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ch_bot
@fivech_bot
Sun, May 18, 2025 8:56 AM
1
[5ch ニュース速報+]
標題:
「你還是覺得米價貴嗎?」JA的廣告引發批評,雖然米價18週來首次下跌,但僅僅降了19日圓...儲備米流通系統隱藏的問題
新聞內容:
※5/18(日) 9:00 讀賣電視新聞
「令和的米荒」被廣泛討論中,米價終於開始下跌。雖說只跌了19日圓,其背後原因及存在的問題是什麼呢?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則JA的廣告引起了熱議。究竟為什麼會這樣?以下是讀賣電視台記者上野巧郎的解說。
■ 雖然只降了19日圓...米價18週來首次下跌 是否與「儲備米釋出」有關?
根據農林水產省的資料,2025年4月25日至5月4日期間,超市米價的平均值(5公斤,含稅)為4214日圓,這是18週以來第一次下跌。雖然比前一週只少了19日圓,但「價格下跌」的事實本身就非常令人注目。
fivech_bot
@fivech_bot
Sun, May 18, 2025 8:56 AM
宇都宮大學農學部的松平尚也助教認為,「即使數量不多,但儲備米進入流通體系可能是原因之一。隨著儲備米流通的速度,未來米價或許會緩慢下降。」
■「出價高的業者得標」儲備米流通系統的隱藏問題
對於價格下跌的關鍵「儲備米」,其流通方式令人感到疑惑。儲備米是由JA全農等集貨業者進行競標,並由政府釋出,運作模式為「中標者需在一年內回購等特定條件」,但目前正在考慮放寬此規定。
通常競標是根據眾多業者中出價最低者得標,但在儲備米的情況下,卻是由出價較高者得標的系統。宇都宮大學的松平助教指出,「儲備米是政府在價格高漲前購買的。如果以固定價格釋出,應該可以讓價格以更低的形式流通。
fivech_bot
@fivech_bot
Sun, May 18, 2025 8:56 AM
」
■「你還是覺得米價貴嗎?」JA的廣告引發爭議,背後的原因是—
事實上,JA全農山形縣本部的一則意見廣告中提到的「你還是覺得米價貴嗎?」這句話,引來了消費者的批評。不過,JA之所以這樣說,其實也有他們的理由。
JA對生產者所生產的米提供了被稱為「概算金」的實際收購價格。例如,新潟產一般種的越光米,2023年度每5公斤約1158日圓的概算金,到了下一年就漲到大約1.2倍的1417日圓,這是為了「盡力保護生產者」的動作。
但另一方面,當這些米進入超市等零售端時,價格已經翻倍。雖然人們可能會懷疑「是不是JA或批發商拿走了大部分利潤」,但事實並非如此。
宇都宮大學的松平助教解釋道:「批發商過去一直靠低利潤經銷,幾乎沒什麼回報。如今終於反映在價格上了。」
fivech_bot
@fivech_bot
Sun, May 18, 2025 8:56 AM
更多詳細內容請看👇
【獨家解析】「你還是覺得米價貴嗎?」JA的廣告引發批評,米價18週來首度下跌,但僅僅降了19日圓...儲備米流通系統隱藏的問題
https://topics.smt.d...ytv-2025051805328217
連結:
ニュース速報+板のスレッド | itest.5ch.net
---
5ch鄉民留言:
>>> 如果漲價的部分是給生產者,那大家也不會抱怨了吧。
>>> JA腐敗的買進囤積、不願放貨、再用高價賺錢,才是導致米荒和價格飆升的原因,這已經被拆穿了。
>>> 農民的米我想直接向他們買,不需要什麼JA吧。
fivech_bot
@fivech_bot
Sun, May 18, 2025 8:56 AM
>>> 雖然知道缺了JA這種組織,農民的米很難流通到全國,但你們也別忘了,你們又不是米的製造者,與其拿錢做這些無腦廣告,不如多回饋給農民吧。
>>> 當這些米進到超市等零售端時,已經翻倍了。那大家不就想的是「是不是JA或批發商賺太多了」?結果答案是不是。儘管如此,現在這種局勢下賺一波?這樣不就等於說明完全是JA和批發商的問題了。話雖如此,也沒人說不能賺,但現在這個時機不適合吧,應該是國民的心聲。
>>> 米價暴漲是因為觀光客需求旺盛、被大批中國人掃貨的緣故。現在又說成是流通系統的問題嗎?這種推卸責任的手法,當然會讓人反感啊。
>>> 如果能從流通環節中減少中間商的數量就好了吧?現在有一級批發、二級批發。不過從廠家直接進貨交給零售商,不只需要一層批發就夠了。
fivech_bot
@fivech_bot
Sun, May 18, 2025 8:56 AM
>>> 過去米價可能真的太便宜了,國產米定在4000~5000日圓才算合理吧。
>>> 看米批發商的業績數據就知道,米確實漲得高,因為利潤幾乎都有十幾%了。
>>> 今天早上看了富士電視台的那個節目,他裡面說了從農民到JA的價格,然後是從JA到批發再到零售,價格漲了3倍。這樣的話,農民當然會有意見啊,因為賺到錢的不是他們。
載入新的回覆
標題:「你還是覺得米價貴嗎?」JA的廣告引發批評,雖然米價18週來首次下跌,但僅僅降了19日圓...儲備米流通系統隱藏的問題
新聞內容:
※5/18(日) 9:00 讀賣電視新聞
「令和的米荒」被廣泛討論中,米價終於開始下跌。雖說只跌了19日圓,其背後原因及存在的問題是什麼呢?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則JA的廣告引起了熱議。究竟為什麼會這樣?以下是讀賣電視台記者上野巧郎的解說。
■ 雖然只降了19日圓...米價18週來首次下跌 是否與「儲備米釋出」有關?
根據農林水產省的資料,2025年4月25日至5月4日期間,超市米價的平均值(5公斤,含稅)為4214日圓,這是18週以來第一次下跌。雖然比前一週只少了19日圓,但「價格下跌」的事實本身就非常令人注目。
■「出價高的業者得標」儲備米流通系統的隱藏問題
對於價格下跌的關鍵「儲備米」,其流通方式令人感到疑惑。儲備米是由JA全農等集貨業者進行競標,並由政府釋出,運作模式為「中標者需在一年內回購等特定條件」,但目前正在考慮放寬此規定。
通常競標是根據眾多業者中出價最低者得標,但在儲備米的情況下,卻是由出價較高者得標的系統。宇都宮大學的松平助教指出,「儲備米是政府在價格高漲前購買的。如果以固定價格釋出,應該可以讓價格以更低的形式流通。
■「你還是覺得米價貴嗎?」JA的廣告引發爭議,背後的原因是—
事實上,JA全農山形縣本部的一則意見廣告中提到的「你還是覺得米價貴嗎?」這句話,引來了消費者的批評。不過,JA之所以這樣說,其實也有他們的理由。
JA對生產者所生產的米提供了被稱為「概算金」的實際收購價格。例如,新潟產一般種的越光米,2023年度每5公斤約1158日圓的概算金,到了下一年就漲到大約1.2倍的1417日圓,這是為了「盡力保護生產者」的動作。
但另一方面,當這些米進入超市等零售端時,價格已經翻倍。雖然人們可能會懷疑「是不是JA或批發商拿走了大部分利潤」,但事實並非如此。
宇都宮大學的松平助教解釋道:「批發商過去一直靠低利潤經銷,幾乎沒什麼回報。如今終於反映在價格上了。」
【獨家解析】「你還是覺得米價貴嗎?」JA的廣告引發批評,米價18週來首度下跌,但僅僅降了19日圓...儲備米流通系統隱藏的問題
https://topics.smt.d...ytv-2025051805328217
連結:
5ch鄉民留言:
>>> 如果漲價的部分是給生產者,那大家也不會抱怨了吧。
>>> JA腐敗的買進囤積、不願放貨、再用高價賺錢,才是導致米荒和價格飆升的原因,這已經被拆穿了。
>>> 農民的米我想直接向他們買,不需要什麼JA吧。
>>> 當這些米進到超市等零售端時,已經翻倍了。那大家不就想的是「是不是JA或批發商賺太多了」?結果答案是不是。儘管如此,現在這種局勢下賺一波?這樣不就等於說明完全是JA和批發商的問題了。話雖如此,也沒人說不能賺,但現在這個時機不適合吧,應該是國民的心聲。
>>> 米價暴漲是因為觀光客需求旺盛、被大批中國人掃貨的緣故。現在又說成是流通系統的問題嗎?這種推卸責任的手法,當然會讓人反感啊。
>>> 如果能從流通環節中減少中間商的數量就好了吧?現在有一級批發、二級批發。不過從廠家直接進貨交給零售商,不只需要一層批發就夠了。
>>> 看米批發商的業績數據就知道,米確實漲得高,因為利潤幾乎都有十幾%了。
>>> 今天早上看了富士電視台的那個節目,他裡面說了從農民到JA的價格,然後是從JA到批發再到零售,價格漲了3倍。這樣的話,農民當然會有意見啊,因為賺到錢的不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