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苾啊🌈
@BiYing_C
Sat, Apr 26, 2025 6:37 AM
Sat, Apr 26, 2025 2:20 PM
22
3
「任何熬過童年的人都有足夠支撐他後半輩子的人生素材。」
接連著聽了違章女生的訪談,又看到進烤箱的好日子成功賣出英文版權的消息在臉書IG上大量出現,算是感覺到強烈應該買來看的訊號
開書之後完全停不下來,用通勤和午休的時間,當天就把整本啃完
跟小光在訪談時說得很像,每個讀者都可能感覺這本書是寫給自己的。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某個經驗、記憶,或共感了其中的小小部分,人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小塊,值得慢慢回味。
進烤箱的好日子
讀嘛讀嘛
阿苾啊🌈
@BiYing_C
Sat, Apr 26, 2025 6:37 AM
Sat, Apr 26, 2025 2:50 PM
我會寫這麼慢的原因是我對自己偷渡進角色內心這事戒慎恐懼。
回憶錄的起頭都來自於阿丹感受到角色被自己所影響的恐懼,說話的方式、與人的應對都逐漸跟自己貼近,而角色的內心獨白也成了作者本人的延伸。
眼看我防堵自己滲入小說角色內心這事是要失敗了,不如來寫回憶錄,倒也還名正言順。
這個發展方向確實是讓一開始的我完全沒想到的,從虛構走向近乎絕對的真實,在一個大家不認為會寫回憶錄的年紀,在為了逃脫某種無法處理的困境下,就這樣開始了。
阿苾啊🌈
@BiYing_C
Sat, Apr 26, 2025 6:38 AM
Sat, Apr 26, 2025 2:51 PM
「你是要死了嗎?」
阿丹在決定將回憶錄裡有提及某一個人的片段,都有責任讓本人確認真實性的作法,也成了封面設計裡面追殺小學同學的具現化,在數位發展中的年代擁有了臉書這類社群媒體,得以讓阿丹
用一種介在友好找人跟肉搜之間的作法
尋找到同學本學。
阿苾啊🌈
@BiYing_C
Sat, Apr 26, 2025 6:38 AM
周可儀此刻與我的親暱感有點虛無,彷彿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突然被路邊命理師攔下宣告你們前世是兩隻一起牽手午睡以防漂走的海獺,我相信她也有一樣的感覺。
發生在很後期,阿丹跟周可儀在咖啡廳看手稿的事,確實我整本書裡面非常喜歡,喜歡到拍下來
強迫性
跟大家分享也不斷回味的片段。
一種很有畫面但又覺得莫名好笑的比喻方式,很好的抓到了那種親暱感帶給當事者的感受,你們不熟,但在那個共享回憶的當下,以大人的視角回頭看相過去的自己,能夠如此輕巧的對一個似乎只是同班同學的人說出了往後幾十年不願輕易提及的事,連結跟親密感就忽然產生,卻充滿虛無和不確定性。
和突然在路上、命理師、牽手午睡防飄走的海獺突然就讓這一切變的很具象化。
載入新的回覆
接連著聽了違章女生的訪談,又看到進烤箱的好日子成功賣出英文版權的消息在臉書IG上大量出現,算是感覺到強烈應該買來看的訊號
開書之後完全停不下來,用通勤和午休的時間,當天就把整本啃完
跟小光在訪談時說得很像,每個讀者都可能感覺這本書是寫給自己的。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某個經驗、記憶,或共感了其中的小小部分,人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小塊,值得慢慢回味。
進烤箱的好日子 讀嘛讀嘛
回憶錄的起頭都來自於阿丹感受到角色被自己所影響的恐懼,說話的方式、與人的應對都逐漸跟自己貼近,而角色的內心獨白也成了作者本人的延伸。
眼看我防堵自己滲入小說角色內心這事是要失敗了,不如來寫回憶錄,倒也還名正言順。
這個發展方向確實是讓一開始的我完全沒想到的,從虛構走向近乎絕對的真實,在一個大家不認為會寫回憶錄的年紀,在為了逃脫某種無法處理的困境下,就這樣開始了。
阿丹在決定將回憶錄裡有提及某一個人的片段,都有責任讓本人確認真實性的作法,也成了封面設計裡面追殺小學同學的具現化,在數位發展中的年代擁有了臉書這類社群媒體,得以讓阿丹
用一種介在友好找人跟肉搜之間的作法尋找到同學本學。發生在很後期,阿丹跟周可儀在咖啡廳看手稿的事,確實我整本書裡面非常喜歡,喜歡到拍下來
強迫性跟大家分享也不斷回味的片段。一種很有畫面但又覺得莫名好笑的比喻方式,很好的抓到了那種親暱感帶給當事者的感受,你們不熟,但在那個共享回憶的當下,以大人的視角回頭看相過去的自己,能夠如此輕巧的對一個似乎只是同班同學的人說出了往後幾十年不願輕易提及的事,連結跟親密感就忽然產生,卻充滿虛無和不確定性。
和突然在路上、命理師、牽手午睡防飄走的海獺突然就讓這一切變的很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