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 主
[看了許多母親節鬼故事]
其一,姊弟都送花,弟弟的先到,爸爸打電話給女兒,要女兒把花退了。其二,爸爸看到小孩送的花,大聲責罵家裡已經有好多花,為什麼還要買花?(據說原來有的花都是不同單位致贈的)

看起來都是爸爸有問題,要不是勤儉過頭,受不起節日的儀式,要不然就是嫉妒媽媽在節日有坐大位的威風感。

我媽也許是喜歡收到禮物的,但我曾經送過兩年花,第一年她說花很漂亮,但是會謝,很可惜,浪費錢,以後不要再送;第二年送花,我媽直接陰陽怪氣說「妳是怕賣花的沒飯吃嗎?」從此以後,花禮就沒有辦法出現在母親節購物清單中。

勤儉固然是美德,時至今日還是用勤儉的理由來解釋其實有點薄弱,不要花的理由,是他(她)們覺得自己不值得。沒有價值的人不需要這種獎賞。

(續)
爐 主
我以為40歲50歲60歲的為人父母已經從舊時代沒有配得感的人生觀進化了才對,很顯然的,「不值得對我好」的潛意識還是不小心變成基因傳下來了。

電視裡常常描寫台灣家庭的老夫老母,節日裡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禮物也收下了,還是要矯情忸怩作態地微嗔「以後不要亂花錢,錢拿來我幫你存。誰像你們這麼虛華…」這些口是心非每每把我看氣了。

要樂於接受別人的好意和禮物,說謝謝就好。
杜枝
沒有不愛父母的子女,都是父母自己不要的
爐 主
杜枝 : 我是感嘆自己當了父母就複製了他們自己當時的爹娘。都什麼時代了...

收了不想要的禮物,就不能文明一點成熟一點嗎?要什麼禮物乾脆先開清單來吧,不要嫌棄,拜託,台灣的父母先學會不要嫌棄好嗎?

千山萬水
我都包紅包 我媽很開心
爐 主
千山萬水 : 我買媽媽喜歡的金條,那就不是亂花錢啦。
爐 主
[分享]
《今天母親節,我在超商,看見一對姐弟,小聲準備著一場驚喜》

今天是母親節,早上九點半。

我剛補完牛奶,經過座位區時,看見一對姐弟坐在窗邊,桌上攤開兩張小卡片。

姊姊大概小四,小男孩還有點矮,雙腳坐著晃啊晃,嘴裡咬著吸管,小聲問:「那我要寫阿嬤還是媽媽?」

姊姊一邊把貼紙在卡片上,然後說:「你寫阿嬤,我寫媽媽,這樣禮物就可以一起送。」

桌上放著一袋已經包裝好的禮物和兩朵康乃馨,大概是他們先去別的地方準備好的。

弟弟寫得很慢,每寫一個字就抬頭看姊姊,像在對答案。

寫完後,姊姊整理文具,小聲說:「媽媽應該很感動吧。」
弟弟咬著吸管點頭:「還有阿嬤,她一定又會假裝沒聽見,然後偷笑。」

離開前,弟弟一邊整理背包一邊說:「可是我們沒買蛋糕耶,媽媽會不會有點失望?」 (續)
爐 主
姊姊拍拍他:「她才不會咧,她看到卡片就會哭了吧。」
然後,她們兩個開門走出去,背影乾乾淨淨,卻有一種小小的隆重感。

原來對有些孩子來說,慶祝不是跟風、不是鋪張,
是他們用小小的方式說:「你在我心裡,一直都很重要。」

「在這特別的母親節,願所有的母親們都感受到無盡的愛和感激,充滿您們喜悅和幸福。母親節快樂!」☺️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