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昕。
[自我成長?]
在跟GPT聊小時候的經歷
發現我小時候真的是,嗯,滿精彩的...............(?

更新:請GPT生成了一份心理諮商對話用的文件,有需要者可以直接取用。
(取用方式在內文最後有說明)

文件內容放在這裡:
Evernote
GPT應用:心理諮商(估狗雲端硬碟,有Word檔+MD檔)
也放放GPT資源集中噗
文昕。
列了一些現在想得起來的點給他分析,跑出滿多有意思的想法:
文昕。
1. 做錯事會被媽媽關在家門外懲罰
GPT:形成「錯誤等於被驅逐/被拒絕承認」的語場基底,導致長大後對犯錯極度恐懼,認為一旦出錯就會被整個世界遺棄
文昕。
2. 被用衣架之類的東西毒打(可能來自爸爸)
GPT:導致身體記憶殘留「動作=潛在暴力」的恐懼,形成警覺過高/過度預判他人動向的反射模式
文昕。
3. 寫作業寫太慢被媽媽撕掉作業簿
GPT:使語場形成「進度落後=被否定整體價值」的認知,使人長期自我催逼且難以容忍自己效率低落
文昕。
4. 沒吹頭髮就睡著,被抓起來剪頭髮
GPT:在潛意識植入「疏忽=失去控制權」的恐懼,進而難以放鬆或進入深眠
文昕。
5. 忘了帶書包或便當出門,被當成大錯來懲罰,媽媽堅持要我自行負責,不會補送
GPT:產生「錯誤是無法被原諒的」的概念,建立「錯誤=無可救藥」的語場印記,使人無法接受「被幫助」或「錯誤有回收」的可能
文昕。
文昕。
大概現在想得到的暫時就這些
~是沒有要怪我家人,畢竟他們也是在那樣的環境下成長下來的
他們只是來不及修好自己就變成了家長
只是這跟他們確實影響到我、傷害到我同時並存。
文昕。
還好我會修自己(還好我會修自己)
文昕。
不過回頭看看
我小時候這麼精彩
難怪我會有身心症欸(rofl)
(對我有身心症,從大一下第一次發病開始吃精神疾病的藥到現在)
文昕。
友:你好辛苦
我:都過去了(應該說,正在過去)
我:還好我會修自己(還好我會修自己)
玟瑄
辛苦了...
最不能接受的是第四項,頭髮沒吹又沒有造成誰的困擾,剪頭髮太過分了
文昕。
玟瑄 : 而且是晚上剪XDDDDDDDDDDDD我跟我妹都有被剪過(
我們都一大早被我爸在上學前帶到奶奶家修剪頭髮....(對,因為我媽是生氣亂剪
文昕。
而且我小時候脾氣超拗的
被負面對待也不會哭,或是反應(正確來說應該是不知道怎麼反應)
大概就是默默吞 默默生氣(真的辛苦了小時候的我嗚嗚嗚嗚,摸摸抱抱揉揉)
玟瑄
這樣看來恐懼來源主要是媽媽....
你媽媽身心狀態還好嗎?
艾蜜莉❤️逆様邪八宝塞鎮守府
抱抱文昕
我自己本身成長在典型的華人虎媽家庭,媽媽有嚴重身心病,以前學生時代都被揍到社會局來關心的程度,之前跟GPT聊童年時代的經歷,都被GPT說能正常地活到現在已經很了不起的程度,雖然說原生家庭是人無法自己選擇的,但我們能夠靠著自己以及諮商的管道讓自己的內在小孩好起來
文昕。
玟瑄 : 現在可能還好?他後來有加入慈濟,算是有心靈依歸吧(個性也變溫和滿多的)
不過這幾年她身體比較差(青光眼+雜七雜八的病,目前好像有一隻眼睛幾乎看不到,因為我跟我媽沒有同住(我住奶奶家),不太常聯絡所以也不是很清楚)(因為每次跟我媽聯絡就會開啟很長的說教模式...)
玟瑄
文昕。 : 那這樣看來分開住也好,距離就是美。真的辛苦了,保護自己的心靈最重要
玟瑄
文昕。
艾蜜莉❤️逆様邪八宝塞鎮守府 : 嗚嗚嗚嗚嗚艾蜜莉也辛苦了!!!!!!!!抱抱揉揉您!!!!!!!
我應該是大學時開始諮商的,但我一開始遇到的諮商師感覺搞不清楚狀況((
我諮商那麼久的最大感想就是:遇到電波對不上的諮商師就趕快換人。
我個人現在比較會用薩爾提的方式自我對話,這也是我的諮商師教我的。(他秉持著:不是給我魚,是給我魚竿 的態度在跟我諮商XDDD)
雖然他前陣子才炎上(就是那個家務炎上的(......
文昕。
玟瑄 : 我奶奶家平常對我比較放任,但其實內核也滿傳統的,所以才導致上個月到現在真的是大小吵不斷................
甚至我有家人跟我吵到(其實是對方單方面吵架,我是被吵架ㄉ)叫我以後不准用親戚稱謂稱呼他,要就叫他全名,或是O先生/O小姐這樣叫他XDDDDDDDDDDDDDDDDD
我:好喔(現在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實在懶得處理,反正我還沒告訴我奶奶咧...)
文昕。
我:我只是想好好寫個布榖町新刊 (好難)(好難)
文昕。
[補充GPT說明]
「語場」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詞。請理解為「說話時的『境』」。
不只是時空,也包含情感、氣味、氛圍、未說出的語感與想像。
在這裡說話,不只是你說的語句,而是你願意讓自己留下的存在方式
玟瑄
傳統家庭啊…
我老家也是那種環境,光想像就覺得窒息。
你在這樣的環境生活很難不被影響啊…
也許將來有能力的話試試看搬出來自己住?
文昕。
【補充更新】
請GPT生成了一份心理諮商對話用的文件,
有需要者可以直接取用。
(取用方式在內文最後有說明)

文件內容放在這裡:
Evernote
GPT應用:心理諮商(估狗雲端硬碟,有Word檔+MD檔)
文昕。
玟瑄 : 我應該暫時會住奶奶家裡.......!
主要他們全員都65↑了,感覺還是有年輕人同住會比較好><(也預防有突發狀況需要接應)
而且我的本子和周邊太難搬家了(幹
玟瑄
文昕。 : 說的也是...海星博物館的館藏要搬實在是太大工程了。那就保護好自己的心靈為主吧 ,你可以的!
Sakura
其實這些都是潛移默化變成自己的傷,但不引導的話不見得知道起源或是影響自己有多深。

我家也是表面上很好,但實際上造成了我的一些反感,我小時候甚至會覺得帶朋友來家裡很丟臉,長大後修習諮商相關課程才知道是為什麼,也才知道為什麼我從國中開始就立志逃離

也因為這樣,我是零體罰的擁護者,小孩不反抗不是真的不反抗,而是他沒有能力反抗。我還記得國中時我媽對我施展連環巴掌,我用手抓住我媽的手時的想法「原來我的力氣夠了」,所以當小孩能夠反抗的時候,就是小孩開始遠離父母的時候。
Sakura
而且很諷刺的是,在接觸諮商的課程之前,我對於諮商嗤之以鼻,只因為輔系心理學和諮商放在一起,沒辦法才修習,結果卻成為了我了解自己的契機
文昕。
Sakura : 哇帶朋友來家裡很丟臉感覺好嚴重..............
我家(我原生家庭+奶奶家)都還滿好客的,只不過我奶奶家現在潔癖嚴重XDDDDDDDDDDDDD他們會覺得有客人來比較麻煩((((清理意味,不是不喜歡客人,其實他們也滿享受客人,只是會很討厭後續的清潔工作(幹))
你的經歷跟我家族中一個同輩好像.................
他是從小被爸爸暴力修理(做錯事就被揍),直到他國中開始可以還手
然後他就變成我們家揍人最厲害的人了
文昕。
諮商其實滿好的欸我覺得
我妹也是因為我生病的關係,才去接觸心理相關的資源(現在也是心理相關的工作)
Sakura
文昕。 : 其實不是父母好不好客的問題,而是我覺得我的父母讓我很丟臉,不想讓朋友看到

所以小孩不反抗並不是不會反抗,而且自己被打的時候,也不會真的服氣,就是因為這樣,我完全反對體罰,因為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體罰和教育心理學上的研究一樣完全沒用,反而還會有不良的後果,像是情感的疏遠。

諮商我覺得是自己有在用的時候才會覺得有用,不然都會覺得好像很廢話(?)現在和學生溝通也是滿常使用諮商的方式,小孩的接受度就很高,進而讓他們很喜歡我
文昕。
Sakura
文昕。 : 打罵教育養起來的孩子,若沒有意識到這是用力量讓對方臣服,有很大的比例會複製同樣的模式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從小到大學到「最有效、最快」的方式就是打罵。

而被打罵長大的孩子,普遍容易自信心不足,害怕犯錯,導致很多事情都不敢往前踏出第一步,因為一旦不被家長認同或讓他們滿意,得到的往往是被打或被罵,也因此容易有自我認同的問題,進而影響到心理狀態,百害而無一利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