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https://images.plurk.com/lL0JD5E7uQ9qmJuh7GSCK.jpg 因為所以,我看了首映。
先說結論,超棒

這是一部女性創作者跨越時空的合作與共鳴。
劇本、攝影、選角、演技都無可挑剔。
對於這一整批工作者--劇組與史實人物們
心中有無限的讚美與感謝。

其他下收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還在消化狀態,可能語焉不詳敘述不盡完整,請見諒)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用過雙眼腰平相機嗎?
不論是玩具底片機、二手底片機、電子版復刻的版本。自然光街拍大致就是光圈放到最大、不考慮對焦、打光。抓個大概距離就按快門。等著回去洗底片見真章。

二戰的戰地記者的攝影操作條件大致如此。

有預算跟夥伴的話,在後方拍人物時還有機會測光、配置閃光燈,擺姿勢。
但在戰地中的夥伴,只有滿天硝煙與不長眼的流彈
還有拎著你往建築裡裡推,吠著女士怎麼在戰場不要礙事的大兵。

這是黎出場的第一幕。
發生在二戰歐洲一個城鎮被美軍收復前,德軍最後一次抵抗的槍林彈雨下。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女人不該上戰場
或說,那時的人無法想像女人踏上戰場,
男人都死光了也不該讓女人上戰場。

黎去了。
作為英國VOGUE 戰時攝影師——
正確來說是英方軍方不讓女性到前線,反而是黎動用自己美籍身份,以美軍戰地記者身份為英國VOGUE拍照。
即使去了,戰場依舊是到處女性禁制的環境,即使在這種困境下,她仍然以自己的觀點拍下許多日後另人驚豔的照片。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但這位攝影師並沒有在報章雜誌上以攝影師身份留下多少署名。
直到她去世,兒子才從閣樓中的盒子裡發現母親過往的攝影作品,才以建立檔案庫的方式重新構築並讓世界知道母親當年的經歷與作品。

其中一批是第一手的集中營照片-就是那批不斷轉發、複印到不知來源,震驚全世界又不忍目睹的那一批照片,它的攝影者是黎.米勒。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原本說要看這部片而開始讀本事與史實人物維基的時候,我原本好奇的點是凱特在海報中的眼神幾乎與史實人物的眼神一致,而非用造型或化妝趨近本尊,這是非常演技派的作為。
之後我了解到,導演與凱特的意圖不是讓觀眾以看戲的方式,讀取一連串照片的故事牆。
而是以女性的靈魂之窗觀看二戰--不只黎,還有她所攝影的對象,與那個時代的女性們。

導演的運鏡常常讓主角本能般的追著女性,彷彿是同性互感的能力般,追尋到哪些重要鏡頭。並努力再架構她照片中的場景與氛圍,重現她的眼睛所看到的、全身所感受的世界。
照片只是她的感受之下的一小片光影,透過沖洗成一紙相片,能以物質的方式成為複印紙本上的一格小窗,傳遞給讀者。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因此,我開始也以一個攝影者的角度去看凱特的演技。
遭遇場景/時間時,忍下被驚嚇逃跑的本能,站到高處、尋找刺點,按下快門。
在她執行的專業同時,仍是一個心是肉做的人類,於是換個角度來說,她也是一次一次的呈現她內心受到震撼與受傷的那一瞬間。
當黎事後回頭對著沖洗出來的照片仍久久無法釋懷,你似乎也能了解她的感受,而留下眼淚。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先寫到這裡,這是個殘酷的時代,
除了不能劇透,也加上故事是攝影師角度,因此有很多語彙是以鏡頭與場景呈現,情感表現的方式也很細膩。
一是推薦攝影有興趣的人一定要看,二是拜託用大螢幕看。

這部電影的定調是小片。
居然是小片,這一定搞錯了什麼。

這部很棒,請到戲院支持,感謝
沃夫☆罷免KMT保出入平安
現代還是會覺得先入為主的認為女性不應該上戰場前線(即使主張平等、對方也有同等的戰力)
只能説平等是一條漫長的路吧
二戰甚至集中營那個就更難以理喻了(看過影集介紹的老兵多半有精神創傷)

應該説無論性別年齡,能不上戰場是最好的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沃夫☆罷免KMT保出入平安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 需要帶一大包衛生紙進場嗎?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沃夫☆罷免KMT保出入平安 : (思)
應該⋯⋯不用,一包面紙備用,我攝影+二戰照片資料吃的多一點所以哭點比較高,常常一格鏡頭就中招而已,但非族群有沒有同等威力要觀察。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