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詩人芒果
冰與火之歌 閒聊 隨筆分析

好久沒用這個tag,但我其實一直都在坑底

心血來潮感受到想為原作小說配對吶喊的衝動決定來閒聊一下自己最喜歡的那些配對,歡迎同好

(以下皆以原作小說討論)
吟遊詩人芒果
之前和朋友喝下午茶時也曾聊過這個話題。儘管《冰與火之歌》不乏黑暗冷酷的劇情,我總認為作者馬汀應該是個極其浪漫的人。以「歌」的意象替小說命名,似在回應騎士與淑女的中世紀詩歌。而他筆下那些不符合傳統形象的騎士與淑女,則是對浪漫騎士精神的反轉,同時也是致敬。一再以劇情安排和人物之間的羈絆詢問:究竟什麼是真正的騎士?

(當然小說也探討很多其他主題,但我自己最喜歡這個,還請各位讀者海涵)
吟遊詩人芒果
在我看來,讓騎士精神這個主題最大放光彩的,也正是我在原作小說裡最喜歡的兩個配對:

sansan(狗珊/桑鐸x珊莎)
braime(詹美/詹姆x布蕾妮)

該怎麼說呢?感覺若用男女愛情去定義他們恐怕太世俗了,因為那個象徵意義遠不只如此,他們是讓彼此產生反思進而成長知道如何活著的對應。

即使不論配對,他們各自的角色描寫都很立體,也有自己的角色成長曲線。但就是與配對的對方互動,激盪出的火花讓角色更具探討層次。
吟遊詩人芒果
馬汀作為1987年版《美女與野獸》影集的編劇,並且將1946年黑白片版《美女與野獸》評為十大奇幻佳片,本人應該也是《美女與野獸》故事的頭號粉絲,才會透過sansan與braime這兩個配對玩了不只一次而是兩次致敬。sansan是很直白明顯的美女與野獸,braime則是讓人分不清誰是美女誰是野獸。

同樣身為《美女與野獸》粉的我只能說:馬汀你真的太懂。
吟遊詩人芒果
當年讓我決定讀《冰與火之歌》的契機其實是sansan。沒錯我真的是為了這個配對入坑。在湯不熱看到好看的同人圖和精彩的分析,加上兩人的設定實在太對我胃口,於是從圖書館借了小說。

沒看還好,細看真是不得了,這、這對根本是一場美女與野獸豪華全套饗宴,從此心甘情願待在坑底,至今仍苦等馬汀出版下一集(當然《冰與火之歌》故事本身精彩好看是主因,配對也是不小助力就是了)。

就在我為sansan覺得心滿意足應該就這樣吧,馬汀說等等你以為《美女與野獸》的成分只有這樣嗎?然後在小說第三集端出了braime表示還有另一對美女與野獸。

雙倍的美女與野獸是美夢成真吧QQ謝謝馬汀老爺
───────
吟遊詩人芒果
■ sansan

無論如何我心目中的冰與火之歌第一配對還是sansan。就像我之前說的,他們是很直白明顯的美女與野獸。

珊莎是完美符合中世紀詩歌淑女形象的公爵之女,才貌雙全,身份高貴。在她對世界的天真濾鏡還沒破碎前,她喜歡詩歌和漂亮的騎士,夢想嫁給那樣完美的對象,甚至和王子訂了婚。

桑鐸則是出身低微(他的家族是祖父有功受賞,才獲得一小塊封地和堡壘,之前是替蘭尼斯特家養狗的平民),小時候對騎士懷抱夢想,卻被哥哥按在火上燒毀了半張臉。眼看殘忍的哥哥竟能成為騎士,桑鐸變得憤世嫉俗。寧願作為「獵狗」活著,也不願當騎士,在小說初登場時就戴著獵狗造型的頭盔。
吟遊詩人芒果
桑鐸與珊莎有著鮮明對比,兩人充滿張力的互動和對話,何嘗不是馬汀對於何謂騎士精神的辯論與探討?

兩人第一次獨處就彰顯了這點。在小說第一集,桑鐸奉命護送珊莎回房,珊莎稱他為「爵士」,桑鐸卻表示自己不是騎士,既看不起騎士也不屑他們的誓言。他笑她只會重複人們教一位淑女該說的話,要她看清楚他被燒傷的臉。

珊莎看得嚇哭了,他於是熄滅火把,說出兒時慘遭毀容的真相:只因他六歲時憧憬騎士,拿了哥哥不要的騎士木偶去玩,就被哥哥按在火盆上,燒爛了左半張臉。這樣殘忍的哥哥,四年後卻能受膏成為騎士。

他說完故事,陷入沉默,珊莎卻不再害怕,而是為他感到悲傷,輕觸他的肩膀說道:「你哥哥不是真的騎士。」

從桑鐸後來激動無比的反應來看,這一定是第一次有人理解他,並道出他埋藏內心多年的悲憤。
吟遊詩人芒果
(有時我覺得馬汀後來甚至透過寂靜島長老的話語,來形容自己筆下的桑鐸:「一個苦難、飽受折磨的靈魂,一個嘲笑諸神和人類的罪人」、「他沒有愛,也不愛自己,驅使他的是仇恨」)

但是在那天晚上,珊莎聽見也看見了他。

隔天早上的比武大賽,桑鐸介入決鬥,從自己哥哥劍下救了洛拉斯,洛拉斯欣然讓他成為此次大賽的冠軍。這個象徵安排也很有意思,桑鐸的哥哥是空有騎士稱號的怪物,洛拉斯則是符合珊莎理想的俊美騎士,然而最終對抗怪物救了騎士,進而成為冠軍的人卻是桑鐸。
吟遊詩人芒果
到了小說第二集,當珊莎問他為什麼任別人叫他是狗,卻不肯讓人稱他為騎士,桑鐸回答:「與騎士相比,我寧可作狗。

這段話聽來還真有一點《紅豬》男主角說的「要我加入法西斯,我寧可當一頭豬」的感覺。在桑鐸看來,狗比騎士真誠。他對珊莎說:「獵狗會為你而死,但絕不會騙你,而且,牠自始至終一定正眼看著你。」

雖然因為桑鐸沒有POV,讀者無從得知他的內心想法,個人覺得他在珊莎身上看見自己童年的影子。所以他粗暴直率地想讓她看清現實,卻又不自覺去修補保護那個理想。

透過相處的互相潛移默化,珊莎看見殘酷現實並因此成長,桑鐸則因為她而重新想成為一位騎士。不是現實世界令人幻滅的那種,而是符合她心中理想的騎士。

(桑鐸堅稱自己「不是爵士」,也如同1946年版《美女與野獸》的野獸所言「別稱呼我『爵士』,我是野獸。」)
吟遊詩人芒果
兩人每次獨處的對話,尤其在小說第二集,也時常觸及騎士精神的論辯。珊莎認為真正的騎士會保護弱者,桑鐸嗤之以鼻,說真正的騎士與諸神都不存在。「倘若無法自衛,那就死吧,別擋別人的活路。」

可偏偏也是桑鐸,在孤立無援的珊莎被困於君臨城時,不只一次暗中幫她度過險境。甚至在一次王室引起街頭暴動時,在暴民裡殺出重圍救了她一命。

馬汀每次安排兩人獨處,還都是半夜又四下無人,在樓梯間撞進彼此懷裡或巧遇(看吧,我就說馬汀很懂):

她快步衝下螺旋梯,突然有個人從隱匿的門檻裡蹣跚走出,珊莎一頭撞進他懷中,失去重心,差點摔倒,好在一隻戴鐵套的手及時扣住她的手腕。

不說還以為是什麼羅曼史小說節錄

暴君的狗和護衛,以及被暴君冷酷欺負的貴族未婚妻,在深夜的高塔樓梯相遇並交心──嘖嘖馬汀你真的太懂。
吟遊詩人芒果
桑鐸把自己比作狗,將珊莎比作(只會說漂亮話的)小鳥。鳥兒總是鳴唱,歌曲意象也屢次出現在兩人的互動對話裡。

珊莎說自己會唱一首關於「佛羅理安與瓊琪」的歌曲,桑鐸卻說那首歌裡的騎士和淑女,不過是蠢才和婊子。

「我很樂意為你獻唱。」

桑鐸‧克里岡嗤之以鼻,「妳長得雖然漂亮,卻根本不會說謊。妳知道,狗可以嗅出謊話。」
吟遊詩人芒果
但是黑水河之戰那晚烽火漫天,他卻滿身血汙逃離戰場,來到她的房間,拿刀架著她要討這首歌。珊莎嚇得一時忘記佛羅理安與瓊琪,只記得在聖堂祈禱唱的歌曲,所以她唱了,祈願聖母「保佑您的兒子穿越鏖戰」、「幫助您的女兒不受苦難」。

桑鐸聽完後移開匕首,沒有說話。黑暗中珊莎看不見他,卻出於本能伸手碰觸他的臉,感覺到他的眼淚。隨後他離開她的床,撕掉自己肩上代表榮譽的御林鐵衛披風,離開了她。

黑水河之戰是兩人最後一次相遇,也是最具張力的互動。那晚他本來想作她的騎士,帶她逃離有如囚牢的君臨城,但是在戰場上他被火焰包圍,不敵心魔,終究變成了怪物。

珊莎的歌讓他為自己感到羞恥,所以流下眼淚逃離了她,撕毀象徵榮譽的披風,揉成一團丟在地上。然而當夜風送來涼意,珊莎卻拾起他的披風裹住自己。

天啊馬汀,你怎麼這麼會寫
吟遊詩人芒果
可惜桑鐸無從知道珊莎心裡的想法。對她來說,他比那些騎士更像騎士。在君臨城被圍期間,她到聖堂祈禱親友和無辜百姓的安全,甚至在最後為桑鐸向聖母祈禱:

「他不是真的騎士,但他依然救了我。如果可以,請您拯救他,撫平他心中的怒火。」

我不否認桑鐸有他黑暗扭曲的一面,沒必要粉飾這點。珊莎也並非聖母,有自己的想法且堅持捍衛。

兩人獨處對話時,她會駁斥、反抗和拒絕他的憤世嫉俗,但她也瞭解他的內心。她無法拯救他,那只能靠他自己的主動和努力,就像《熊皮人》的男主角。然而珊莎確實讓他在黑暗中看見光明,進而為自己感到慚愧,想成為更好的人。

她不用刀劍,就擊垮了這個高大強壯、或許也是全境數一數二強大的武士,讓他痛哭自省。如同1946年版的美女訓斥擅闖她臥房、滿身血汙的野獸,而野獸在羞愧逃離前說:「請原諒身為野獸的我。」
吟遊詩人芒果
君臨城解圍後,珊莎常在深夜裡醒來,思考自己沒有跟獵狗走是否明智。她把那件染血的白披風收進箱子裡,藏在夏衣底下。究竟為什麼,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人們都說逃離戰場的獵狗是懦夫,只有珊莎聽過他的故事,理解他是因為怕火而逃。黑水河之戰當晚,待在城堡內的她看見漫天綠火,尚且感到恐懼無比,她深知戰場上的境況肯定不堪設想。
吟遊詩人芒果
之後兩人雖然分離,看來卻依然惦記著彼此。記得有網友統計過,珊莎有24個POV,其中23個都會提到獵狗/桑鐸,無論他是否在現場。

桑鐸帶著珊莎的妹妹艾莉亞欲投靠北境,隱約透露出他想做正確的事。家破人亡、滿心憤怒與復仇的艾莉亞,其實也可看作是桑鐸童年的另一鏡射,但在此就不深入多談。

他經歷一切直到重傷瀕死,如果讀者推論正確,他真的被寂靜島的修士救了並收容,表示他終於拋棄了獵狗的身份。相信再次出現時,他將只是桑鐸。

我也不覺得他會留在那裡苦修。就像布蕾妮在寂靜島看見他的座騎,雖然被修士改了名字(從代表死神的「陌客」改為「浮木」),卻依舊難馴且有自己的脾氣。掘墓埋葬戰火下的死者是他贖罪的方式。我相信桑鐸找到內心平靜後,定會離開寂靜島。
吟遊詩人芒果
至於珊莎,她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但我私心很喜歡馬汀刻劃珊莎的身心成長與成熟,以及對愛情樣貌的懵懂探索意象。

譬如為何要收藏桑鐸留下的白披風,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按照《冰與火之歌》的世界觀設定,婚禮傳統是由新郎為新娘圍上自己家族的披風。其他男人也曾為珊莎圍上披風,但都是他們主動,唯有桑鐸的披風是珊莎自己的選擇。一次是她在宮廷公然受辱後,他取下披風給她遮擋身體。另一次是黑水河之戰,她用他留下的披風裹住自己禦寒。

不得不強調,她選擇披上桑鐸的披風,已經兩次了!而三這個數字,無論在文學抑或冰與火的世界都別具象徵意義,我真的很好奇珊莎第三次圍上桑鐸的披風,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吟遊詩人芒果
黑水河之戰那晚,在珊莎的回憶裡也起了變化。明明兩人沒有接吻,但珊莎回憶那晚,卻在心裡對自己說:「他拿走了一首歌和一個吻,但除了一件染血的披風,什麼也沒留給我。」

當其他貴族少女幻想著親吻時,珊莎忍不住心想,如果她說出自己和獵狗的吻,會不會讓她們大驚失色。在谷地被表弟親吻時,她想到的卻是那個其實不存在的吻:

男孩親吻她時,她發覺自己想起了另一個吻。她仍記得那是什麼感覺,當他殘忍的雙唇按壓在她的唇上。那晚綠火漫天,他在一片漆黑中找到她。他帶走一首歌和一個吻,但除了一件染血的披風,什麼也沒有留給我。

這個確定不是什麼羅曼史小說節錄?
吟遊詩人芒果
his cruel mouth pressed down on her own,簡直就像羅曼史小說的筆法。也不禁讓人想起《亂世佳人》白瑞德親吻郝思嘉,背景是亞特蘭大的猩紅戰火。《冰與火之歌》的黑水河之戰那晚,則是翠綠的野火在夜裡漫天燃燒。

馬汀曾在受訪時解釋,珊莎對那晚的記憶錯誤是他刻意為之,讀者們終會在後續的劇情理解原因(所以說第六集和第七集呢)。當然,不支持sansan配對的人會說,珊莎浪漫化那晚是自我保護的心理作用。但我傾向認為這是她對愛情樣貌的自主探索。其他男人與男孩可以奪走她的吻,她卻能運用想像創造一個吻。她的內心至少屬於自己,她幻想中的吻也是。
吟遊詩人芒果
即使桑鐸不在,她會好奇他的近況和想法,心裡也時常把其他男人暗自和桑鐸比較。在谷地被歌手非禮,一位無封地的騎士替她解圍,她一度還把對方粗啞的嗓音誤認成桑鐸,之後在內心糾正自己:怎麼可能是他?

然而那晚她的夢境卻很有意思。她先是夢見仇人與親人的死亡,最後夢見自己新婚之夜,本該矮小的丈夫卻十分高大,等他爬上床來,她才發現他有一半的臉遭焚傷。「我要聽你唱一首歌。」他粗聲說道,珊莎立刻驚醒,發現陪在她床畔的是一隻狗。

當她被別人問到是否知道婚床上是怎麼一回事,她首先想到自己有名無實的丈夫,接著卻是獵狗以及那個不存在的吻:

她想到提利昂,還有獵狗,他當初怎麼親吻她,便點了點頭。
吟遊詩人芒果
隨著她越理解世界,她發覺自己的婚配只是政治的棋子。沒錯,她確實年輕貌美,然而最顯赫的那些家族:提利爾、蘭尼斯特、艾林,想讓她嫁給自己兒子,不過是因為她的身份,他們要的是北境的繼承權。這和浪漫詩歌的描寫多麼不同。

「沒人會因為愛而娶我。」

不是我帶有配對濾鏡,而是覺得珊莎這句感傷的體悟,既然出現在系列中段,那必定不是最終定局。

珊莎夢想幻滅,不代表她要憤世嫉俗。面對殘酷亂世,仍能保持一抹良善溫柔及一點理想,難道不也是堅強勇敢的表現?我真心希望她對騎士精神的堅持,能在她遇見布蕾妮,甚至與桑鐸重逢時得到回應。也真心希望她能和自己選擇相愛的人在一起。
吟遊詩人芒果
吟遊詩人芒果
然後是我大概四年前畫的圖,取自原作小說片段。
art blog
珊莎和桑鐸遠眺黑水河對岸的敵軍,珊莎問他要是敵軍渡河,「你怎麼辦?」
桑鐸回答:「戰鬥。殺人。死去,或許吧。」

(當初看到網友討論也覺得他說Die, maybe.有那種自己戰死大概沒人在乎但又希望有人在乎的感覺,忍不住就畫了這一幕)

───────
吟遊詩人芒果
■ braime

至於braime,馬汀同樣也透過兩人的相處對話和互相影響,探討了何謂真正的騎士精神。同時也是馬汀對《美女與野獸》的反轉疑問:究竟兩人之間誰是美女誰是野獸?

詹姆看似擁有完美騎士所有必要的條件,包括英俊外貌、公爵之子的顯赫出身和高強武藝,卻有性格和道德上的缺陷(和自己的孿生姊姊/王后亂倫),少年時對騎士精神幻滅,自甘墮落。

布蕾妮是伯爵的獨生女,但身材高大又極其醜陋,十九年的人生都被眾人嫌棄嘲笑,戲稱為「美人」。唯有一雙純真直率、在戰鬥中閃著自信光輝的藍眼睛,是詹姆認為她唯一有魅力的地方。
吟遊詩人芒果
在詹姆遇見布蕾妮之前,他早就習慣世人唾罵,不在乎人們稱他為「弒君者」,因為他老早就放棄童年對騎士精神的憧憬。他可以和親姊/王后亂倫產下三個子女,謊稱為國王親生,甚至能為了保護姊姊,將撞見兩人偷情的無辜孩子推出窗外企圖摔死。他基本上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直到他遇見布蕾妮。

她不符合社會所有期待,卻依然頑強維護騎士精神。她不是騎士,卻是真正的騎士。在和她旅行期間,詹姆因為失去一隻手變得脆弱,卻也開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定位。他發覺自己內心深處還是在意榮譽,只是太會假裝自己不在意。

他開始在乎布蕾妮怎麼看他。
吟遊詩人芒果
離開赫倫堡後,詹姆的夢境讓他面對自己的黑暗,在夢裡他終與孿生姊姊分離,卻有布蕾妮手持發光長劍在他身旁:

在這樣的微光下,她幾乎是個美女。在這樣的微光下,她幾乎是個騎士。

所以當他夢醒,即使只有一隻手,甚至不是擅長使劍的那隻手,仍然立刻趕回赫倫堡,設法救她逃離熊坑:

「我會替她付該死的贖金。黃金、藍寶石,你想要什麼都行。讓她出來。」

「你想要她,就自己去。」

所以他去了。

詹姆跳進熊坑,與布蕾妮爭相保護彼此,等到驚險脫困,布蕾妮問他:「你已經走了,為什麼回來?」

馬汀這麼描述詹姆的回應:

好幾句嘲諷浮現腦海,一個比一個殘忍,但最後詹姆只是聳聳肩。「我夢見了妳。」他說。
吟遊詩人芒果
從布蕾妮後來的POV來看,詹姆也悄悄進入她的心。譬如她回憶在赫倫堡與詹姆共浴的情景,為了忘掉詹姆當時的樣子,必須努力回想曾經效忠且暗戀的人(就像詹姆必須努力想著姊姊):

當時浴室裡霧氣瀰漫,詹姆穿過水汽走來,跟命名日一樣渾身赤裸,半像屍體,半像神祇。他跟我爬進同一個浴缸,她想起來,紅了雙頰。她撿起堅硬的石鹼肥皂,奮力搓洗胳膊,努力回想藍禮的臉。

當初在赫倫堡共浴,兩人裸裎相見彷彿是個象徵,因為就在這一段,詹姆向布蕾妮道出年少弒君的真相:他之所以割斷瘋王的喉嚨,全是為了避免野火焚城。他這麼做雖然救了無數人命,卻讓他從此背負「弒君者」的罵名。

布蕾妮聽完故事無言以對。於是詹姆說:「我的故事讓妳說不出話嗎?來吧,咒我、吻我,或者說我是騙子。給個反應。」
吟遊詩人芒果
當他因傷重昏厥,聽見布蕾妮對外求救仍稱他為「弒君者」,他心裡想的是糾正她:「詹姆,我叫詹姆」。就像布蕾妮先前在旅途期間屢次糾正他:我叫布蕾妮。

有趣的是,布蕾妮也因時機不巧,一度被人認為是殺害藍禮、畏罪逃跑的「弒君者」。另外喬佛里被毒死,珊莎被懷疑是兇手之一,同樣被認為是弒君者。難怪後來詹姆贈劍給布蕾妮,讓她去找下落成謎的珊莎時,會開玩笑道:「弒君者應該團結合作。」

說到贈劍這段,艾德‧史塔克死後,家傳長劍「寒冰」被熔,重鑄為兩把劍。一是「寡婦之嚎」,另一是「守誓者」。詹姆將守誓者贈與布蕾妮,即是對她騎士精神的肯定與信任,相信她會完成他們對凱特林‧史塔克的承諾,即使凱特琳已死。

布蕾妮相當看重詹姆對她的信任,內心也將守誓者比作詹姆的榮譽。當她找不到那把劍,一想到自己像辜負藍禮一樣辜負詹姆,布蕾妮就想哭。
吟遊詩人芒果
如同布蕾妮不再以弒君者稱呼詹姆,詹姆也會因別人嘲笑布蕾妮而動怒,甚至痛揍對方:

「我給了她一朵玫瑰,告訴她,這是今生她唯一能從我這兒得到的東西。」克林頓望向坑內。「說真的,也許這頭熊都沒她嚇人,我——」

詹姆用金手狠狠揍了他的嘴,害得騎士滾下台階。提燈摔碎在地上,燈油流出,熊熊燃燒。「你不能這樣稱呼一位貴族小姐,爵士。稱呼她的名字,她叫布蕾妮。」
吟遊詩人芒果
布蕾妮的夢裡也有詹姆。她夢見回到老家,又是十二歲那年,穿著絲綢錦繡、不安地等待父親挑選的未婚夫來到。父親承諾對方會送她一朵玫瑰,布蕾妮卻在夢中想道:

玫瑰無用,玫瑰無法保護她。她要劍。守誓者。我得找到那女孩。我得為他找回榮譽。

比起傳統的婚姻,布蕾妮想要的是騎士精神,是詹姆送她的那把劍,以完成對凱特琳的承諾找回珊莎,也為詹姆找回榮譽。

夢中的未婚夫終於來到,卻嫌惡布蕾妮,將玫瑰扔到她臉上後轉身就走,披風上的克林頓獅鷲家徽,幻化成蘭尼斯特的獅子:

「詹姆!」她想要哭喊,「詹姆,為了我回來吧!」

先不提「玫瑰」和「回來」如何呼應《美女與野獸》的故事,詹姆在她的夢裡取代了當年的求婚者,如同他在她的腦海中逐漸取代她曾效忠也愛過的藍禮。
吟遊詩人芒果
個人覺得這兩人不符合自己父親的期許也呼應了彼此。

詹姆明明是泰溫公爵想要的天之驕子,卻一心追求騎士夢想、年紀輕輕就加入必須拋棄婚姻和頭銜領地的御林鐵衛,而非如泰溫所願繼承蘭尼斯特家族與凱岩城。

布蕾妮因為手足皆逝,是塞爾溫伯爵的獨生女,卻遺憾自己無法像一般的貴族閨女。寂靜島長老勸她放棄尋找珊莎,說她父親寧願女兒活著回家,也不要迎回碎裂的盾牌,布蕾妮忍不住哭泣:

「一個女兒。」布蕾妮眼中充滿淚水,「他該有個女兒,為他唱歌,為他的大廳增添光彩,為他生下外孫。他也該有個兒子,英勇強壯,為他帶來各種榮譽。然而我四歲時加勒敦便淹死了,當時他八歲,亞莉珊和亞蓮恩死於襁褓。我是諸神讓他保有的唯一一個孩子。畸形的怪胎,不男不女。」
吟遊詩人芒果
其實我感覺詹姆和布蕾妮之間除了男女情愫,還有那種英雄惜英雄的互敬,即使他們一開始完全無法忍受彷彿是自身對立面的彼此,卻在最後於心底為對方留了重要的位置。

因為布蕾妮的影響,詹姆似也逐漸重新追求騎士精神。而布蕾妮總是將她崇拜的對象理想化,卻見過詹姆身心最低潮、最糟糕也最脆弱的模樣,當他因為失去使劍的右手自暴自棄欲死,她說「你必須活下去」。她崇拜愛慕的藍禮從未真的關心她,處處與她作對的詹姆卻逐漸瞭解她,在意她的想法與安危。

當她在尋找珊莎的路上備感挫折,除了思念家鄉與年邁的父親,也不禁好奇如果她回去找詹姆,他是否會讓她靠在肩上哭泣。
吟遊詩人芒果
最後同樣分享幾個同人圖:
ego in the fire.
ego in the fire.
✨Commissions Closed✨
吟遊詩人芒果
https://images.plurk.com/5t9maKiiuXM2HoLjH1bUK6.png https://images.plurk.com/2yyap4IQa9cNvomaqWaQMt.png
其實我也試著畫過詹姆和布蕾妮,一起分享在這邊。

───────
吟遊詩人芒果
抱歉關於braime談的篇幅沒有sansan多,只能說這大概是第一和第二喜愛配對的差別待遇
其實對於兩個配對的後續發展,我也是抱持不同程度的期待:詹姆和布蕾妮繼續互敬互愛啟發彼此,我就覺得心滿意足,但如果珊莎沒有把想像的吻化為現實,我可是會覺得伏筆沒有收好。

總覺得按照目前進度的角色地理位置,這四人應該會(再次)相遇吧?好期待互動。
吟遊詩人芒果
另外關於詹姆和桑鐸,有個原作沒特別提醒,但仔細一想其實很有趣的事實:那就是詹姆和桑鐸大概從少年時期就認識彼此了。

詹姆是唯一用名字直呼桑鐸的POV角色(珊莎用的是全名桑鐸‧克里崗)。當然他也會用「獵狗」稱呼桑鐸,但仔細想想以名字直稱對方,真讓人好奇兩人交情,或許也可能是詹姆個人習慣,畢竟從小看到大。(我們好像也不知道桑鐸對詹姆的看法?)

這就是為什麼我需要馬汀寫出他們兩人的互動
(只看過影集的朋友:我還是很難想像原作的詹姆……比桑鐸大四歲。桑鐸竟然比他年輕?!
吟遊詩人芒果
在公開場合談喜歡的配對還是有點怕,畢竟每個人對文本的詮釋不同,也有喜歡不同配對的自由,再加上《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尚未完結。

近年試著告訴自己,虛構作品裡的角色與配對,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不要勉強接受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或對別人喜歡但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指指點點,也不要理會別人對自己喜愛事物的批評。

既然是能讓自己讀得開心、分析得也很開心的角色和配對,就放膽去喜歡吧,總之還是這個迷因:https://imgs.plurk.com/QGd/dUG/gS2MPhSTyhsNgHJvfuUIjWj9xQq_lg.jpg
───────
梅子黃時雨 ❀ 亞
芒果的詮釋跟分析都很精彩,批評的人是他們的問題。謝謝芒果大方分享!看這些文字很開心
O__O
路過看到這篇文忍不住浮起,寫得太好了!雞皮疙瘩!
寧石靜
(因為芒果寫得太好喪失語言能力只能萌到哀嚎)
吟遊詩人芒果
謝謝匿名同好的噗幣和肯定 這兩對真的至今仍深得我心,謝謝馬汀創造了他們,我會繼續等待下一集和結局的QQ很高興能透過這篇隨筆,和喜歡這兩對的同好分享快樂(偷偷希望還能兼具推坑的效果
吟遊詩人芒果
梅子黃時雨 ❀ 亞 : 能讓你看得這麼開心太好了 自己寫得也很開心,覺得腦海裡充滿了兩組深愛角色配對的化學反應火花,非常滿足!
O__O : 謝謝肯定!隨筆分析喜歡的兩個配對,能得到這樣的反應和迴響也很驚喜
寧石靜 : 天啊謝謝 總覺得還有很多地方沒寫到,其實若要逐一細談每個相關段落(尤其是sansan)完全可以但還是選擇控制篇幅
Joher༒機械降神
對珊莎和獵狗來說,最好的結局是他們一起白頭偕老。但是依照馬丁的的德行,最好的結局是獵狗為了保護珊莎而死,珊莎顧懷獵狗直到終老。
吟遊詩人芒果
Joher༒機械降神 : 雖然深愛著配對的心期望他們終究可以共度此生,但也不能否認馬汀痛下殺手導致生死兩隔的可能,無論如何希望馬汀給予兩位角色最適合他們的歸宿與結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