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5:53 AM
Mon, Jun 2, 2025 8:47 AM
11
今天讀書沒成功的故事
MVP製造機:看大聯盟頂尖球隊如何用科技顛覆傳統、以成長心態擁抱創新,讓平凡C咖成為冠軍A咖 - 班.林...
幾年前參加星箭廣播 podcast 抽獎活動抽中《MVP製造機》,當時想說想說運科很紅我要來看,結果只堅持到第八章,而且每看必定會在接下來的午休陷入沉睡,只好姑且看個後記對於贏球就好的檢討──當然今天也睡著了
book
ebook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5:55 AM
Wed, May 21, 2025 5:27 AM
閱讀過程還會一直想到太空人 2017~2018 年使用科技偷取其他球隊的暗號,然後透過敲打垃圾桶的方式傳給場上的隊友(俗稱「太鼓達人事件」),想到就有點看不下去
隊史首冠成史上最大笑話 - 解析太空人作弊事件始末|#記得開啟CC字幕喔|生啤C五度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5:56 AM
Wed, May 21, 2025 5:27 AM
不過 Trevor Bauer 在許多棒球人的心中還是很特別的存在,畢竟站在投手丘上直接錄影片分享自己的配球策略這種事也不是每個投手都會作的,同時站穩大聯盟和日職的大投手也不多,他甚至還能分享縫線的差異。
[分享] 鮑爾:球隊其實並不在乎選手的健康
批踢踢實業坊 - Baseball
【バウアー独占取材③】今永昇太、佐々木朗希の投球データをどう見る?/スイーパーとスプリットの両立のカギは...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5:57 AM
「棒球科學家」下一步動向為何?日媒曝多支球團積極接觸 | 民視新聞網 | LINE TODAY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0 AM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1 AM
對多數球迷來說,球員在選秀日之後就像忽然消失了一樣,包覆在小聯盟的繭裡修煉,有些人破繭而出時已經變態成美麗的棒球蝴蝶,但大部分的人連破繭而出的機會都沒有,然後慢慢被遺忘。至於那些原本天賦滿溢、最終卻在繭中結束生涯的球員,則是會被人們感嘆沒有進化成功。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2 AM
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具定型心態的人,會認為一種技術、能力或是特質,沒有辦法明顯地改變、進步。
有定型心態的人,「會不計一切代價避免失敗,以維持自己還是很聰明、很熟練的感覺」,而有成長心態的人,則不會把失敗當作自己很笨或能力不足的證據,反倒將失敗視為「有助於成長和能力發展的強勁原動力」。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4 AM
威廉斯在一九七○年出版的書《打擊的科學》(The Science of Hitting)提到,由瑞奇打造出來的侯恩斯比告訴他:「一個偉大的打者不是天生就很厲害。偉大的打者是練出來的,由不斷的練習、修正,以及足夠的自信所練就的。」威廉斯想把同一套思維傳授給學院裡的學生。「他那時候說,一天不要只揮一百次棒,要揮到五百次。」史都華回憶。
在大多數教練指導球員的案例中,很多調整其實都是不斷試誤、碰運氣而已,通常沒有什麼有利的科學依據,大部分都靠教練的直覺。成功的例子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促成的結果:對的球員,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教練和指導方式。那時候棒球的主流趨勢和原則,都是以毫無章法地方式應用在訓練和實戰上,缺乏系統性的規劃。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4 AM
波迪現在的辦公室廁所裡,牆上釘著一段標語,上面寫著:「要嚴謹就要嚴謹到底,因為做事嚴謹就跟懷孕一樣,沒有只懷孕一點點這種事。」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4 AM
⋯⋯在職業運動的場域,你不可能一直避險,因為對運動員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機會風險,時間過了、人一老了,你就沒機會了,這一點誰都擋不了、擋也擋不住。身為運動員,一定要嘗試挑戰最大的產出,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得承擔巨大的風險。如此而已。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5 AM
「就分析資訊的能力來說,包爾其實沒那麼聰明。」波迪說:「我認為的聰明是,可以很快地學會做某件事情,但他學事情的速度一點都不快。包爾厲害的是,他很會用蠻力、用很粗暴的方式達成目標⋯⋯照理來說,他上不了大聯盟,但因為夠瘋狂,所以他還是上去了。我覺得這才是包爾故事的真相,也是媒體應該要報導的那一面,但顯然多數人聽到的故事不是這樣。真正的包爾故事,要傳達給我們下一代的意義,並非『你什麼事都辦得到』。」波迪認為包爾的故事所要傳達的訊息,應該是
「假如你想達成非常遠大的目標,那就必須對該目標感到近乎瘋狂地步的執著」
。
「對我來說,那才是真正的技能習得。包爾付出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6 AM
Tue, May 20, 2025 8:16 AM
既打過職棒又熟稔數據的人才,在棒球界非常稀少,他們能說著流利的管理部門語言,也懂得如何在休息區跟球員互動。
「這種人就是完美的中介溝通人,他們能把訊息從負責主導理論和策略的高層,正確傳達給球場上習慣專注打球的選手。」
「最後一哩路」(last mile)是通信業工程師經常使用的詞彙,意指遞送網路服務給終端使用者的最後階段,達成難度遠比其他程序高。
棒球界的最後一哩路,就是管理階層與球員休息區中間的區隔
,它阻礙了資訊和數據的傳遞,使真正能應用資訊和數據的人無法有效地接收。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8 AM
不管是包爾(個人)還是太空人(球隊),發起大聯盟球員發展革命的拓荒者,似乎都比較容易在公開場域犯錯,並承受隨之而來的奚落和譴責。
難道是「創新」和「不當行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嗎?不在乎別人的想法確實能夠激發出充滿創意的點子,但也可能忽略了有其存在目的與必要性的規則和習俗。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09 AM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11 AM
Wed, May 21, 2025 5:28 AM
會重新打開這本書也是因為近期新書
《贏球治百病》
,不知道好不好看
贏球治百病:數據分析如何毀了棒球文化,搞出美國大聯盟史上最大弊案! - 伊凡‧德雷里克 | Readmo...
當初揭發太空人作弊事件的記者寫的,其實已經出版好幾年了,沒想到出了中文版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6:20 AM
Wed, May 21, 2025 5:29 AM
李秉昇 (@jacky_bing_sheng_lee) on Threads
關於譯者的介紹
btw Jacky 李秉昇的 podcast
棒球大聯盟
每集都將近兩小時,確實非常適合通勤收聽(但我覺得他們略囉嗦)
新|726同意罷免
@haruspring
Tue, May 20, 2025 8:50 AM
Wed, May 21, 2025 5:29 AM
回頭一查星鍵廣播都不知道停多久了,而且回應MVP製造機的書也出了,這天中職也有球隊正式聘用了 Driveline 體系的投手教練,五年真是可以發生不少事呀
載入新的回覆
book ebook
[分享] 鮑爾:球隊其實並不在乎選手的健康
有定型心態的人,「會不計一切代價避免失敗,以維持自己還是很聰明、很熟練的感覺」,而有成長心態的人,則不會把失敗當作自己很笨或能力不足的證據,反倒將失敗視為「有助於成長和能力發展的強勁原動力」。
在大多數教練指導球員的案例中,很多調整其實都是不斷試誤、碰運氣而已,通常沒有什麼有利的科學依據,大部分都靠教練的直覺。成功的例子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促成的結果:對的球員,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教練和指導方式。那時候棒球的主流趨勢和原則,都是以毫無章法地方式應用在訓練和實戰上,缺乏系統性的規劃。
「最後一哩路」(last mile)是通信業工程師經常使用的詞彙,意指遞送網路服務給終端使用者的最後階段,達成難度遠比其他程序高。
棒球界的最後一哩路,就是管理階層與球員休息區中間的區隔,它阻礙了資訊和數據的傳遞,使真正能應用資訊和數據的人無法有效地接收。
難道是「創新」和「不當行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嗎?不在乎別人的想法確實能夠激發出充滿創意的點子,但也可能忽略了有其存在目的與必要性的規則和習俗。
btw Jacky 李秉昇的 podcast 棒球大聯盟 每集都將近兩小時,確實非常適合通勤收聽(但我覺得他們略囉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