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5 AM
21
11
Apple Podcasts
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AI 繪圖技術正迅速進入漫畫創作流程,從角色設定、風格統整,到分鏡與場景生成。
才剛結束台灣漫畫基地的AI講座,本集邀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黃芳誼老師與學生吳鈺涵,分享他們如何運用 AI 協助製作一本結合學術研究與漫畫敘事的作品,聚焦東亞社會制度變遷,用漫畫作為知識轉譯的媒介,讓嚴肅議題變得更親民易讀。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6 AM
youtube
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spotify Podcasts
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KKBOX Podcasts
AI對漫畫創作與教學的衝擊與可能 | 在 KKBOX 收聽 Podcast
MixerBox
https://www.mbplayer.com/...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6 AM
本集同時從非專業創作者的角度出發,討論AI是否正在打破傳統創作門檻,讓「不會畫畫的人」也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激盪出關於原創性與未來創作職涯的新思維。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6 AM
節目內容重點整理:
一、AI作為漫畫創作工具的潛力與挑戰
• AI能協助角色設定、分鏡構圖與風格統整,大幅降低創作技術門檻
• 使用Midjourney進行角色模組化設計,並導入語意控制來提升一致性
• 對風格統一與創作流程的控制,已成為操作AI漫畫的關鍵能力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6 AM
二、AI在教學現場的應用觀察
• AI可作為知識轉譯與資料整理工具,協助學生閱讀多語言學術資料
• 教師角色轉向「引導者」與「對話者」,建立學生的批判與核對能力
• 教學中設定明確規範,強調不能全盤接受AI生成內容,須融入人性思維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6 AM
三、非專業創作者的新機會與新挑戰
• AI降低了創作門檻,使一般大眾也能參與漫畫創作
• 未來可能出現新型職業:AI漫畫設計師、敘事顧問、資料策展人
• 創作核心從「技術能力」轉向「內容構思與敘事能力」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7 AM
四、著作權與AI生成素材的倫理問題
• 法律系背景讓創作者更敏銳於資料合法性與原創性問題
• 強調需記錄AI創作過程、輸入資料與指令作為證據,建立創作透明度
• 避免套用他人風格資料,轉而建立自有視覺語言與風格模型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7 AM
五、對未來的展望與期待
• 漫畫創作未來將以AI為輔,創作者可更專注於角色塑造與敘事深度
• 教育場域將導向「學生主導、AI輔助」的學習模式
• 數位公民素養將成為未來學生與創作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27 AM
AI不會取代創作者,但會改變創作的方式,
會畫畫已經不是重點,想說什麼故事才是關鍵。
曾老師
@seal565
Sun, Apr 27, 2025 3:38 AM
這集PODCAST主要目的希望以非漫畫專業者的角度,來看待AI對於漫畫製作以及教學方式的期望,從各種層面不同方向去看待AI製作漫畫這件事。
擦萊姆
@hulon2008
說
Tue, Apr 29, 2025 1:51 AM
恩師早安,我又到了A.I排斥我求助語法起(2010) 的一個冗長
載入新的回覆
才剛結束台灣漫畫基地的AI講座,本集邀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黃芳誼老師與學生吳鈺涵,分享他們如何運用 AI 協助製作一本結合學術研究與漫畫敘事的作品,聚焦東亞社會制度變遷,用漫畫作為知識轉譯的媒介,讓嚴肅議題變得更親民易讀。
spotify Podcasts
KKBOX Podcasts
MixerBox
https://www.mbplayer.com/...
一、AI作為漫畫創作工具的潛力與挑戰
• AI能協助角色設定、分鏡構圖與風格統整,大幅降低創作技術門檻
• 使用Midjourney進行角色模組化設計,並導入語意控制來提升一致性
• 對風格統一與創作流程的控制,已成為操作AI漫畫的關鍵能力
• AI可作為知識轉譯與資料整理工具,協助學生閱讀多語言學術資料
• 教師角色轉向「引導者」與「對話者」,建立學生的批判與核對能力
• 教學中設定明確規範,強調不能全盤接受AI生成內容,須融入人性思維
• AI降低了創作門檻,使一般大眾也能參與漫畫創作
• 未來可能出現新型職業:AI漫畫設計師、敘事顧問、資料策展人
• 創作核心從「技術能力」轉向「內容構思與敘事能力」
• 法律系背景讓創作者更敏銳於資料合法性與原創性問題
• 強調需記錄AI創作過程、輸入資料與指令作為證據,建立創作透明度
• 避免套用他人風格資料,轉而建立自有視覺語言與風格模型
• 漫畫創作未來將以AI為輔,創作者可更專注於角色塑造與敘事深度
• 教育場域將導向「學生主導、AI輔助」的學習模式
• 數位公民素養將成為未來學生與創作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會畫畫已經不是重點,想說什麼故事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