事當成藝術地參與。
而人生其實不過是每件事的總合。
Art for art's sake.
Any creative endeavour tha is self-fulfilling, sooner or latere is recogn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