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不懂就問

最近白沙屯媽祖遶境的新聞正熱門,勾起我一些疑惑了很久但一直沒想明白的問題。

明明媽祖只有一位,為什麼不同尊的個性會這麼不一樣啊?

有些廟的媽祖好像是從其他廟分過來拜的,所以會有回去原本的廟參拜的活動,但是那不就等於是湯姆瑞斗參拜佛地魔,自己拜自己的來源是?

另外,有些廟一個廟內就有大媽二媽三媽,分靈出去其他地方方便信眾參拜我可以理解,但是都在同一間廟了,為什麼還要分靈啊?

這些問題真的大家都很明白嗎?但我跟著家裡大人拜了這麼多年,我從來沒弄清楚為什麼過……(囧)
cherry3684
宗教是門好生意
閉嘴捐款就是,不要問(x
tomato7514
已經演變成媽祖是7-11/全家,分直營店和加盟店(本地靈被當媽祖拜),每家有不同店長,店長也會在同一條街上多開分店於是有新店長(但直屬於同個老闆)。
miso1672
就自己的理解,在道教中有所謂的神會下凡歷劫,而佛教則是有化身的說法,不管是下凡還是化身,新人格在行事作風上不一定會和本尊一樣,但你也不能說新人格就不是那個神。

但被分出來的新人格在處事經驗上,一定比原始人格還要稚嫩,所以有空和老前輩拜訪學習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而同一間廟同一個神卻分很多尊這一點,既然都可以分身了,多分幾尊分別處理不同案件不好嗎?減輕工作負擔,讓信徒先把要求的事情分類分好,辦事效率才會高。
ಠ_ಠ
miso1672: 因為媽祖是道教信仰,所以我先不看佛教的化身說法,以歷劫來看。

在民間故事中,下凡之後是會歸位的,由始至終只有那一個靈魂(例如經典常提到的太白、文曲、武曲),又或者被貶謫之後,也是原始的那一個靈魂去投胎、去重新位列仙班,下凡只是為了豐富原本欠缺的認知。

如果從頭到尾都是那個靈魂在天人之間流轉的話,個性改變跟分成兩尊神應該是不一樣的?應該也沒有學習的需求?(畢竟是同一個靈魂)
ಠ_ಠ
後面說分靈處理不同的事情的說法我有聽長輩說過,但是就我來看,不同的事情大家好像在一開始就會找不同的神明了,例如缺愛找月老、缺錢找趙公明(財神)、缺腦找文昌或孔子,而不是依類型找二三四五六媽,所以這樣的分法有依據嗎?

如果是指接收到的信眾請託太多,一人三化來處理的話(長輩的解釋比較偏向這種),那三尊應該是同等地位的?但是以供奉位置來看,顯然也是有主次之分,明明都是自己,但是要分比較大的自己,跟比較小的自己嗎?
knight1489
噗主可以想像媽祖在靈界是一種職業,默娘則是這個職業的創始人,分靈則是從事這個職業有服務志願的其他曾經當過人的靈體。
其他有分靈的神也都是。
來源:當媽祖乩身的鄰居
oyster3965
其實用土地公來想好像也能通?
都會說各地有土地公但也會默認大家土地公都不同位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