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專訪馬世芳:曾被中國人舉報的時代見證者,想送給台灣音樂人和樂迷的話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馬芳QQ能感受到他同理歌迷(迷妹)在這種情境下所受的傷與需要獲得的能量,也替歌迷向當事人(們)喊出在他人耳中可能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的感受。

馬世芳有在他的臉書上擷取重點:
。夏。
。夏。
(下引)——
我最在乎的是:我做的事,是他們真心需要、真心喜歡的,我能為他們的精神生活貢獻一些值得珍惜的東西,能為他們提供一些內在的所需。

開演唱會不就該是為了這樣的聽眾而唱嗎?小說不就該為這樣的讀者而寫嗎?電影不就該為這樣的觀眾而拍嗎?哪怕網路上總會有一些瘋狂群眾,難道你就不唱、不寫、不拍了嗎?

我完全理解想去中國發展的心情,當然可以去啊,我要是還能去,我也會去啊。因為我很想念在那邊認識的朋友,還有在各種各樣的演講場合,看到觀眾席那些一面聽,一面眼睛發光的一張一張臉孔。

最糟糕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換取利益,無論是錢財或是名聲,而說了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話,甚至站到了你曾經珍惜、甚至曾經鼓吹的價值的對立面。
。夏。
面對壓力,你可以沉默,卻不應該說謊,無論如何不可以變成極權體制的共犯、幫兇,這是我個人的底線。

你永遠不知道他們(共產黨)的底線在哪裡,最可怕莫過於此,當你「大」到一個程度,有了利用價值,他們就可能出手要脅你,逼你表忠。

對於這種事情,我只有一句話: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你不可能不知道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家,你不可能沒有想過這樣的事情會發生。你必須要有⼼理準備,⼀但事情發⽣,你終究得做選擇。做了選擇,就得付出代價。

許多曾經深愛他們的粉絲會陷入糾結,既不忍出聲苛責,又不甘繼續支持,有時候搞不清楚該不該罵,有時候又很想同情。也有許多人感到被背叛,從此斬斷情緣,把他們的唱片全燒了,或從此抵制他們的戲,再也不看了。
。夏。
這些事全部發生在台灣啊,絕⼤部分中國粉絲根本不在乎你有沒有表忠好嗎?是中國政權以這種手段造成台灣的擾動和分裂,醞釀了很多的負面情緒,我覺得這才是最糟糕的事。真正最該譴責的,難道不是一天到晚逼人表忠的那個政權嗎?

會感到「被背叛」,往往是因為你把很多期待寄託在他們身上,因為他們好像替你實現了什麼、說出了什麼。

那麼從此刻開始,就把這樣的期待拿回來吧,你期待他們為你說出什麼,你現在自己去說吧,你期待他們為你唱出什麼,你何不自己唱唱看?也許從一開始,就沒有誰有義務背起這些期待。

假如我們想⾛上「通往⾃由平等博愛的道路」,這條路⼀定很漫長,我們需要爭取更多戰友,而不是樹立更多仇敵,我們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檢驗彼此的純度。
。夏。
所有的傷痛、心碎,感受「被背叛」,都是非常真實的。為什麼會這麼痛,這麼難過?因為他們曾經給過你那麼珍貴的禮贈,那個⼈曾經唱出你唱不出來的什麼,說出你講不清楚的什麼,你才會這麼愛他嘛,所以,要記住這個感覺。

記住這個感覺,假如你決定從此棄追,覺得這個人不值得再愛了,也不需要否定曾經得到的啟發與種種美好,畢竟那些感受還是珍貴的、依舊是真實影響過你的。
。夏。
--
20代真的超級憧憬這個產業...也不知好歹、一廂情願地衝過很多次。也沒想到真的有一天會闖進去。
。夏。
那些憧憬跟追隨彷彿上世紀的事。或許也是因為現在已經徹底放掉「那一塊」了。
。夏。
待在某個人物身邊做事時不禁想著我何德何能,在會議室看紀錄片竟然是員工訓練之一想著我到底走到哪裡?走進寫著響亮名稱的辦公室不停在內心吶喊天啊這是真的嗎。接觸過的人們都曾經是夢想畫面中的一景...

雖然在意識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後選擇逃走...我都直接用逃走形容,因為就是逃走,就算現在徹底切斷這條可俗氣稱之為夢想的線,但倒沒有留下什麼需要後悔的事情。

發自內心感謝促成這一切的人事物,的確是美好又珍貴,畢竟竟然做到了「實現」。

更感激的是,看看此刻四周,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多虧當時的選擇把我帶到此刻的人生階段。

希望能夠抱持這樣的感受和心境,繼續生活、生存下去。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