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ry
韓國影視低迷的問題很嚴重,有趣的是和好萊塢或精品的反應一樣,開始推出很多主題雷同的作品。
最近有很多在找弟弟或者拯救弟弟
Ellery
評價很低,但我意外喜歡的一部片。
Ellery
完全不需要鋪陳太多情節,只靠著暴力、殺戮和底層的悲哀,就可以感受到最強烈的愛。
Ellery
以往電影都會交代,為什麼這個哥哥這麼愛弟弟。像是小時候一起吃過苦,或者爸爸家暴弟弟,哥哥守著他等等各種凸顯,即使弟弟是個廢材,哥哥依然有愛他的「原因」。
不過這部片完全沒有。
彷彿他們是血親,就無需多言,足以代表一切。
Ellery
電影技巧也非常穩,沒有使用大量剪接特效來提升打鬥畫面,但平靜的鏡頭更顯暴力。裡面的武器也都是很平實很日常的東西,毆打和施暴的過程也是。
依照現在韓國電影習性來說,這部片的台詞非常精簡,時間也偏短,看了很舒服,不會有冗長或者塞更多意圖進去的說教感。
Ellery
好奇去看了韓國的觀影心得:
「不夠有說服力去告訴觀眾,他們除了血緣以外,有什麼值得進行無盡暴力的原因。」
「你可以因為弟弟被殺,但這憤怒不足支撐一百分鐘的劇情。」
「未獲得真正復仇結局。」
Ellery
對我來說導演已經給了很多線索,這位哥哥的行為是「正常」的。
Ellery
像是:
他帶弟弟進入幫派,他為弟弟殺人入獄,他看著弟弟家暴女友,卻不斷把逃走的女友抓回來給弟弟,他工作生活的錢全部都交給弟弟女友。
Ellery
以及:
無論是警方還是幫派,看到他都會帶點畏懼。警察第一次查他,就問了:「你應該不會做什麼吧?」後面熟悉他的幫派分子都預知他會因為弟弟而出現,無論是老大還是小弟。
Ellery
再來:
老大鋪陳所有過程的時候,也直接和女主角說,你知道被他哥哥找到會發生什麼事吧。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他弟出大事,他就會出現,而且極度難纏。
Ellery
以電影本身來說,合理性已經足夠。但以現在觀眾視角來看,似乎仍不夠說服大眾。
Ellery
也滿有趣的,可能現在我們看故事或者電影,很習慣一定要有一個原因,而且是要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原因,而不是看這個行為本身造成的事實。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