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
https://images.plurk.com/2jdu902MWmXHgLSFtMnQ8T.jpg

「……故事是很珍貴的。故事就是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她的經驗、她的記憶、她的反省、她的領悟。故事就像是人身上的一塊肉。」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胡慕情(鏡文學,2024年,79頁)
~葵~
「與林于如拉鋸將近一千個日子裡所獲得的其中一個啟示,是或許,這並非純然信與不信的問題。信關乎的是刑罰與審判,但故事承載的是人心的倒影。湖中的鏡像若有投石,會有漣漪、影像扭曲,但湖水終會平靜,人的面孔將會浮現。」
(246頁)
~葵~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同,際遇也不同,但是同樣的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顆心,這顆心要怎麼樣利用它,才是一個人的完全人生、幸福人生,才會畫下一個美麗美好、幸福快樂開心的人生……。」
(這是林于如寫的自傳內容,247頁)
~葵~
「那是巴赫汀所強調的複聲,『講話者的主要功能就是揭示不同的意識形態立場或價值觀。每一個說話人都代表了某一意識形態。』而作者的任務,就是再現社會中相互交流的多種聲音,且從中自我批判。」
(257頁)
~葵~
「我不可能完成無瑕的寫作,不僅因為時間,也因為這是非虛構世界的本質。儘管挫敗,嚴重懼怕,依然書寫。因為──
『寫作。
我不能。
誰也不能。
應該承認:我們不能。
但我們還是寫。
我們身上負載的是未知,寫作就是觸知。』。」
(引用莒哈絲,257頁)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