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分享
Sun, May 11, 2025 1:10 PM
1
核三2號機17日停機 台電:燃氣新機組、綠能穩供電 | 產經 | 中央社 CNA
「台灣目前核能發電占比約3%,核三廠2號機將在17日停機除役,核電歸零。台電表示,今年將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加入供電行列,加上再生能源支撐,可確保供電無虞。
台灣過去共3座核電廠營運,2016年核電占比超過10%,近年核電機組陸續停機,核一、核二已進入為期8年的除役過渡階段。根據台電統計,今年1到3月核能發電量占台電系統約3.6%,隨著核三2號機將在17日停機,核電歸零,台灣將進入『非核家園』。」
中油三接供氣測試 台電大潭7號機今夏加入供電 | 產經 | 中央社 CNA
邁入非核家園 台電鼓勵核能單位員工轉火力電廠歷練 | 產經 | 中央社 CNA
備戰新核能 國原院拚建立國家SMR研究團隊 | 產經 | 中央社 CNA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Sun, May 11, 2025 1:11 PM
@eunice6927 -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日前表示,將依據新版財劃法編列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
@eunice6927 - 「天氣漸漸炎熱,全台高壓以上2.6萬戶的用電大戶將自5月16日起,率先實施夏...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Sun, May 11, 2025 1:11 PM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示,按照目前估算都在安全狀況,也有新的發電機組會加入,足以彌補,今年可維持白天10%、夜間7%的備轉容量率,供電無虞,甚至到2032年前發電量都是足夠的,請民眾安心。
台電指出,已規劃今年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加入供電行列,包含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機、興達新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總裝置容量達480萬瓩,新增機組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可確保民眾用電需求。
針對核電歸零後的調度策略,台電表示,近年風電、光電裝置容量持續增加,尤其光電成為白天供電好手,今年4月單日光電發電量即有超過1000萬瓩,風力發電也逾300萬瓩,風光合計占整體發電量約1/3。
除了新增燃氣機組之外,台電指出,將透過再生能源、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維持電力供需平衡。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Sun, May 11, 2025 1:11 PM
另一方面,在野黨推動核電廠延役修法,推升核電續命可能性,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指出,若要延役,加上重新購買燃料棒等作業,重啟至少需16至18個月。知情人士解釋,燃料棒都是客製化,光重新訂製至少1年半,不包含其他如核安會、國際間同儕等安全審查時間。
台電強調,過去台電核廢處理實質遭遇地方政府長時間卡關,核二1號機甚至被迫提早停機除役;另高、低階核廢料處置也仍面臨推動困境,如要繼續使用核能,更應務實處理核廢難題並支持核廢相關立法與修法。」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May 12, 2025 8:16 AM
核三2號機除役》三接6月全量供氣大潭 供電無虞 - 自由財經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May 12, 2025 8:16 AM
核三廠曾釀台灣核電史最嚴重意外 因戒嚴封鎖消息-民視新聞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Tue, May 13, 2025 9:12 PM
5/13
工商團體籲支持撥補台電 避免衝擊中小企業競爭力 | 產經 | 中央社 CNA
載入新的回覆
「台灣目前核能發電占比約3%,核三廠2號機將在17日停機除役,核電歸零。台電表示,今年將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加入供電行列,加上再生能源支撐,可確保供電無虞。
台灣過去共3座核電廠營運,2016年核電占比超過10%,近年核電機組陸續停機,核一、核二已進入為期8年的除役過渡階段。根據台電統計,今年1到3月核能發電量占台電系統約3.6%,隨著核三2號機將在17日停機,核電歸零,台灣將進入『非核家園』。」
台電指出,已規劃今年有近500萬瓩大型燃氣機組加入供電行列,包含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機、興達新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總裝置容量達480萬瓩,新增機組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可確保民眾用電需求。
針對核電歸零後的調度策略,台電表示,近年風電、光電裝置容量持續增加,尤其光電成為白天供電好手,今年4月單日光電發電量即有超過1000萬瓩,風力發電也逾300萬瓩,風光合計占整體發電量約1/3。
除了新增燃氣機組之外,台電指出,將透過再生能源、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維持電力供需平衡。
台電強調,過去台電核廢處理實質遭遇地方政府長時間卡關,核二1號機甚至被迫提早停機除役;另高、低階核廢料處置也仍面臨推動困境,如要繼續使用核能,更應務實處理核廢難題並支持核廢相關立法與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