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滋A打油🐱
【禁語】

※ 本文的「禁語」是指佛教的一種行為規範,並非專制政權、特殊工作場合或奇幻文學中被禁用的詞語。合先敘明。

離開萬佛寺一年多來,深居簡出,極少與人言談。而自從去年購入微波爐以來,由於自己的生活飲食超過九成九都是自炊、減少外食的關係,與人說話的機會就更少了。目前已達成一星期沒開口說話。

(之前即使有與人交談的機會,大多也是「一份糙米飯」、「發票存載具」等之類的簡短交易必須話語)

但嚴格來說,如果把在網路上寫的文字算在內,那就不算沒說話了。
🐱口滋A打油🐱
或者,把網路寫的文字區分為:「有與他人互動」、「非與他人互動」兩類,只有前者算在與人言談的範圍。這樣似乎也合理。

畢竟我在網路上寫的文字大多是自己筆記用的,無個資,屬於記錄性質,所以都設為公開。
🐱口滋A打油🐱
(題外話,這年頭只要發布到網路上的東西,不論是否設為隱私,就有機會被別人挖出來。

因此「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的新時代意義,就是「如果不想讓別人知道一件事,就是別把東西放到網路上」。)
🐱口滋A打油🐱
太久沒和人說話會怎樣呢?說話能力會退化嗎?會變成像《無職轉生》主角在轉生前連話都說不出來的情況嗎?

我也很好奇,拭目以待。
H鋼彈(超級熱血沸騰中)
大丈夫?
🐱口滋A打油🐱
H鋼彈(超級熱血沸騰中) : 只是用文字記錄一點想法而已,謝謝關心。
🐱口滋A打油🐱
話說回來,佛教道場的「禁語」,並沒有如表面上單純規範自己不與他人言談/交流這麼簡單……

「禁語」除了防止自己與他人言說人間是非、說無益語/虛妄之事、不經意造口業之外,也有要行者少往外看、多往內心觀照的積極用意在。
資訊人權貴
🐱口滋A打油🐱
資訊人權貴 : 這是個有意思的想法。
但我認為禁語與社交兩者並不互相扞格,關鍵在於「如何理解禁語」與「什麼樣的社交才真正有益」。
🐱口滋A打油🐱
佛教道場的「禁語」,一般是為了:
1) 讓人少說無謂話、妄語、閒聊;
2) 保持內心的清淨與正念;
3) 幫助修行者向內觀照,不被外境拉著跑。

禁語的目的是讓心收攝,不是要人壓抑或孤立,而是讓言語更有覺察、更有智慧。
🐱口滋A打油🐱
我不否認科學研究顯示了社交活動對大腦與健康的刺激,與延緩認知退化的益處;但有益的社交不是隨便聊天,而是有品質、有意義的互動。
🐱口滋A打油🐱
如果深入理解,「禁語」與「社交」並非彼此矛盾,其實是可以共存的。
禁語幫助我們少講無意義、耗神的話;
社交則鼓勵我們進行有深度、有愛心、有智慧的溝通。

在佛教史上,有無數文獻記載了大師之間看似閒談、卻充滿智慧的交談。
例如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有名的「風動旛動」公案。
🐱口滋A打油🐱
我請 AI 整理了自己的想法,總結一下:

禁語是修心,不是切斷有意義的人際連結;
有品質、有內容的社交互動,才真正對身心有益,而不是無謂/無意義的閒聊。
🐱口滋A打油🐱
用 AI 做了一張表意畫:
https://images.plurk.com/384DizNVc52GY4h76ef0F8.png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