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3 PM
6
「關於『地震防災』有什麼問題嗎?」
「地震防災」について質問ある? | Tech Support | WIRED Japan
覺得家人會需要,簡單地翻譯了這個影片的內容
(不是逐字稿,不是專業翻譯)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3 PM
【1】
Q:發生地震當下,第一個該做的行動是什麼呢?
A:第一要務是保護自己。具體來說是保護頭、後頸等部位,趴下貼地,在桌子下或是寬闊的地方等待震波過去。
(地震結束後,再行熄火、開門確保逃生路線。)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3 PM
【2】
Q:平日最好就隨身攜帶哪些物品呢?
A:我推薦的是手機、行動電源、口哨、手電筒和現金。
(口哨是被困住時能夠用來求援的物品,而現金則是避免停電時無法使用電子支付工具。)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3】
Q:防災用品最好放在哪裡呢?
A:建議放在玄關、陽台等往戶外避難時能夠迅速拿到的地方。另外也推薦在寢室準備好口哨、手電筒、鞋子。
(鞋子能保護腳不受碎玻璃等傷害)
(防災包的內容物,以能在外生活三天的物資為基準。例如簡易口糧、飲用水,特別重要的是攜帶式馬桶。)
(防災包以及家內儲備可參考「
東京備蓄ナビ
」)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4】
Q:停水時到底該如何如廁才對?
A:推薦使用一般市販的攜帶式馬桶,也建議在家裡儲備一些以防萬一。
(攜帶式馬桶:掛在既有的馬桶上使用,內含能凝固屎尿的凝固劑,使用後包起來等回收車來就好。)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5】
Q:要以什麼當作基準判斷要不要去避難所?
A:遇到建築物嚴重破損,或是物資不足夠延續生命等,無法在家避難的狀況時,就請前往避難所。因為在避難所的生活會有眾多不便,請綜合考量後自行判斷。
(因為避難的人過多,而出現物資、空間不足,無法保有隱私等狀況都是有可能的。)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6】
Q:避難所裡有儲備幾天的糧食?
A:計畫上會保存避難人數三天分的糧食。但很可能會有超過預計的人前往避難,因此在家裡儲備三天份的食物和水是十分重要的。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7】
Q:發生地震時,日本的哪裡最安全?
A: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但相對安全的是地面穩固不易搖晃的地方。另外人口密度較低的地方,發生火災、社會性混亂等二次傷害的可能性會較低。
(日本哪裡地面較穩固可參考
地震ハザードステーション J-SHIS
)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8】
Q:若是發生首都直下地震的話,首都內的人基本上都沒救了吧?政府有想過救護車、消防車多久能到嗎?
A:(根據2023年東京都進行的推測,若在冬季發生首都直下地震,約會有2萬3千人死亡)並不會所有人都遇害。但消防、救護等機構為了治療眾多傷者,基本上無法如同以往發揮作用。當下會需要由身邊的人進行急救或包紮。另外也需理解發生災害時,醫療人員會需要優先治療情況嚴重的人。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9】
Q:發生地震時,十層樓的房屋的哪一層樓會是最安全的呢?
A:根據房屋結構不同,無法一概而論。但一般來說如一、二樓的低樓層會是最危險的,而三到五樓是最為安全的。
(舉例來說,若是在低樓層建停車場或是公共設施,因而減少柱子的數量,就會同時降低該樓層的耐震性。)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10】
Q:果然開車避難是危險的對嗎?若是用腳踏車避難的話如何呢?
A:原則上海嘯時的避難會以徒步為主。但根據不同地區規定,使用汽車避難也是可以的,(在日本)也有過以汽車為主的避難訓練。關於腳踏車,則要考慮避難道路損壞時無法通行的問題。如何避難主要還是要確認自己所住地區推出的防災計畫。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11】
Q:常在社群軟體上看到,關於地震的預言是毫無根據的嗎?
A:目前以科學觀點來說,基本上無法預知地震的。另外發生災害時,各種謠言很容易在社群軟體上快速擴散。確認消息是否為真是很重要的。
(例如轉傳前先確認消息是否為公家機關或有公信力的媒體發表。)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4 PM
———
瑞比🍽
@RabbitDragon
Wed, May 14, 2025 5:49 PM
第三題推薦的網頁應該只有日文
我自己是覺得這位網友做的網頁也很棒
防災避難準備清冊
來源
載入新的回覆
(不是逐字稿,不是專業翻譯)
Q:發生地震當下,第一個該做的行動是什麼呢?
A:第一要務是保護自己。具體來說是保護頭、後頸等部位,趴下貼地,在桌子下或是寬闊的地方等待震波過去。
(地震結束後,再行熄火、開門確保逃生路線。)
Q:平日最好就隨身攜帶哪些物品呢?
A:我推薦的是手機、行動電源、口哨、手電筒和現金。
(口哨是被困住時能夠用來求援的物品,而現金則是避免停電時無法使用電子支付工具。)
Q:防災用品最好放在哪裡呢?
A:建議放在玄關、陽台等往戶外避難時能夠迅速拿到的地方。另外也推薦在寢室準備好口哨、手電筒、鞋子。
(鞋子能保護腳不受碎玻璃等傷害)
(防災包的內容物,以能在外生活三天的物資為基準。例如簡易口糧、飲用水,特別重要的是攜帶式馬桶。)
(防災包以及家內儲備可參考「東京備蓄ナビ」)
Q:停水時到底該如何如廁才對?
A:推薦使用一般市販的攜帶式馬桶,也建議在家裡儲備一些以防萬一。
(攜帶式馬桶:掛在既有的馬桶上使用,內含能凝固屎尿的凝固劑,使用後包起來等回收車來就好。)
Q:要以什麼當作基準判斷要不要去避難所?
A:遇到建築物嚴重破損,或是物資不足夠延續生命等,無法在家避難的狀況時,就請前往避難所。因為在避難所的生活會有眾多不便,請綜合考量後自行判斷。
(因為避難的人過多,而出現物資、空間不足,無法保有隱私等狀況都是有可能的。)
Q:避難所裡有儲備幾天的糧食?
A:計畫上會保存避難人數三天分的糧食。但很可能會有超過預計的人前往避難,因此在家裡儲備三天份的食物和水是十分重要的。
Q:發生地震時,日本的哪裡最安全?
A:這個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但相對安全的是地面穩固不易搖晃的地方。另外人口密度較低的地方,發生火災、社會性混亂等二次傷害的可能性會較低。
(日本哪裡地面較穩固可參考 地震ハザードステーション J-SHIS)
Q:若是發生首都直下地震的話,首都內的人基本上都沒救了吧?政府有想過救護車、消防車多久能到嗎?
A:(根據2023年東京都進行的推測,若在冬季發生首都直下地震,約會有2萬3千人死亡)並不會所有人都遇害。但消防、救護等機構為了治療眾多傷者,基本上無法如同以往發揮作用。當下會需要由身邊的人進行急救或包紮。另外也需理解發生災害時,醫療人員會需要優先治療情況嚴重的人。
Q:發生地震時,十層樓的房屋的哪一層樓會是最安全的呢?
A:根據房屋結構不同,無法一概而論。但一般來說如一、二樓的低樓層會是最危險的,而三到五樓是最為安全的。
(舉例來說,若是在低樓層建停車場或是公共設施,因而減少柱子的數量,就會同時降低該樓層的耐震性。)
Q:果然開車避難是危險的對嗎?若是用腳踏車避難的話如何呢?
A:原則上海嘯時的避難會以徒步為主。但根據不同地區規定,使用汽車避難也是可以的,(在日本)也有過以汽車為主的避難訓練。關於腳踏車,則要考慮避難道路損壞時無法通行的問題。如何避難主要還是要確認自己所住地區推出的防災計畫。
Q:常在社群軟體上看到,關於地震的預言是毫無根據的嗎?
A:目前以科學觀點來說,基本上無法預知地震的。另外發生災害時,各種謠言很容易在社群軟體上快速擴散。確認消息是否為真是很重要的。
(例如轉傳前先確認消息是否為公家機關或有公信力的媒體發表。)
我自己是覺得這位網友做的網頁也很棒
防災避難準備清冊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