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蓋後盾💥
除了又去聽一次撕裂陰陽兩界的藍調,今天出關還看了 青春末世物語。
我反對使用「群像劇/青春群像」來稱呼這部電影,完全失準。除了雙主角,其他角色幾乎沒有同時推進的故事線,都是碎片,角色弧線根本不算完整。

(本來要看帶針,結果我眼瞎看錯時間今天沒有,真的悔恨到不行。)
🌌杯蓋後盾💥
尤其是富美的部分最讓我無奈,雖然她有自己的主張和自己的行動,但那些幾乎是為了推進主角而鋪設的,她的故事並沒有被交織或是呼應,最後甚至直接消失。即使我喜歡她,卻也覺得她根本堪稱本作最大功能角色。

不過它確實打破日本電影爛俗的那些慣性,也讓幾乎沒在日本作品上看過的議題、以及學生時代那種自以為是的天真與愚蠢赤裸地呈現在眼前。
🌌杯蓋後盾💥
我沒有特別喜歡,但也不討厭。
因為整個語言與權力交鋒的場域是建構在學校,我認為很多表現都很讓我出戲,論述的深度被過於單純/二元化。

還有年輕演員那些青澀與自然的表現都很好,但對上那些有經驗的演員又回到了最日本最用力最浮誇的演技,每次畫面來回切我就覺得好痛苦。
🌌杯蓋後盾💥
我很想說整部戲最觸動我的地方是Lia Ouyang Rusli的主題曲。雖然可能有點失禮,但我也是第一次這麼強烈感受到,音樂給我的比畫面給我的更多?好吧,有點難形容,我還在找語言,暫時是這樣。

(但並不像是藍調或爵士那樣溶進我的血液,讓整個身體都投入。)
🌌杯蓋後盾💥
而且其實我又很疑惑那個音樂感動到底是來自Lia Ouyang Rusli本身還是我只是把它當作坂本龍一的幽靈。
HAPPYEND Theme (Opening)
llid
opening 那首真的非常教授(?)甚至在去年金馬映後還有人特別詢問,不過空導說無論是音樂家還是他在配樂上都沒有受到坂本影響XD
🌌杯蓋後盾💥
llid : 好喔,他說了算(幹)
🌌杯蓋後盾💥
然後我特別想講這段:
「重要的事情不用靠語言也能傳達。」
這句話出來我真的是覺得假掰出戲到我都笑了。

就是整個語氣場的協調性破掉了(就跟老演員/新演員語氣語感的表現不一致一樣),明明是孩子們坦白破碎的場合,它太像一個硬是要插嘴的老梗的日本作品常常會出現的作者之音(或者根本可以是某種日本社會虛假的表層共識之音)。

我甚至認為那是亞洲社會文化脈絡裡面,「不需要口語表達」來正當化「不傳達、不溝通」,怎樣現在是在「愛的藝術」,我用我自己的方式表達愛你必須看懂?

角色在表達她無法溝通的痛苦,而你卻塞給她不溝通也沒關係的垃圾雞湯。

這段是難得明的場合,她的戲分少得可憐,結果這個角色的主體性在這裡被這句話廉價的轉移了,我真的是非常不能接受。
🌌杯蓋後盾💥
我應該會被人覺得我很討厭這部電影,但其實沒有(幹)
🌌杯蓋後盾💥
忘記青春的請跟我來:專訪《青春末世物語》導演空音央 | 放映週報
沒有,導演,你那段關於批判大島的論述我理解。
但你以為你理解了大島的問題,在我看來你事實上只是把女性角色從「象徵」轉換成「故事的動能」。
🌌杯蓋後盾💥
你或許擺脫了象徵主義,但你的性別論述沒有進步太多。(以日本作品來講或許有?但我其實覺得不一定。因為空音央的出生不是只受到日本滋養,生存條件跟資源比本土日本導演優渥太多了。雖然知識跟優渥不一定等於視野就是了。)
🌌杯蓋後盾💥
所以我說鬼才之道是不是根本應該要成為全球男性編導的教科書。
🌌杯蓋後盾💥
我想特別提出我沒看到的觀點,並不是我認為這些東西就破壞了這部電影,而且他的優點已經被太多人提及與知悉,我此刻覺得沒什麼必要覆述。
🌌杯蓋後盾💥
這些空白和這些打斷看似我在過度解釋,但這其實是創作上非常需要被檢視的事項,就是:誰該被放大,誰該被輕輕放下,誰才是文本的主體?這些東西都是人潛意識執行的。這才是我覺得語言跟權力最有趣的地方。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