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廢🌶我們都身在巨變的時代
一大早看到「港湖除銹」核心團隊發布的聲明,心裡五味雜陳。這樣的聲明,不是輕易寫得下的,也不是輕易讀得完的。字字句句,都像是壓抑許久、終於爆發的吶喊。

與其說是一紙公告,不如說是一次情感的出走,寫給支持者,也寫給曾並肩作戰的夥伴,更寫給那些終究走散的自己。

走過幾場運動,說實話,每次總會碰上這樣的時刻:意見分歧、判斷不一,誰該主導、誰在操作、誰心存懷疑、誰被邊緣化⋯⋯久而久之,人與人之間最初的信任,就像被重擊過後的玻璃杯。看起來還完整,但裂痕其實早已潛藏在光線的某個角度裡。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Facebook
🌶廢廢🌶我們都身在巨變的時代
關於連署書的爭議,說穿了,是信任的破碎。當行動變得需要「確認誰有掌控權」「誰能取得資料」「誰是否會濫用權力」,那種曾經無條件相信、義無反顧往前衝的熱情,也就會變得小心翼翼,甚至帶點防備與懷疑。這種變化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但當你察覺時,往往已經來到難以回頭的邊緣。

當你曾用真心投入的事物,突然變得可以被計算、被籌碼化,那種挫敗感,往往比敵人的攻擊還要來得深刻。

不過,我仍相信這些事情的發生,不代表港湖的火就此熄滅。相反地,正因為走到這一步,才更有可能釐清方向。這份聲明,雖然有切割的成分,但更像是在重新劃定一個可以重啟的界線。他們選擇誠實面對問題,堅定解決問題,這不只是告別過去,更是為了重新出發而清出空間。
🌶廢廢🌶我們都身在巨變的時代
這份聲明,也無疑是在召喚老戰友、吸引新夥伴重新集結。他們強調「不對外募款、不成立協會、不接受捐款」,更組成正式發言人團隊,劃清責任與邊界,這些安排讓人看見一種企圖:在動盪之中建立秩序,在紛擾之後重新建立信任。

我們曾經只是旁觀者,但也曾因為一句話、一股不甘,選擇站上行動的現場。這一代的公民運動經驗,往往就是這樣開始的。這股火,只要還有人記得當初為什麼出發,它就還有可能再次燃起。
🌶廢廢🌶我們都身在巨變的時代
所以,是的,港湖罷團現在需要的不只是「支持」,而是「共築」。這不再是一場幾個人硬撐到底的任務,而是一場需要更多人參與、共同維繫的開放工程。如果這真是一場由內而外的重整,那麼未來的行動或許不會更激烈,但會更堅定、更準確,知道該守住什麼,也知道該讓渡什麼。

我願意期待下一波行動。它不會是更大聲的喊殺,而是更聰明、更穩健的反攻。

這場戰爭還沒結束,但有些人,已經學會怎麼作戰得更像人民,而不是像候選人了。

你有沒有看到那一絲希望?

我有。而且不只是港湖。
掰噗~
真是解了我多年的疑惑! (money)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