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這幾年和人溝通&聊天的心得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交流拋接球
今天無論你是想找人玩遊戲、認識朋友或是當你在角色扮演某個擅長社交的角色時,最重要的是要認清「交流」本身是由複數人所構成的行為,不是單靠一個人撐場面或是猛灌資訊展現自己。不過說到底,人只能管好自己就是了w
今天就單從網路交友這部分來談談,講一些玩團時遇到的事情以及和人在群組聊天時的一些小心得。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第一印象:人設是自己建立的

拿跑團作舉例:你今天要扮演一個外向、善於社交的角色,這代表玩家本身就需要在跑團的扮演過程中拿出與現實社交行為相應的付出。別只在角色卡上寫善於社交或是陽角然後把所有人丟給你的球都無視、拒絕,自己也不丟球就只在場外喊大家都不配合。你的人設、個人風格是自己的責任,沒人有義務為了你想要的形象替你付出。想要有什麼樣的效果,自己得先做出台階,不能傻傻的期待你不聊天、說話別人會幫你。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拿網路環境(這裡是以DC當底)來說:你給人的形象比現實還要好操控多了。別人能認識你的方法就只有你的頭貼、橫幅封面、自我介紹、暱稱等全都由你自己決定要怎麼展現的東西,再加上從你與別人的互動中來認識你(那些會和你互動的人帶給他的印象也可能會移植到你身上)。
也就是說,當你取了怪怪的暱稱,用著不那麼適合出現在公眾的頭像時,別人把你當成怪人不跟你多做交流也是很正常的吧?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最簡單的例子,你拿某個動漫或遊戲作品的角色當頭像,喜歡的人可能會因此跟你開啟話題或是對你多一份留心,但討厭的人也可能因此對你沒那麼被吸引。更直接的是某些拿色圖當頭像的人......
再來就是用字遣詞,你拿特定族群開玩笑,或是用著表符去揶揄某些人時,或許會有人覺得你風趣,但你自己也要承擔會被不喜歡這些用法的人排斥的風險。所以當你整天拿人開玩笑後再來說都沒人想約你吃飯,可能單純只是因為你給人的印象不好。
網路上可以用表情符號來為你的發言添加文字難以夾帶的感情,用好這一點也會是印象操作的一環。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舉個例子:「原來加班還能再加班 」、「原來加班還能再加班 」、「原來加班還能再加班
這三種給人的感覺就會不一樣了吧?另外看看那個伺服器能使用的自訂表符有哪些也算是一個能了解對方個性的方法,從表符選擇、使用去拿捏別人的風格也蠻好用的但不多說了。

回到標題,想要與人有所來往,最起碼讓自己看起來正常,甚至是和善、不難接近,那要如何塑造這樣的形象其實很簡單——就想想自己會想跟什麼樣的人互動吧。

好啦我知道會有人跟我說他比較不拘小節,上頭那些他覺得沒什麼啊,那我只能說你去多參考你理想目標是怎麼做的吧。

可能會有人覺得我都上網了我就是不想活得像現實一樣拘束,只想上網尖叫然後隨心所欲,那當然就是論外了。另外,也不是說一定只能這樣,有句話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怎麼交流
回到上方的跑團例子,如何和人保持交流?或者說要怎麼扮演善於社交的人?我自己的想法是對話不要中斷,你只要有辦法讓話題不斷的跑下去就好,不用一定得聊的多深入或是多具體,最主要的是——讓拋接的球不要停下。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忘了哪個心理學領域有提出來的四種溝通模式,主動/被動+建構/破壞共組成四種不同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在回應別人丟出來的球時,你有這四種招式可以打回去,我覺得沒有哪種一定比較好,主要是看你想要達到何種效果。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找範例,這裡不是心理學小課堂。
我想說的是,對你正在關注的話題用點心,如果你覺得聊天沒有模板就錯了,你的回應方式會決定對方接下來的話,交流本身就是人與人互相馴服的過程,想要讓他說更多就試試主動建構式的回應,想停止話題離開去忙就試試被動建構,想和人斷關係的話就試試破壞式的回應;選擇你想要的效果,再依據這個效果去組織回應。(這跟玩PbtA套模板差不多,你可以試看看買本規則書直接讀GM章節,或實際跑一次看看就能知道什麼叫不會斷的對話了;又或者是去讀看看《即興》)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我說到即興了嗎?對話,尤其是閒聊本身就是種即興。大部分的聊天是一個即時且快速的過程,如果你覺得很難停下來思考你的回應方式,甚至你很難有意識的察覺到對話的模板,那就試看看即興吧——不要「拒絕」任何內容。

不要主動或被動地打槍別人丟出來的話題或是感受,否則球撞上牆後沒人接的到不是嗎?還是說你願意拋出新的球?別忘了球落地是會有分數變動的。如果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情,通常對方說錯我也會順著講下去,畢竟無傷大雅,但就見仁見智。

談到話題,適當的失憶、裝傻也很好用,讓對方說他想說的,讓他介紹他想介紹的東西,哪怕你已經知道了。可以花些時間去想接下來如何回應,或是看看有沒有新資訊,說不定還能知道對方的想法和感受,有夠賺。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若對方真的提到他的感受或喜好,在你想跟他交好的情況下,就算你們意見相悖也別急著說。若你們意氣相和,也別急著搶球,讓他講完他的,把球丟給你時再說就好。

另外,個人偏好的部分是不要太肯定自己的感受。表現的比對方熱情有時會讓人不知所措,而過於果斷、肯定的詞會讓自己沒有轉圜的餘地。不過就單純只是我的習慣……

再來就是延續話題的其中一個訣竅——問句。在諮商過程中,為了引導當事人說更多話,通常會使用開放性問句,在聊天過程中這也是使對話能夠更長遠聊下去的技巧之一,也是可以主動收獲更多自己想知道的資訊的方式。(可以跟PbtA一些預設前提的問句相比較,有的時候我覺得先以某件事作為前提來聊下去等著被拒絕或是增補也不錯,但太常用可能會導致你看起來很有刻板印象之類的後果)
蒙面少俠:你為什麼在乎這個團隊?(隱含本人在乎團隊的前提)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不過雖然這麼說,實際上開放性問句也很可能會讓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實際上要注意的應該是「這個問題對方容不容易回答」。考慮到交流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且通常雙方或是三方以上都是平等的存在,一開始不熟的時候開放性問題或許會對部分人來說比較難回答,可能會需要多補充一些細節或是提供回答方向(例子:你覺得邊獄巴士如何?像是第七章的劇情......)

另外就是,上頭有提到「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對話時要說對方的語言。你要能進入對方的脈絡中,或是讓人可以進入你的脈絡中;你不會用日文和一個不懂日文的人聊天吧?遇到不懂你專業的人,也不適合用滿滿的專有名詞來談論事情吧?講對方的語言,用對方會用的詞。不管是要把吸血鬼叫成阿吸,還是在面對外國人時不講學測(台灣考大學的一個管道)而是講考大學,盡量使用你們都懂的語言。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然後問題來了,當你有時說人話,有時說鬼話時,人跟鬼相遇了。如果你對不同人的行為模式差異大到一個幾乎是不同人的程度時,這就會是一個很可怕的局面,因為你怎麼反應都會不像你。總之,這時就得回到你的人設了,你總會有個基底、或者說是基本的形象吧?又不是若葉睦。簡言之,還是有個方便流動的中間型人設會比較好一點——我想絕大多數的人也基本上都是處在中間值而非極端值對吧?(對嗎?)

最後,如果你發現對方很難交流(或是他不想跟你交流),那就放棄吧。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保持交流&建立關係

這裡會分為群聊跟私聊(指的是一對一的聊天,不一定是私底下進行的對話),基本上其實還是上面溝通模式的應用,不過還是有些想提的。

群聊的重點是,聊大家都能參與的話題。總是聊只有少數人知道的東西,會讓其他人插不進去話。但有時候就是聊起來了,換個地方聊、慢慢冷卻這個話題等等或是看看如果沒人在線的話就這樣繼續也行,反正關係說穿了只要能維持都算處理得好,我也不覺得自己說的想法一定正確,只是談談我平常會注意的事。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然後群聊我通常會覺得不太適合聊正事。首先你可能覺得會聊天的都是你們幾人,但大部分的私群還是會有你不認識的人在。除了這層疑慮外,我覺得聊天的目的是增進感情的時候,比起資訊交流或是解決問題,更主要的是如何與對方的感受共鳴,如果能夠和人交流你們的感受比較容易建立關係。大概就是所謂的聊天時說廢話反而能增進感情的那種。

一般來說,突然在群裡聊生活可能會讓人不習慣,但還是可以從新聞、梗圖、心理測驗等公眾話題開始,然後這些東西基本上也是可以一直丟的,就跟往池子裡丟石頭一樣,你看沒有漣漪就換下一個丟,也可以順邊當風向標看看哪些人會對什麼感興趣。(是說我覺得最好聊的話題是食物,應該不是單純因為我愛吃吧?)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另外,比起對什麼有反應,對什麼沒有反應也是個訊號。類似於不作為也是一種作為,雖然沒有反應很可能是因為忙於生活、沒注意到等等,但如果是每次談到某件事就會突然消失,那就要大概知道這不會是一個好話題,反正避開特定內容不是那麼難,再加上好感難升易降,不管是有芥蒂但不好說出口還是單純沒興趣,總之換個內容試看看吧。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至於私聊,好消息是你不用太在意其他人了,壞消息是私聊有時會給人一種隱密的感覺,所以有些人可能會不小心爆出你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內容,因為是深夜嘮叨況且你也不是他的心理師所以陪他就好,不要妄想自己可以單憑對方的主觀傾吐就掌握全局乃至於幫他解決問題,他可能只是想找人說說話,注意一下你們的談話內容,自己說的話不要太多,讓對方盡量說。基本上我會覺得私聊的東西過了就過了,如果你還記得就當作沒聽過吧,除非對方自己先提到,否則不要主動提起。其實也不一定,我是不太習慣私聊因為會有壓力所以很少跟人聊,所以每次遇到的私聊也多半是比較嚴肅的議題就會讓我有這種偏差感。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另外就是,非常不建議在半夜私聊(群聊也是)。通常經過一整天的活動下來,人在晚上時已經沒什麼心力去發揮他的自制力了。所以晚上容易不小心鬆懈下來大吃一頓、爆言,然後隔天早上後悔不已。如果會擔心自己管不好嘴的話別在晚上觸及那些可能會讓你失控的話題。

然後一般來說進群我都會先潛水一段時間稍微摸清楚裡頭的相處模式和每個人大致的風格,如果能稍微知道對方的雷點或是喜好也便於後續交流;最重要的是在有深入交流前知道哪些人自己不太知道如何相處,或是哪些人對你而言很雷。要我個人態度來看的話,我覺得相較於個人,群組風氣會更影響每個人的互動模式,所以先給自己一段時間習慣裡頭的文化會比較方便。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交流本身就是你我互相形塑彼此的過程,就像那隻著名的愛流口水的狗。彼此的反應會形成回饋(無論是獎勵或是處罰),所以如果雙方不是太不講理的人,你基本上可以把他變成你喜歡的相處模式,而他也可以這樣對你。

面對你不喜歡的話題:無視、忽略在群聊中很有用,尤其是特別針對你、期待看到你反應的事情,但要無視就要無視到底,不規律的反應反而會讓人養成習慣/成癮。

簡單來說你可以把延續話題的行為當成一種獎勵,破壞、忽略話題的行為則是懲罰,然後放到操作制約的模型裡來看。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還有一些是網路心理講義裡有提到的內容:
@tangmax0440 - 《網路心理講義》

「眾人覺得你很溫暖,主要是就你的非語言表現來判斷。在判斷溫暖或冷漠時,主要依據舉動而非語言。在網路許多角落,你打的字是對方對你產生印象的主要根據,對方只能根據螢幕上的文字判斷你的性格,感受你的溫度。」

附帶一提,如果有不想繼續相處但斷不掉的對象,反著做就好。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手好痠
https://images.plurk.com/25YSr4v1k6Q6mxlZxvaWkK.png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總感覺寫成我覺得怎樣會比較好而不是心得了,那就當我自言自語......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如果覺得我說的有問題或不同意,很正常,樣本數1人在統計學上根本沒有意義
只是葉之海的屍體
用治療性溝通技巧來做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啊啊啊我發現私聊的部分我提到深夜嘮叨但我前面沒說是深夜聊天,但應該不太影響ry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只是葉之海的屍體 : 也不是不行,只是我會覺得我又沒收錢還要用專業技巧來跟人互動、小心翼翼很累;打的是免費額度的GPT類型,在不多麻煩自己、限制自己發揮的情況下能做到就好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但仔細想想我想敷衍人的時候會把諮商會談技巧裡的初階技巧都用一遍
Atere
我喜歡敷衍人的老貓,敷衍我的老貓最棒了
左右為鵝
喜歡老貓的小講座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Atere : 大部分時候不是我要敷衍你,是我突然不知道怎麼接話ry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左右為鵝 : 謝謝喜歡!也不算是講座,感覺比較像個人感覺w
D.C.
這是黑暗老貓的存在證明嗎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D.C. : 是老貓的存在證明,黑暗老貓現在還只是夢裡會出現的角色
◖襪子◗
這本來就是老貓,只是你看完之後會發現老貓有時候讓AI老貓代打回你一些使用心理學技巧的罐頭回覆,我們可以難過但也可以轉換心態,比如直接去找AI老貓聊天
IA🤖
就算老貓敷衍我我還是最愛老貓了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我還在繼續釐清到底是經過了什麼歷程為何認識有段時間的朋友都會不約而同地變奇怪
◖襪子◗
老貓|以實瑪利的羅盤
這也太黑暗了ww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