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12 AM
1
NHK
日曜美術館
「蔦重と歌麿・写楽・北斎」
喔喔喔不知道是不是出於東博打光超級好,一看就知道這張《婦人相學十躰・浮気の相》背景是大片的白雲母摺(しらきらず)啊!出身吉原的版元蔦重,是不是習慣華麗的吉原,覺得美女就是要配亮晶晶的東西。啊啊啊閃死,這一張浮世繪應該不只賣一碗蕎麥麵的價格吧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14 AM
蔦重不只開發歌麿與写楽兩位浮世繪師,並且很早就注意到具有才能的北斎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18 AM
在蔦重39歲時出版被認為讓歌麿之名一躍於世的繪本《画本虫撰》,將30種蟲子設定為15圖,每圖2蟲,配以花草,上記狂歌以蟲為題,凡30首,是蔦重出版的豪華本,特別是歌麿的美麗且寫實的蟲圖備受注目。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18 AM
蜻蜓閃閃發光的翅膀是灑上礦石的雲母粉,使用了雲母摺的技法,蜻蜓腳上的毛清晰可見,十分寫實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22 AM
玉米用了木目摺技法壓出一粒粒的質感
※【木目出(きめだし)】空摺技法家族的一員,雕刻版木時與平時相反,將想要呈現圖案的部分挖成凹槽。將已經印刷完成的浮世繪畫作正面朝下覆蓋在版木上,用拳或手肘用力來回揉搓,力求讓紙張陷入下方版木的凹槽中,在正面形成凸起的花紋,用於表現立體感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29 AM
又亮晶晶!版元蔦重一定付了不少錢確保技巧高超的雕師與摺師願意參與印書工作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29 AM
蔦重於1750年生於江戶郊外幕府公認的遊郭街吉原,在20代前半時在吉原大門入口處的五十間道成立書店,最初是做租書店貸本屋生意,接著開始做浮世繪企劃、出版、販售,成為版元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38 AM
最初做的書是吉原的導覽手冊「新吉原細見《籬乃花》」,書中揭載遊女屋與所屬遊女名號,蔦重是第一個成長於吉原,出版吉原書籍的版元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39 AM
不過讓蔦重成功成為一流版元的是浮世繪。曾經浮世繪只有使用2-3色套印,大概在蔦重10幾歲時,技術革新,誕生全新的浮世繪,使用10種以上色彩印刷版畫,宛若錦織一樣多彩,被稱為「錦繪」迅速地傳開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43 AM
蔦重26歲時,出版第一張錦繪《雛形若菜初模様》礒田湖龍斎筆‧安永四年,畫的是吉原有名的花魁身著華麗和服的模樣,身旁跟著見習遊女禿,是蔦重第一次作為吉原的版元、出版吉原遊女的錦繪。《雛形若菜初模様》出版期間持續十年以上,期間內製作出150幅以上的吉原遊女錦繪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44 AM
畫中有最初期的耕書堂版元印,另有一個西村屋與八的版元印。西村屋是在江戶的中心地日本橋有店鋪,並在錦繪誕生以前就已出版浮世繪的先驅。這張錦繪耕書堂與西村屋共同出版,表示這兩家版元都有版權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46 AM
持有版權表示版元可以主張雕有文字與圖像的版木歸該版元所有,出版的權利在該版元手上,其他版元不得推出「重版」或「類版」。「重版」是複製本,就是盜版。「類版」是類似企畫的出版物,問題是在於禁止出版類似企畫的出版物上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57 AM
大阪曾經發生過控訴其他版元不得發行「類版」的事件。版元塩屋長兵衛在寬政二年出版描繪演員的繪本《画本行潦》,寬政五年,另外一間版元大坂屋左七同樣推出演員的錦繪。而塩屋長兵衛以「這是我持有版權的類版」控訴版元大坂屋左七不得出版演員的錦繪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57 AM
不過很快地,錦繪《雛形若菜》只剩下西村屋的版元印,耕書堂的印消失了,就像是西村屋為了獨佔版權與利益,將耕書堂排除了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7:57 AM
《雛形若菜》出版超過十年,共150幅作品,是目前已知的最大規模系列錦繪。表示當時有這麼大的利益推動出版《雛形若菜》系列,繼續共同出版下去表示蔦重也持有大判遊女繪的版權,由此推測西村屋設法將耕書堂排除了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8:00 AM
八年後,蔦重有了再次與西村屋決勝負的機會。從《雛形若菜》出版後之後的數年間,西村屋獨佔描繪吉原行事「俄」祭錦繪的出版權。吉原「俄」祭的主角是在宴席中表演歌舞音曲助興的藝者與見習遊女「禿」。能看到平常少見的即興演出,很有人氣。由西村屋出版的「俄」祭錦繪好像能感受到現場的音樂與歡騰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06 AM
從這裡開始,蔦重參戰。1783年(天明三年),蔦重出版同樣以「俄」祭為主題的錦繪,繪師是歌麿,畫中的藝者正在穿上足袋,不同於西村屋華麗的「俄」祭現場紀錄,蔦重出版的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後台花絮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06 AM
歌麿發揮他在繪本《画本虫撰》展現的觀察力,將藝者身著服飾的華麗裝飾絲毫不遺漏地描繪在紙上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32 AM
但為什麼沒有觸犯禁止出版「類版」這件事?原因在西村屋的「俄」祭錦繪大小是中判,蔦重的「俄」祭錦繪大小是大判,大小不同大抵上就不會觸犯版權,由西村屋的角度來看是『出版大判營收不會增加啊』『這麼高價賣得出嗎?』,所以沒有想提告耕書堂的意思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32 AM
接著發生了蔦重沒想到的事『寬政改革』,時代又回到了以武士為中心的世界,新上任的老中松平定信為了矯正風氣,禁止所有奢侈行為,規制也波及出版品。蔦重出版的以遊郭為舞台的讀本與錦繪,很快以擾亂風紀為由禁止出版、受到沒收一半財產的處分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34 AM
為了突破困境,蔦重推出新的企劃,起用歌麿推出以一般江戶女子為主角的美人大首繪,不是歷史上登場的人物、也不是故事中的角色,就是普通的市井女子日常且不容易看到的一面。蔦重和歌麿創造了在此之前的日本畫從未描繪過的題材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39 AM
美人畫不再是全身,而是只保留上半身的大首繪,因此使用的顏色數量也能減少,符合質樸儉約、禁止華美的寬政改革對出版品的表現規制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42 AM
之後歌麿推出了很多種版型的三美人大首繪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44 AM
接著其他版元看到美人大首繪的熱潮,跟著推出類似的出版品,如果主張版權的話,就能獲得一定期間的獨占出版。但蔦重卻沒有主張持有版權,禁止其他版元推出類版的出版品,而是繼續與歌麿合作推出新的美人畫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1:47 AM
「霞織娘雛形」系列,人物由一人美人的大首繪改為以一人站姿一人坐姿組合的二人美人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03 PM
「青樓十二時」系列,改為八分身的美人,歌麿有著敏銳的觀察眼,並且有著能將觀察到的事物畫出來的才能,使他成為浮世繪的歷史中很突出的繪師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03 PM
在蔦重將歌麿培養成美人繪第一人繪師時,有另一位悄悄地在蔦重底下工作,是之後創作出《冨嶽三十六景》,開創浮世繪新題材風景畫(名所繪)的葛飾北齋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08 PM
就在歌麿推出美人畫之前,蔦重看見當時年輕的北齋的才能,委託他畫美人畫,當時的北齋從屬於浮世繪大流派的「勝川派」,畫號是「勝川春朗」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08 PM
蔦重也請北齋畫了以吉原「俄」祭為主題的錦繪,藝者手持脫穀用的農具「唐竿」,表演模仿農村收穫作業的舞蹈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14 PM
浮世繪系列作品經常是不賣座就喊停,不是一定會出完一整套作品,目前確認北齋的「仁和嘉狂言」系列作品有十多張,表示蔦重對年輕時的北齋期待性滿高的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22 PM
在委託歌麿畫美人畫的同時,蔦重交給年輕的北齋的工作是畫役者繪,配合歌舞伎演出劇目推出的役者繪,是與美人繪同樣熱銷的熱門商品。蔦重稱呼為「細判」的小型役者繪,就像是測試北齋的實力一樣,畫了非常多張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29 PM
但蔦重最終在役者繪上開發提拔的,不是北齋,而是寫樂。蔦重委託給當時還是素人的東洲齋寫樂的工作是,大判役者繪,在寬政六年、蔦重45歲時,作為繪師寫樂的出道作,一口氣發行28張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29 PM
28張全用上了昂貴的黑雲母摺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30 PM
寫樂在短短的出道十個月期間內,畫了134張役者繪。在五月出道時的第一批28張役者繪後,第二期七月出版了38張役者繪。背景使用雲母摺的大判役者繪8張、細判30張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33 PM
第三期十一月出版了58張役者繪,比大判小一些的間判大首繪11張、細判47張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36 PM
最後是第四期,寬政七年一月出的細判役者繪10張,雖然不明白為何版型越出越小,但由畫上的顏料、印刷細節判斷,絕對不是出於版型變小降低成本的動機。一般來說小判會用到的版木大約5片,這批役者繪使用約7-8片版木。極容易褪色的青花製的青色植物染料,至今仍鮮明的殘留在畫上,眼周的細節用上了紅與薄紅兩種顏色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41 PM
版元和泉屋市兵衛推出大判全身像的役者繪與蔦重對決,起用歌川派的年輕新星歌川豐國,充滿肉體的力量的全身役者繪,獲得了比寫樂更高的人氣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42 PM
老舖版元鶴屋喜右衛門,採用與寫樂同樣的役者大首繪與蔦重對抗,起用的繪師是勝川春英,是勝川派的領導者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42 PM
在這之後,蔦重放棄出版役者繪,寫樂引退,役者繪界由歌川派繪師制霸。在寬政八年(1796年),蔦重得了腳氣病,臥病在床,翌年五月病逝
ブラ◇Ca ira
@blackal02
Sun, May 11, 2025 12:42 PM
在蔦重死後,歌麿與不同的版元合作推出各種美人畫,也有取材自淨琉璃的作品。歌麿沒有選擇浮世繪師常見的出世道路,在出版錦繪成名後,收下大筆的委託金額改畫肉筆畫,似乎是自覺自己適合作為錦繪版畫繪師,至死前持續創作錦繪版畫
載入新的回覆
「蔦重と歌麿・写楽・北斎」
喔喔喔不知道是不是出於東博打光超級好,一看就知道這張《婦人相學十躰・浮気の相》背景是大片的白雲母摺(しらきらず)啊!出身吉原的版元蔦重,是不是習慣華麗的吉原,覺得美女就是要配亮晶晶的東西。啊啊啊閃死,這一張浮世繪應該不只賣一碗蕎麥麵的價格吧
蔦重不只開發歌麿與写楽兩位浮世繪師,並且很早就注意到具有才能的北斎
在蔦重39歲時出版被認為讓歌麿之名一躍於世的繪本《画本虫撰》,將30種蟲子設定為15圖,每圖2蟲,配以花草,上記狂歌以蟲為題,凡30首,是蔦重出版的豪華本,特別是歌麿的美麗且寫實的蟲圖備受注目。
蜻蜓閃閃發光的翅膀是灑上礦石的雲母粉,使用了雲母摺的技法,蜻蜓腳上的毛清晰可見,十分寫實
玉米用了木目摺技法壓出一粒粒的質感
※【木目出(きめだし)】空摺技法家族的一員,雕刻版木時與平時相反,將想要呈現圖案的部分挖成凹槽。將已經印刷完成的浮世繪畫作正面朝下覆蓋在版木上,用拳或手肘用力來回揉搓,力求讓紙張陷入下方版木的凹槽中,在正面形成凸起的花紋,用於表現立體感
又亮晶晶!版元蔦重一定付了不少錢確保技巧高超的雕師與摺師願意參與印書工作
蔦重於1750年生於江戶郊外幕府公認的遊郭街吉原,在20代前半時在吉原大門入口處的五十間道成立書店,最初是做租書店貸本屋生意,接著開始做浮世繪企劃、出版、販售,成為版元
最初做的書是吉原的導覽手冊「新吉原細見《籬乃花》」,書中揭載遊女屋與所屬遊女名號,蔦重是第一個成長於吉原,出版吉原書籍的版元
不過讓蔦重成功成為一流版元的是浮世繪。曾經浮世繪只有使用2-3色套印,大概在蔦重10幾歲時,技術革新,誕生全新的浮世繪,使用10種以上色彩印刷版畫,宛若錦織一樣多彩,被稱為「錦繪」迅速地傳開
蔦重26歲時,出版第一張錦繪《雛形若菜初模様》礒田湖龍斎筆‧安永四年,畫的是吉原有名的花魁身著華麗和服的模樣,身旁跟著見習遊女禿,是蔦重第一次作為吉原的版元、出版吉原遊女的錦繪。《雛形若菜初模様》出版期間持續十年以上,期間內製作出150幅以上的吉原遊女錦繪
畫中有最初期的耕書堂版元印,另有一個西村屋與八的版元印。西村屋是在江戶的中心地日本橋有店鋪,並在錦繪誕生以前就已出版浮世繪的先驅。這張錦繪耕書堂與西村屋共同出版,表示這兩家版元都有版權
持有版權表示版元可以主張雕有文字與圖像的版木歸該版元所有,出版的權利在該版元手上,其他版元不得推出「重版」或「類版」。「重版」是複製本,就是盜版。「類版」是類似企畫的出版物,問題是在於禁止出版類似企畫的出版物上
大阪曾經發生過控訴其他版元不得發行「類版」的事件。版元塩屋長兵衛在寬政二年出版描繪演員的繪本《画本行潦》,寬政五年,另外一間版元大坂屋左七同樣推出演員的錦繪。而塩屋長兵衛以「這是我持有版權的類版」控訴版元大坂屋左七不得出版演員的錦繪
不過很快地,錦繪《雛形若菜》只剩下西村屋的版元印,耕書堂的印消失了,就像是西村屋為了獨佔版權與利益,將耕書堂排除了
八年後,蔦重有了再次與西村屋決勝負的機會。從《雛形若菜》出版後之後的數年間,西村屋獨佔描繪吉原行事「俄」祭錦繪的出版權。吉原「俄」祭的主角是在宴席中表演歌舞音曲助興的藝者與見習遊女「禿」。能看到平常少見的即興演出,很有人氣。由西村屋出版的「俄」祭錦繪好像能感受到現場的音樂與歡騰
從這裡開始,蔦重參戰。1783年(天明三年),蔦重出版同樣以「俄」祭為主題的錦繪,繪師是歌麿,畫中的藝者正在穿上足袋,不同於西村屋華麗的「俄」祭現場紀錄,蔦重出版的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後台花絮
歌麿發揮他在繪本《画本虫撰》展現的觀察力,將藝者身著服飾的華麗裝飾絲毫不遺漏地描繪在紙上
但為什麼沒有觸犯禁止出版「類版」這件事?原因在西村屋的「俄」祭錦繪大小是中判,蔦重的「俄」祭錦繪大小是大判,大小不同大抵上就不會觸犯版權,由西村屋的角度來看是『出版大判營收不會增加啊』『這麼高價賣得出嗎?』,所以沒有想提告耕書堂的意思
接著發生了蔦重沒想到的事『寬政改革』,時代又回到了以武士為中心的世界,新上任的老中松平定信為了矯正風氣,禁止所有奢侈行為,規制也波及出版品。蔦重出版的以遊郭為舞台的讀本與錦繪,很快以擾亂風紀為由禁止出版、受到沒收一半財產的處分
為了突破困境,蔦重推出新的企劃,起用歌麿推出以一般江戶女子為主角的美人大首繪,不是歷史上登場的人物、也不是故事中的角色,就是普通的市井女子日常且不容易看到的一面。蔦重和歌麿創造了在此之前的日本畫從未描繪過的題材
美人畫不再是全身,而是只保留上半身的大首繪,因此使用的顏色數量也能減少,符合質樸儉約、禁止華美的寬政改革對出版品的表現規制
之後歌麿推出了很多種版型的三美人大首繪
接著其他版元看到美人大首繪的熱潮,跟著推出類似的出版品,如果主張版權的話,就能獲得一定期間的獨占出版。但蔦重卻沒有主張持有版權,禁止其他版元推出類版的出版品,而是繼續與歌麿合作推出新的美人畫
「霞織娘雛形」系列,人物由一人美人的大首繪改為以一人站姿一人坐姿組合的二人美人
「青樓十二時」系列,改為八分身的美人,歌麿有著敏銳的觀察眼,並且有著能將觀察到的事物畫出來的才能,使他成為浮世繪的歷史中很突出的繪師
在蔦重將歌麿培養成美人繪第一人繪師時,有另一位悄悄地在蔦重底下工作,是之後創作出《冨嶽三十六景》,開創浮世繪新題材風景畫(名所繪)的葛飾北齋
就在歌麿推出美人畫之前,蔦重看見當時年輕的北齋的才能,委託他畫美人畫,當時的北齋從屬於浮世繪大流派的「勝川派」,畫號是「勝川春朗」
蔦重也請北齋畫了以吉原「俄」祭為主題的錦繪,藝者手持脫穀用的農具「唐竿」,表演模仿農村收穫作業的舞蹈
浮世繪系列作品經常是不賣座就喊停,不是一定會出完一整套作品,目前確認北齋的「仁和嘉狂言」系列作品有十多張,表示蔦重對年輕時的北齋期待性滿高的
在委託歌麿畫美人畫的同時,蔦重交給年輕的北齋的工作是畫役者繪,配合歌舞伎演出劇目推出的役者繪,是與美人繪同樣熱銷的熱門商品。蔦重稱呼為「細判」的小型役者繪,就像是測試北齋的實力一樣,畫了非常多張
但蔦重最終在役者繪上開發提拔的,不是北齋,而是寫樂。蔦重委託給當時還是素人的東洲齋寫樂的工作是,大判役者繪,在寬政六年、蔦重45歲時,作為繪師寫樂的出道作,一口氣發行28張
28張全用上了昂貴的黑雲母摺
寫樂在短短的出道十個月期間內,畫了134張役者繪。在五月出道時的第一批28張役者繪後,第二期七月出版了38張役者繪。背景使用雲母摺的大判役者繪8張、細判30張
第三期十一月出版了58張役者繪,比大判小一些的間判大首繪11張、細判47張
最後是第四期,寬政七年一月出的細判役者繪10張,雖然不明白為何版型越出越小,但由畫上的顏料、印刷細節判斷,絕對不是出於版型變小降低成本的動機。一般來說小判會用到的版木大約5片,這批役者繪使用約7-8片版木。極容易褪色的青花製的青色植物染料,至今仍鮮明的殘留在畫上,眼周的細節用上了紅與薄紅兩種顏色
版元和泉屋市兵衛推出大判全身像的役者繪與蔦重對決,起用歌川派的年輕新星歌川豐國,充滿肉體的力量的全身役者繪,獲得了比寫樂更高的人氣
老舖版元鶴屋喜右衛門,採用與寫樂同樣的役者大首繪與蔦重對抗,起用的繪師是勝川春英,是勝川派的領導者
在蔦重死後,歌麿與不同的版元合作推出各種美人畫,也有取材自淨琉璃的作品。歌麿沒有選擇浮世繪師常見的出世道路,在出版錦繪成名後,收下大筆的委託金額改畫肉筆畫,似乎是自覺自己適合作為錦繪版畫繪師,至死前持續創作錦繪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