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公會合辦講座活動回顧🌱

主管和同事讓人好心煩,職場中的壓力該如何紓解?😢

講座主題:情緒不加班:職場中的情緒接納與壓力釋放

主講人:羅仁鴻 諮商心理師

合辦諮商所:加惠文教基金會附設心理諮商所

線上講座
https://images.plurk.com/7ksAG59Iwf0C7eZwZT7aJB.png https://images.plurk.com/4y4kolcS9ZkspyULh09E9T.png https://images.plurk.com/6uxh9lTE8UFgAGrBO9KEmv.png https://images.plurk.com/SXAnEWTX9WaMFWGj4YbyT.png

-內文下收-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情緒消化系統

仁鴻心理師首先傳遞了「情緒消化系統」的概念,引導大家以「系統循環」的方式看待人與人間的互動;將情緒視為一種流動的狀態,就能夠慢慢去代謝對職場同事或主管不舒服的感覺。

循環思考可以將責任放在彼此身上(系統觀),避免用直線思考的方式(因果觀)來解讀。
例如「員工都不主動」、「上司一直干涉屬下」的狀況,若以循環思考的方式來看,會發現「員工不主動是因為工作沒成就感」、「主管習慣介入是因為對員工表現失望,試圖掌控全局」,用大局觀的角度看待有助於調整自己的情緒。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長期處在人際挫折的環境,可能會造成「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不一定是特定的大事件,在工作上反覆有挫折、嘗試調整也無效的經驗,可能就會使神經變得敏感、情緒負荷容量變小、情緒調節功能下降。

當在職場與人發生衝突,你會期待對方先冷靜下來,反之對方也會期待你冷靜,結果往往是兩人持續往比較激動的方向前進、越吵越兇。
若自己能先調整好情緒,避免自己以帶有攻擊性的言詞去回應,對方可能也會因此冷靜,開始願意溝通;即使對方還是有情緒,也可以避免兩人的情緒越演越烈。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講師提醒大家可以練習下列幾種方式,幫助自己改善情緒與職場關係:

✨善用「暫停技術」
當感覺快要崩潰時先離開,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對方當下可能也進入一個很難對話的狀態,以漸進式的方式展開溝通,例如看到對方在影印過去幫忙,確定是可以互動的狀態,先從身體上關心,再來逐步談談先前的情緒問題。

✨練習情緒獨立
事情的處理與其他人的情緒沒有直接關係:若太想要避免衝突,會使一些情緒無法被消化;若為了跳脫情緒而切割,會顯得格外冷漠、難以溝通。
這兩種表現的本質都是害怕情緒,學習接納各式各樣的情緒,才不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綁住。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去三角練習
打破三角關係,保持系統的開放性,例如找外部顧問來討論公司內部的專案、制定及善用公司福利、辦理社團及課程等,讓情緒得以流動。
雖然彼此的黑洞可能還存在,但藉由不同的資源,可以幫助自己比較不會那麼喘不過氣。

✨擴展心理容器
學習與負面情緒共存,並非消滅它;逼自己放下,反而會內耗自己。
當感到生氣、沮喪、不滿的時候,可以痛快地罵一罵,心疼並擁抱這些感覺,告訴自己這些感覺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透過與自己和解的經驗,才能使自己開始長出一些健康的界線,慢慢消化負面經驗造成的傷口,做一些提升自己價值感的事,不須一個人去承擔所有的責任,也要適時尋求協助,珍惜支持我們的人,讓大家可以一起陪你自己變得更好。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