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ottle
Slatzism
「有趣的事實:維基百科曾經有一整頁關於異裝連環殺手的內容,但後來刪除了它,因為編輯們擔心它清楚地表明了喜歡穿女裝的男性與特別墮落的暴力犯罪之間的模式。」
/
Genevieve Gluck
「維基百科中『跨性別(transgender)』連環殺手的類別在 2019 年被刪除,自此之後,穿著內衣、用絲襪勒死女性或肢解女性受害者的男性連環殺手都被歸類為『女性(female)』。」
Genevieve Gluck (@WomenReadWomen)
-
筆記 跨運 性別認同宗教 犯罪心理學 神經生物學 TransgenderSerialKillers
BlackBottle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5yjOMbgAAQMo4?format=jpg&name=medium
BlackBottle
續:
「“任何嚴重的戀物癖幾乎都會變得無法控制。”

沃爾夫岡·施密特 (Wolfgang Schmidt) 是一名墮落的連環殺手,他出於性癖好而強姦並殺害女性。

現在他被認定為“跨性別者(transgender)”,並被視為女性——這是一種令人憎惡的侮辱。」
Genevieve Gluck (@WomenReadWomen) on X
-
影片備存。
BlackBottle
「在1992年的法庭審理中,施密特描述了性暴力如何讓他興奮不已,他說:“我手裡握著她的乳房。我興奮得無法控制自己。”」https://pbs.twimg.com/media/GPO-hqObYAAhiDD?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1991 年 4 月,施密特第二次針對最年輕的受害者實施了兩次失敗的攻擊。他襲擊了兩名在森林附近玩耍的 12 歲女孩,並試圖用刀刺死她們。

女孩們激烈反擊,抓傷了他的臉,然後設法逃跑了。年輕女孩對攻擊事件和地點的描述幫助調查人員找到了他藏匿色情雜誌和女性內衣的地方」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PO-0QraMAE0vil?format=jpg&name=medium
BlackBottle
「一名德國連環殺手在認定自己是跨性別之前殺害了 5 名女性,現在被維基百科歸類為『女性』,編輯人員迅速刪除頁面上的『性別誤判(misgendering)』。

沃爾夫岡·施密特 (Wolfgang Schmidt) 還將一名嬰兒砸死在樹上。新聞連結:【German Serial Killer Who Slayed Five Women and One Infant Now Classified as “Female” by Wikipedia】」
REDUXX (@ReduxxMag) on X
BlackBottle
1f續:
「維基百科的編輯們正在爭論如何對付『TERFs』,具體來說,就是那些不相信男人可以是女人的歷史女權主義者。

Julia Frost:
「我們可以編輯剔除 TERFs 嗎?他們不是女權主義者,他們是仇恨團體。

Natacha Kennedy (跨身份男性)
「我們可以試著... 我建議先把跨性別女權主義者放進去,如果 TERFs 想要刪除,就大吵大鬧。然後,我們再悄悄地刪除像 Raymond 和 Jeffreys 之類的非女性主義者"。」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6RIXaXsAEidfe?format=jpg&name=medium
BlackBottle
「Tina Torrontes:

『我認為最好的策略可能是相反的順序。儘可能將支持跨性別的順性別女權主義者列入名單。接著,再放上一兩位跨性別的女權人士。

當一些厭惡跨性別的『女權主義者』提出反對時,那些已經在名單上的支持跨性別的女權主義者可以說『那些人也應該在名單上。』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6ReZXaYAANVO0?format=jpg&name=medium

然後,當名單看起來『太長』時,就對其進行修剪。想辦法把大部分反跨的民眾剔除。

Sarah Honeychurch:

『我認為對於 TERFS 應該做的是,將他們留在名單上,但編輯他們的頁面,與他們討論關注點。』
BlackBottle
「Anna Johnson:

『身為維基百科的長期作者,刪除值得注意的女性是不可能的。我們無法剷除 TERF,只能將她們視為問題。

老實說,刪除她們也許並不正確;我不喜歡種族主義的女權主義者,但事實上,以維基的標準而言,她們仍是值得注意的。

你只需要保留那些將她們描述為低劣的部分,並專注於發展你想要的東西,比如非傳統的婦權主義者。』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6Rxjya0AAKqaS?format=jpg&name=900x900
BlackBottle
「其中一名男子,娜塔莎·肯尼迪 (Natacha Kennedy),在學術文獻中引用自己的女性名字和本名馬克·海倫 (Mark Helen)。

甘迺迪是英國講師,他認為自己是跨性別者,並策劃了一場針對學術界的誹謗運動,稱大學如果拒絕接受跨性別活動家「生理男性可以是女性」的觀點,就會被視為危險的,並被指控犯有『仇恨犯罪』。連結:【跨性別金匠學院講師 Natacha Kennedy 參與了針對學術界的誹謗活動】」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6S5q2XEAASzUs?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各位,請記住:跨性別癖好者在成為犯罪受害者時是『跨性別者(transgender)』,但在成為罪犯時則是『女性(female)』。

整個概念就是一個讓男人逍遙法外的騙局,讓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性犯罪、強姦、戀童癖和謀殺。

婦女和兒童是附帶傷害。」
BlackBottle
「性別認同的概念和運動一直都是對女性權利的攻擊,從一開始就特別針對女性主義者。

性別認同與女性主義正好相反。事實上,幾乎所有關於性別認同的東西都是顛倒事實的。

『跨性別女性也是女性』。
她們是男人。

『死名』
出生名

『性別認同是與生俱來的』
性別刻板印象是社會建構的

它是如此顛倒了女性主義,以至於它的創始人,其中許多人支持戀童癖,實際上卻嘲笑了 70 - 80 年代的女性主義者。

特別揶揄的是反色情的女權主義者 安德里亞·德沃金 (Andrea Dworkin),同時建議給兒童看色情片,幫助他們建立『性別認同』,這樣就可以給他們服用『青春期阻斷劑』。」
BlackBottle
---拉線。
///我本來要存的是這串的起頭討論串:
BlackBottle
Dr P:
異裝(Cross-dressing) 是一個很大的紅旗。

我對真實犯罪很感興趣(我應該去學法醫,而不是臨床心理學。 錯誤的人生道路),我聽 TC 播客。

令人震驚的是,有很多連環殺手都曾經是/現在是變裝狂。

但播客現在都輕輕帶過這個事實。

他們要麼完全不提這一點,將其視為犯罪者病態的一部分,要麼就會說 「他偷衣服 」之類的話,撇開殺手特別偷穿女人的衣服這一點。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擺脫性別認同意識形態(gender ideology)的腐敗。

這裡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羅素·威廉斯 (Russell Williams)上校,來自加拿大,是一名連環強姦殺人犯。」
Dr P: 'Gender Dysphoria' is a hoax (@Psychgirl211)
BlackBottle
載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p6KEQXYAAN2O6?format=jpg&name=4096x4096
BlackBottle
承接:

Rhona Anderson
「直到最近,聯邦調查局的側寫員才將異裝癖歸類為『危險信號 (red flag)』。
可能是由於您所述的原因。」
BlackBottle
Dr P:
「我不能告訴人們「跨-斯特魯普效應(Trans-Stroop Effect)」(TSE)。

因為他們一定不知道,他們看到異裝癖者時的本能反應(恐懼、噁心、憂慮、不安)並不反映「偏見」或「仇恨」,而實際上是一種深藏於大腦皮質的進化防禦機制。

此外,我創造了 TSE 這個概念,是根據我近 40 年前在大學社會心理學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

這是個新奇的想法,我很懷疑有哪本期刊會願意刊登我寫的東西。

我是個異教徒。 我不認同性別(gender)的胡言亂語。

哦,我也很 『不專業(unprofessional)』,因為我在推文中說髒話。

哎呀

我又說了!」
BlackBottle
註:

【Stroop Effect 斯特魯普效應】

這個效應展示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過程已是一個自動化的歷程。當有一個新的刺激出現時,如果它的特徵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會加速人們的認知;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徵與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則會干擾人們的認知,使人們的所需的反應時間變長[3]。

斯特魯普效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BlackBottle
Dr P的討論起頭是這則推文:

「一名在 阿羅約格蘭德 (Arroyo Grande) 高中一直參加女子田徑隊比賽並使用女子更衣室的男孩昨天在校務會議上發言。

利亞姆 (Liam) - "莉莉(Lily)" 諾克羅斯披著著跨性別旗子,抱怨自己是騷擾的受害者。至少有一名女生站出來說,諾克羅斯看女生脫衣服。」
Genevieve Gluck (@WomenReadWomen) on X
-
影片備存。
BlackBottle
Dr P回覆這串:

「兒童無法被診斷出有心理變態(psychopathy),因為我們知道他們的大腦仍在發展中(很諷刺,不是嗎?)

在他們 18 歲之前,我們會說這樣的孩子有『冷酷無情(callous and unemotional)』的特質。

這就是這樣的孩子。

他的遺傳傾向可能是低同理心和低喚醒(反社會人格 / 精神變態的典型徵兆),而左派那些低能的成年人卻在向他招手。

除非管教得宜,否則這個叫利亞姆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他身邊所有人的噩夢。

他的權利、冷酷無情和缺乏同理心意味著他會期望每個人和每件事都要屈服於他的意志,如果他的自我慾望沒有得到滿足,他就會發動行動。
BlackBottle
「他已經在 「要求(demanding) 」他無權享有的權利。 有多少這個年紀的孩子如此大膽?

我曾與這樣的孩子共事過。

他們一開始通常會欺負自己的母親,對母親施暴,然後又對其他女性重複這種行為。

我敢打賭,他的媽媽已經開始害怕他了。

而且,學校和家長非但沒有做他們該做的事,好好地讓他融入社會,反而鼓勵他的越軌行為。

這不是『莉莉』這個可憐、受困擾、只想逃跑的『跨性別女孩』。

這是一個正在形成中的怪物。

我保證我們會聽到更多關於利亞姆以及像他這樣的男孩的消息。」
Dr P: 'Gender Dysphoria' is a hoax (@Psychgirl211) o...
BlackBottle
心理病態 / 反社會人格 (psychopathy):
psychopath
BlackBottle
下面的討論:

Svaara
「我相信有很多情況是父母鼓勵孩子有這種態度和行為。他們製造出這些精神病患者,然後無法控制他們,甚至懶得去試圖控制他們。」
/

Dr P:
「真的。或者他們常常看不到正在發生的事情,因為精神病患者擅長隱藏和模仿正常行為。但在這裡,毫無疑問。」
/
Quodvox5
「我對這個小伙子的反應是緊張起來並握緊拳頭——我不知道為什麼…」

Dr P:
「這裡有理由:」 另一串連結:
Dr P: 'Gender Dysphoria' is a hoax (@Psychgirl211) o...
BlackBottle
Dr P:
「因此,除了『Tabbetha』假裝成女性並可能在未經女性和女孩同意的情況下為她們提供看護服務的倫理問題之外,讓我們也來看看與異裝癖者共事所造成的神經生物學/心理學影響。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F_p3TXsAAObSm?format=png&name=small
https://pbs.twimg.com/media/GQF_vwEWUAAJRkS?format=png&name=360x360

經過約 400 萬年的人類進化,我們的大腦已經進化到幾乎可以立即區分男性和女性。 為了有性繁殖和安全起見,我們需要能夠立即知道我們所看到的是同類中的雄性還是雌性。這是生存的需要。
BlackBottle
「因此,我們從一出生就被設定要區分性別。初生嬰兒,即使視力很差很模糊,也會優先注視女性而不是男性的臉。這可能是任何年齡或 『種族 』的任何女性的臉,而不僅僅是他們母親的臉。嬰兒會本能地尋找、適應和連結女性。這是生存的需要。

進入 Tabbetha,一個假扮女性的男性。

這對我們的大腦有什麼影響?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稱為『斯特魯普效應(Stroop Effec)』。這是指兩個不同步的刺激物同時出現。 如下圖所示。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F_cCXWoAAjuiI?format=png&name=360x360
BlackBottle
「當人們被要求說出顏色時,如果詞和顏色相符(同步),他們的反應會更快。如果詞和顏色不匹配(非同步),他們的反應會比較慢。

反應所花的時間稱為潛伏時間(latency time)。

情緒創傷和潛伏時間之間有一定的關係。潛伏時間較長是因為大腦在嘗試解碼非同步刺激時承受了額外的壓力。此外,與沒有經歷重大生活創傷的人相比,患有 PTSD 的人對非同步刺激的反應更慢。

看到男扮女裝就是異步刺激(asynchronous)。

我們的大腦在嘗試同時解讀兩個相互矛盾的刺激,並找出其中的意義。
BlackBottle
「像『Tabbetha』這樣的異裝癖者是人類的活體-斯特魯普效應。

那麼,如果一個被強暴的女性由一個異裝癖者提供護理,會發生什麼事?
當一個童年遭受性虐待的人面對一個男扮女裝的護士時會發生什麼?
如果一名女性或男性根本不願意由一名男扮女裝的護士提供護理,又會發生什麼情況?

就像斯特魯普效應一樣,看到一個穿著女護士制服、戴著假髮和假乳房的男人會造成壓力 (在心理學上稱為喚醒(arousal)),並激活大腦中處理情緒的杏仁核 (Amygdala)。
BlackBottle
「Tabbetha 的同事和他所照顧的病人都會持續處於亢奮狀態:他們的大腦會同時接收並嘗試『解碼』兩種衝突、非同步的刺激。

這種神經生物學上的反應會因為『誤判性別(misgendering)』對病人和同事所造成的可怕社會後果而更形嚴重,因為他們都被置於這種無法維繫的處境。

『Tabbetha』的工作同事以及他所看護的任何人,都被默許忽略並否定數百萬年進化過程中所磨練出來的生存反應。
BlackBottle
這如何與病患照護相容?
如何與保障相容?
這與尊重他人如何相容?

但我不認為 林恩·辛普森 (Lyn Simpson) 和 賈斯汀·史蒂爾 (Justine Steele)
@ NCICNHS
這類人會關心「Tabbetha」穿著女裝在卡萊爾醫院大搖大擺對工作人員或病人的情緒和神經生物學影響。
BlackBottle
「我敢打賭,他們一秒鐘也沒有想過,允許「Tabbetha」在他的工作場所表演他的 AGP 性慾倒錯 並以『女人』的身份出現,會對其他人造成什麼影響。

只要「Tabbetha」的心理健康好一點,管理階層就可以恭喜自己做到了『包容』,那麼其他人就別管了。

我建議這樣做:
任何公務人員,只要其工作涉及接觸公眾,就不該以與其出生時性別相反的身份上班。

What say you?」
BlackBottle
--拉線。
BlackBottle
應該是最近這個新聞燒起來的:
新聞連結 :【我懇求我的老闆不要讓跨性別護理師參與我的私人手術】
BlackBottle
承樓上:

「線程: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請讓我告訴你我所看到的相關事實。

1. 一名護士被告知她必須在一名男子「Rose」面前脫衣服。

2. 她的工作場所讓「Rose」進入了女更衣室。

3.「Rose」一再詢問護理師是否要換衣服,但她顯然不想在護理師面前脫衣服。

4.護士們團結起來,互相支持。他們向人力資源部投訴。

5. 護士們被告知他們就是問題所在!他們被告知必須接受【再教育】。有人告訴他們「Rose」可以對他們進行再教育! ! ! ! !

6.護士們帶了一套西裝。
BlackBottle
「7. 其中一位護士凱倫 (Karen) 需要接受手術。婦科手術。醫院隨後指派「Rose」加入團隊! ! !

(對我來說,這似乎是一種邪惡的懲罰,完全是故意為之。你想起訴我們?好吧。我們會強迫你向“羅斯(Rose)”展示你的私處,否則就不做手術,忍受痛苦。我真的無話可說。)

他們告訴卡倫,如果她反對「Rose」在房間裡查看她的私處,她就不能接受手術。

他們問凱倫,如果「Rose」不能在手術室看到她的私處,她會有什麼感覺! ! !

最後他們讓步了,凱倫在沒有「Rose」在場的情況下接受了手術。 1/3
BlackBottle
「這是「Rose」。用「tr*ns」這樣愚蠢的字眼來形容男人才是我們走到這一步的原因。 「Rose」是一名男性。不是另一種人。一個男人。一名男子想要進入女更衣室並被允許進入。

我怎麼可能看出他是個男人?我可以看到。 2/3」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qpwVgzXEAAxkM9?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以下是完整的故事。我關心的是凱倫。凱倫和其他女人。並不是那個想進去看他們脫衣服的男人。

這裡沒有兩方(there are not two sides here)。請閱讀整個故事。這些只是其中的幾個亮點。」
Jennifer 🟥🔴🧙‍♀️🦉🐈‍⬛ 🦖 (@babybeginner) on X
BlackBottle
這裡是承接18f:阿羅約格蘭德 (Arroyo Grande) 高中事件的續:

「與諾克羅斯同為高中田徑隊的選手塞萊斯特·杜伊斯特 (Celeste Duyst) 在他之後發表了講話。
諾克羅斯坐在她身後,戴上降噪耳機,露出了假笑。人群中的幾個成年人居然嘲笑塞萊斯特。」
Genevieve Gluck (@WomenReadWomen) on X
-
影片備存,女孩抗議這個自稱跨性別的男生在女更衣室看她們換衣服,然後她受到了嘲笑
BlackBottle
「上個月,塞萊斯特在敘述被逼迫要在 諾克羅斯面前脫衣服時,不禁潸然落淚。

『我進入女更衣室更衣,準備參加田徑練習,在那裡我看到一個生物男性不僅看著我自己,還看著其他年輕女性脫衣服。這段經歷對她的創傷極大。』

然後她被告知要 『自己收拾一下(wrap it up)』。」
Genevieve Gluck (@WomenReadWomen) on X
-
影片備存。
BlackBottle
「瘋狂:加州學生 @ LuciaMarUnified
塞萊斯特 淚流滿面地描述了一名被允許進入女更衣室的男子如何看著她和其他女孩脫衣服。

學校董事會的回覆是:『好的,請結束。』

什麼? !」
Libs of TikTok (@libsoftiktok) on X
-
另一串討論
BlackBottle
「塞萊斯特是一名高中運動員,她在週二的證詞中提到自己被迫在男同學面前脫衣服。『目前,感受和感覺被用來作為證明自己是否為女性的證據......我不是跨性別恐懼者。我之所以發言,是因為我的權利和安全不再受到重視!』
塞萊斯特 在作證時受到大人和學生的嘲弄。聽聽。」
Gays Against Groomers (@againstgrmrs) on X
_
同一個影片
BlackBottle
--拉線。

///英國的護理師事件和加州的女高中運動員的情況都有不用明說的共同點,就存在同一串了。
BlackBottle
1988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被調查的性犯罪殺手(sex killers)中有 54% 是異裝癖者。

其他研究發現,在性犯罪與性虐待兇手中,異裝癖者的比例為 40%,『性犯罪兇手中......性別障礙的發生機率很高』,性虐待與性別障礙(dysphoria)之間存在著關聯。(1/)」
Diana Alastair💚🤍💜 ✡️⚢ ❌❌ (@sappholives83)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WxBKJHXEAEZDq8?format=jpg&name=large
BlackBottle
下面討論:

Billy Bragg
「這種記憶空洞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
Diana Alastair
「這是非常刻意的。大約 9 個月前,我參加了部門 DEI 課程前舉行的一次單位會議,在會議上我們被告知,任何人如果在課堂上提到掠奪性的異裝癖者,都會受到懲罰,並被調離兇殺組。」
BlackBottle
/
BATPAXOMYOMAXIA
「《沉默的羔羊》(Silence of the Lambs)中的異裝癖兇手在當時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特徵。當我看這部電影時,看到兇手穿著乳頭環時,我可以感受到人們的畏懼,因為這被理解為明顯的跡象:變態。5 年後,前衛的大學生有了它們。」
/
Diana Alastair
「這仍然是合理的。」
/
「當然,但今天這部電影會遭到跨性別激進主義者的強烈抗議,因為它將變態殺人犯描繪成一個極端異裝癖者,用受害者的皮膚為自己製作衣服以『變成女人』。
當時人們普遍理解這些線索,並認為這些線索是合理的。」
BlackBottle
--拉線。
///想到:這個犯罪心理分析是否和 跨運裡對女性的暴力厭女症和沸騰的仇恨有關
BlackBottle
https://images.plurk.com/4Iy73SUL6bGNSCaiYwAbcm.png
BlackBottle
【專題文章:性行為的本質和動態-殺人:綜合評論】 https://drreidmeloy.com/... PDF檔
~關心~
我想一想決定問一下:
早期異裝應該是以「穿不符合刻板印象氣質的服裝」為主,所以不被歸在跨性別。我個人是覺得拒術跨跟只是穿著不符合刻板的人都會被包在這個傳統定義下?
但後來跨運整個重新詮釋變成定義是「目標是裝扮成想像中的異性」,所以又被歸在跨性別,並且進一步把不覺得自己是要跨的人也擅自解釋成只是還沒而已。
那現在反對方有相關的主流見解嗎?全部都是跨跨,沒有要跨的異裝實際上不存在?或者認為自己沒有要跨的不管怎麼穿都不算異裝?
因為我覺得這串講的描述說是異裝好像都是純指拒術跨,沒有涵蓋到傳統定義中的其他異裝,所以想知道現在詞義流變成怎樣了⋯⋯
BlackBottle
~關心~ : 這是傘式術語的影響,不確定是酷兒理論、第三波女性主義還是哲學還是心理學的發展,本來「異裝癖」「變性人(已術跨)」「偽娘」等等用語都是獨立並分開的,推測是酷兒教徒/性平進步派/醫學醫藥圈等等,把這些一併歸到『性別認同』的圈子下面:然後我們有了『跨性別(TRANS)』『非二元』等等的新的語言,現在變成了一種大鍋炒的概念
BlackBottle
我個人會把「跨運」和「傳統的已術跨(跨性別)」分開使用,但就我所知熱衷娘化色情的藥娘已經會自己掛『跨性別(跨運)』旗:換句話說就是他們認同自己是『跨性別者』,偽娘圈的情況我不清楚,這是看當事人的自我表示
@wbsearch404 - 【跨性別/SISSY/娘化情色】 【一名 14 歲男孩表示,跨性別『強迫女...
BlackBottle
~關心~
BlackBottle : 我知道,我主要是想問異裝的部分,所以結論是反對方也跟著定義混亂了嗎?這樣感覺很危險呢⋯⋯因為如果只是穿著不符合刻板氣質的人在異裝的論戰中是種薛丁格的存在的話,感覺不知不覺間會助長「被擅自指說你就是跨」的問題增加
BlackBottle
~關心~ : 因為台灣才剛開始接收『多元性別』那一套,推測還沒有你說的情況,而國外看到的討論是他們也大都自稱自己是『跨性別(跨運旗)』者了,有沒有做手術、想不想做手術在跨運下是不分家的:https://opinion.cw.com.tw/...
BlackBottle
這個道理大概就像,九型人格流行起來後,本來「個性較內向的人」通通都會開始自稱自己是 I人,流行的因素也有
~關心~
雖然這個一部分之前就有觀察到,但我以為會有要求正名的聲音,看起來走向比我原先預想的還不樂觀⋯⋯

原本:「大家都不要被刻板印象所限」
->跨運:「刻板印象才是性別」(提出新定義)
->反擊:「實際上提倡跨運的人本質上是在追求⋯⋯」(指出問題但使用了新定義)
->論戰持續中但加重刻板印象的新定義已被雙方採納

我不覺得對於倡議方的行為模式剖析是錯的,但看起來在反對方有點被牽著鼻子走一路跟著接受新定義的狀態下,雙方都會把趨勢往加重刻板印象的方向帶,唉
之前有個有名的噗友說跨運這樣走下去是在拖已術跨下水最後一併被歧視,我現在覺得同樣的說法甚至可能會擴及一般不符合刻板印象的人身上⋯⋯
BlackBottle
因為跨運是很流行很潮的【性少數】,政府更是從上到下的獎勵推廣、這樣自稱還會有提升社會地位等等好處(國外一年到頭都在辦各種驕傲日驕傲月),對於異裝癖掠食者來說 ,這只是說一句「我是跨性別者(跨運旗)」的問題, 桑沖 如果活在現代,他的行為是完全符合性別認同宗教的『跨性別女性』,而某人實際上有沒有【性別認同】又誰知道呢?
畢竟人心比萬物都詭詐
BlackBottle
~關心~ : 這篇他們把『異裝癖掠食者』拉出來講其實就是有要把和『跨性別者(trans)』分開來的味道,語言的問題很難辦,英國才好不容易把「女性」一詞靠打官司下來定義,但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這本來就是很長的戰爭
個人用WB@觀察號
我剛爬了下,你貼的那個推特帳號,2019年就在記錄這件事
Genevieve Gluck (@WomenReadWomen) on X
BlackBottle
個人用WB@觀察號 : 對喔,謝謝提醒
BlackBottle
~關心~ : 我剛才再仔想了一下,他們在討論的確是『異裝癖的掠食者』,因為如果只是『異裝癖』,不管他性別認同是什麼.他的行為都不會去進入異性空間,自然也不會產生爭議,剩下的就是喜歡異裝的人自己會不會被這波性別認同流行帶走的問題了
個人用WB@觀察號
我覺得很多人被帶走了
BlackBottle
個人用WB@觀察號 : 這是最糟糕的…
Egg
這種偏袒才是歧視吧⋯⋯
厭世石頭
這些人要的就是這樣,拿沒問題的來掩護有問題的,那些沒問題的很多也是很開心的搭順風車一起攻擊正常人,最後被算在全部一起也不能怪誰,反對方我覺得一開始其實有想要分啊,但到最後發現其實他們也沒很想要分清楚,反正他們就是也想要好處啊
BlackBottle
--拉線。

承接13F 的續,下面的討論延伸:
BlackBottle
/
MsgFrmThMndFld
「我認為這是對上帝的拒絕,並將自己放在創造自我的寶座上。

我要以自己的想像力造我
我要以我的形像造我
男性或女性、我要以自己的
如同一個國家形象(image a nation)」

/

Dr P
「我同意。

我一生都是無神論者。 我現在認識到我錯了。」
BlackBottle
/
MsgFrmThMndFld
「我沒有期待答案

更不用說這個答案了

我對您的工作和坦率深表敬意

擁有 50 年為青少年和家庭服務的經驗,
並且自 97 年以來一直擔任專業的系統家庭治療師。

有邪惡(There is evil)。

我無法避免這個觀察。

我看著我的女兒相信謊言,直到她被 TransAnitfaCult 的妄想所俘虜。」
BlackBottle
/

Dr P
「是的,我現在相信性別意識形態(Gender ideology)是世界上一股活躍的邪惡力量的表現。

惡魔(Demonic),如果你願意的這樣稱呼的話。

我對您女兒的遭遇感到非常遺憾。 每當我看到這些年輕人,我就會想起他們的父母,尤其是他們的母親。

在我個人資料上的文章中,我嘗試為這些父母說話。

我真心希望您的女兒能從這個惡魔中找到出路。」
BlackBottle
/

MsgFrmThMndFld
「感謝您的善意
我同意
我經常發現其中涉及到神秘學、異教崇拜或對上帝的拒絕。

當我準備接觸沉溺在這種邪惡中的人時,您的作品讓我看到希望
我在與家長共事時經常參考這篇文章,它所造成的傷害不只是『治療(therapy)』而已

我們正在訓練多代同堂的 SoulSearchAndRescue 尋找靈魂與救援隊伍,當他們意識到自己淹沒在邪惡中,並伸出援手時,就能為 EveryLostYouth 每個迷失的青少年做好準備。」

/

Lupa Moon
「該邪教的危害十分廣泛,超出了傳統療法的範疇;需要精神工作,如驅除、解除程序、釋放實體。」
BlackBottle
/

Dr P
「我同意這些看法。

我是臨床心理學博士、C.Psychol 等專業學生。

我也是一個終生(我曾經相信)堅定不移的無神論者。

我受訓透過冷靜的臨床客觀鏡頭來觀察所有的人類行為,不論這些行為表面上有多不理性。

我的「專業」認為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由「需求」(我們自己可能不知道)所驅動,和/或作為一種傳達意義的方式。

我不應該相信邪惡的存在。

但是,性別意識形態有些先天性的『錯誤(wrong)』。

它似乎在利用一種黑暗的力量,這種力量的動機是對人類的敵意和傷害我們的慾望。

在所有關於『包容性(inclusivity)』和『身份認同(identity)』的談論, 以及性別意識形態的多種偽宗教外衣和觀念之下,我覺得有一種實實在在的邪惡在作祟。」
BlackBottle
BlackBottle
https://images.plurk.com/O8wNel242tupYt9RSB2i8.jpg 相呼應…
BlackBottle
和之前看到 這個人的故事 時感想類似…
BlackBottle
Egg : 厭世石頭 : 這是一種誘惑… 很少人能有意識地去抗拒
loni
我覺得為人的基礎是尊重,而要求別人以展露隱私的方式來表現“沒有歧視”,本身就是一種不尊重的隱私權侵犯,是扭曲的心理問題;不單純跨性別上議題上會出現,某些人在人際往來上也會強迫別人“揭露隱私”才覺得“我們現在是朋友”;
再來就是管理方的便宜行事,讓跨性別者自己擁有一個換衣服的時間段很困難?各自尊重隱私有何不好?非要讓別人心理產生壓力感到不適、甚至生病提告才要處理?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人人享有言論和信仰自由並免於恐懼和匱乏」(《世界人權宣言》)
羅蘭夫人:「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管理者的便宜行事,不正就是讓某些人得以用性別自由之名,使別人承受心理恐懼嗎?這完全無助於跨性別議題的改善。
厭世石頭
覺得性別是隱私的一種就是已經掉進跨教的陷阱了
厭世石頭
然後跨是要強迫別人跟他們一起換衣服,他們才不要自己一群換衣服
loni
厭世石頭 : “自己的身體”是隱私,無關性別;
跨性別現在定義很混亂,我不會說跨性別者就怎麼樣,
但是,
提出想跟別人一起換衣服這個要求之前,要怎麼證明那個人是性別認同障礙,還是心理變態?還是其他?
這是管理方不能便宜行事的地方。
厭世石頭
你質疑不接受他們的要求就是恐跨,看來你對跨運還不太了解
BlackBottle
loni : 沒有你想的那麼複雜,跨運要的就是『更改定義』而已,
常識:公共的隱私區域以生理性別(sex)來定義分類 ,
跨運:公共的隱私區域以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來定義分類,這就是為何他們要擴張/改寫語言的定義 語言的魔法
BlackBottle
一個主張他的性別認同為女性的男人,有權使用女性空間,他只是在行使他被賦與的權利而已,這和他實際上是否有拿到性別證書、有沒有做手術沒有關系,而是他主張了__這就是定義被改寫後的結果
BlackBottle
很多人的理想是:我們互相尊重就好,但尊重並不是預設存在的,這噗裡的2個例子(護理師與高中足球選手),他們都對在女更衣室看其他女性換衣服這事非常感興趣…並表示他們出現在那裡是他們的『權利』,這就是以性別認同來定義分類的結果,你無法把掠食者趕出去
BlackBottle
以他們的視角看,很合理啊,你不肯和我一起換衣服,就是歧視我不是女性,不是『同一圈』、不是尊重---不尊重我的自由,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也是可以這樣解讀的
loni
BlackBottle : 我沒有想得多複雜,我反而覺得跨運把很多事情搞複雜了;
我身為女性,並不代表我就樂意在其他女生面前換衣服,這是身體隱私與安全感問題;不願意一起換衣服就是歧視?我覺得那是擴大解釋自己的被害妄想(或是甚麼其他的東西);如我所說,某些人會強迫別人展露隱私才會覺得雙方是『同一圈』,但這種依靠別人暴露隱私才有認同感的心態絕對不是正向人際。而一堆管理公共隱私的地方居然會推廣這種事?

我覺得公共隱私區域的管理方立場很奇怪,為了維護跨性別主張者的權益,卻忽視其他使用者的隱私權益與隱憂?
先不談那個自稱跨性者到底是甚麼情況,如果管理方設定一個時段是跨性別友善時段,讓願意一起換衣服的人去用,有顧慮的人則選別的時段,事情能不能改善?
管理方表面上是要實行友善跨性,卻變成迫害女性,情況整個弔詭。
loni
我突然想起來跟某個情境很像,
有些網路上的陌生人會剛認識就邀請一起吃飯作朋友,可是如果我跟對方說「我覺得在網路上聊聊天也可以作朋友」,對方就會烙一句「不願意跟我吃飯是不是看不起我?!」

為什麼不願意在陌生的情況下一起吃飯就被畫上看不起的等號?
我感覺有情勒的味道;
為什麼不願意一起換衣服就被畫上歧視的等號?
我感覺有情勒的味道;
到底這些邏輯怎麼成立的?(我知道有些是心理問題,有些是錯誤認知養成,我就吐個槽)
而且管理隱私的公部門還接受了這種情勒???
那能喊早上八點的課是對有睡眠延遲的人的歧視嗎?

跨運雖然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改變定義,但實際上混淆了許多人的腦袋、複雜化了各種事物的解釋,使得不肖份子得以混入其中,而管理方卻沒有釐清該怎麼處理,導致管理陷入渾沌
BlackBottle
「一名39 歲的男子自稱是一名女性,他進入一家女性游泳池的更衣室,並試圖接近兒童。

他戴著假髮,穿著比基尼,卻沒有被工作人員趕出去。相反地,一名男子注意到他,追出建築物並逮到他。

原來他是一名被定罪的兒童性侵犯者。

這種情況何時才會結束?」
HC ⬛️◼️▪️ (@banbadmen) on X
-
截圖:https://pbs.twimg.com/media/GrF75tBXYAAIcWk?format=jpg&name=small
BlackBottle
loni : 到底這些邏輯怎麼成立的?<有人在推動,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BlackBottle
補上前2樓的 新聞連結:【警方: 性犯罪者喬裝成女性進入女更衣室】
厭世石頭
loni : 這些邏輯是學者發明出來的喔
至於為什麼政府和各種管理機構覺得這種奇怪的東西是對的,背後原因太多了。跨運團體怎樣掌握到那麼多資源去跟公部門遊說和施壓都是個謎團,女人這邊沒有相等強力的團體去抗衡,另外很多政府部門都是高知識份子,在學校就已經被進步思想洗腦了,然後人類社會一向就是對女人的聲音比較忽視也是一個,太多了
厭世石頭
公部門一向就是只照顧那個會吵的小孩,這也不是新聞了
跨運就又是最會吵的,所以我才說不想要自己換衣服的是這些跨,他們不會接受你說的那種處理
厭世石頭
本來以為台灣是因為國外壓力所以弄這些,但美國換政府之後看來,台灣其實就是已經自己信邪教,自己就是支持這個的。也就是管理方自己腦子就是已經接受那套邏輯囉。同意 BlackBottle : ,沒那麼複雜,這就只是一堆人定義被抽換了。基本上最簡單講就跟一般邪教是差不多的情況
你說他們腦子是亂的?他們會跟你說:去多讀書!!
見習農
psychopath在阿羅約格蘭德案中翻作反社會人格者會不會更容易讓人理解?
精神病態會讓人誤以為這是疾病,能被改變被治療,但是他是種人格特質。我不認為有藥物能控制他。
厭世石頭
阿對了還有選票問題,台灣還很多人覺得進步覺醒就是字面上意思,彩虹是正面的,支持彩虹支持進步就是好事。反對方拿出歧視兩個字政府就嚇壞了,腦子沒壞掉的也會被攻擊,還有一大堆左媒會幫忙宣傳洗腦
BlackBottle
見習農 : 謝謝提醒,我加註了
BlackBottle
厭世石頭 : 國外覺得事態演變成這樣很扯(政府推廣跨運)的常識人也很多,也看到不少討論,普遍看這的確是官方有意由上往下在推動的 (NGO先推、再來立新法、教育行政ETC、當然也繞過了公眾的討論)
秀樹,自封跨運藍鑽講師
我之前發過文嘴那些認為「JK羅琳寫男跨女殺人犯就是恐跨」的人,我說:「如果寫男跨女殺人犯就是恐跨,那最大恐跨仔輪不到JK羅琳,應該是Thomas Harris,畢竟水牛比爾赫赫有名!」結果有挺跨人來回我,說「Thomas Harris當然也可能恐跨」。
挺跨人的回話讓我荒謬到笑出來!
Egg
秀樹,自封跨運藍鑽講師 : 照這個邏輯,一堆作家都恐男恐女了,畢竟有無數作家寫過無數男殺人犯和女殺人犯,那個人的思路真的很瘋欸!
BlackBottle
秀樹,自封跨運藍鑽講師 : Egg : 水牛比爾是有真實人物原型的…這才是恐怖的地方
秀樹,自封跨運藍鑽講師
BlackBottle : 對!!!!Edward Gein!!!!我還記得第一次看完沉默的羔羊,就查到這個傢伙,有夠驚悚變態!但如果Edward Gein放在現代英美,他早就不知道剝多少女人皮去了。
Eloise
歧視法還沒上路,有生理女性發文覺得自己在逛街被跨跨櫃哥嘲笑而且比了性意涵的動作,就被炎上了
呂 (@leauna_0321) on Threads

這個留言「說別人穿著女裝的男性同仁沒有比較高尚欸??」真的讓人有夠問號
Kylie (@kyliech13) on Threads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