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
文字來自 罷韓四君子之一
尹立

『罷免團體小心國民黨奧步

以「罷韓案」為例,國民黨及其支持者(韓粉)在當時使用了多種被批評為「下流」或干擾民主程序的手段,我列舉一些供罷團小心應對。以下整理主要操作與特徵:

國民黨在罷韓案中的「反罷免」操作手法

一、操弄情緒、訴諸悲情牌
•操作方式:不斷強調「市長才做沒多久」、「罷免太過分」、「給韓市長一個機會」,塑造「受害者」形象。
•目標:轉移焦點,模糊他落跑參選總統、失職失政的事實,製造民眾的同情。』
盾牌牙醫史書華 (@DrStrangeEthan) on X
馬克斯
『二、組織動員「不投票」戰術
•手法:呼籲支持者「待在家裡」、「不投票就是對韓市長最大的支持」,試圖壓低投票率,讓罷免案因未達門檻而失敗。
•背景:當時法律規定,罷免案需達原選舉人數四分之一投票且過半同意才能通過,故採低投率戰略。

因為大罷免很難冷戰,我猜會採取操弄成藍綠惡鬥模式,嚇走中間選民讓淺藍歸隊。』
馬克斯
『三、散播假訊息、抹黑罷免團體
•例子:
•抹黑「Wecare高雄」為「民進黨側翼」、「拿政府資金辦罷免」,罷韓四君子會被酬庸。
•散布謠言稱志工收錢辦事,甚至污衊有境外勢力介入。
•操作平台:LINE群組、Facebook社團、網紅直播等。

四、宗教團體與宮廟系統被動員
•內容:國民黨與部分宮廟系統互動密切,罷免前出現多起神壇、宮廟為韓國瑜「祈福」「化解劫難」的活動。
•效果:將政治議題包裝為宗教信仰忠誠,使部分信徒不敢支持罷免。

五、地方勢力製造寒蟬效應
•手段:
•壓力施加於地方里長、基層組織,要他們「表態支持市長」。 •有志工遭匿名恐嚇、騷擾,甚至有企圖阻撓連署站設立的事件。』
馬克斯
『六、濫用市政資源為政治宣傳
•手法:韓市府於罷免期間仍大量辦造勢性質的活動,如「愛河點燈」、「市政說明會」,被批評公私不分。
•後果:公務資源變相為政治宣傳工具,模糊行政與選舉界線。

七、法律威嚇與抹黑反罷免方
•例子:
•國民黨及其民代多次以誹謗、散播不實等理由威脅對罷免方提告。
•罷韓被提告極少數死亡連署,行政法院打罷免無效之訴,有志工被檢調傳喚、被起底隱私,目的在於恫嚇公民參與。

八、選後轉而質疑罷免正當性
•韓國瑜陣營說法:罷免不公、操弄選舉、媒體偏頗、中央打壓。
•實際狀況:罷免案獲得近94萬張同意票,遠高於當年韓國瑜當選市長的89萬票,民意極為明確。

這場罷免案最終成功,儘管面對國民黨強烈反制與操弄,但也顯示出基層公民運動在資訊戰與民主程序中的韌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