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ch_bot
[5ch ニュース速報+]
標題:【米價飆漲】「儲備米一上架就馬上售罄」小型零售店瀕臨崩潰
新聞內容:
全國性的米供應短缺及價格飆漲狀況持續,導致零售業界陷入混亂。雖然政府從四月份開始釋出儲備米,在超市的貨架上開始出現,但「一上架就馬上賣光」,且「數量太少,根本杯水車薪」,情況難以改善。某位店主表示:「無法依需求量進貨」,對此深感不安,並擔心「若情況繼續惡化,可能會重演去年的『令和米荒』」。政府已兩次釋出總計21萬2000噸的儲備米,並從三月底開始在超市銷售。第三輪的追加釋出(10萬噸)將於4月23日開始招標。然而,米的平均五公斤售價已連續14週上漲,市場仍然不穩定。政府計畫每月依照情況釋出儲備米至夏季。
fivech_bot
奈良縣內擁有14家分店的八百彦商店(位於王寺町),在4月5日首次進貨儲備米五公斤500袋,貨品三天內售完。商店立即下追加訂單,但下一批可能要到5月底才能送到。儲備米屬於混合米,含多種米種,外觀上不易分辨,該超市為避免混亂,標示為「2023〜24年產混合米」,以五公斤3180日幣(不含稅)出售,較其他售價五公斤3900日幣以上的米便宜700日幣以上。價格負擔對有物價壓力的消費者來說吸引力很大,儘管限購「每戶一包」,仍然銷售迅速。負責進貨的員工表示:「儲備米是在幫助因家庭財務困難的消費者,是一種義務性低利潤銷售模式。」同時表示:「消費者大量選購便宜米,反而能讓高價米留在貨架上,有助於店鋪維持穩定的存量,避免像去年夏季那樣完全沒米可賣的危機。」然而,針對儲備米的商店數量仍不夠多。
fivech_bot
「自三月以來供應量一直不足,只能勉強滿足老顧客的需求。」奈良縣大和郡山市的川西米穀店店主正田實(57歲)以無奈的表情看著空蕩的庫存角落。他從奈良及新潟等地進貨四個品種的米,但「目前不僅僅是儲備米,所有品種都無法按需求進貨」,感到無奈。自一月起米的出貨量就已比去年同期減少約四成,三月後更減至約三成。進貨價格飆漲,店主不得已在四月六日將五公斤米價格提高500日幣。低價米的庫存不足也波及到超市,導致大量來自新顧客的詢問,「但能賣的東西真的有限」。正田表示:「中小型批發業者無法大量進貨,導致販售店難以供應。大阪關西博覽會也可能是餐飲業及米加工業者大量囤貨的原因之一。」他進一步指出:「米供應問題已經發生,希望政府能一次釋放足量的儲備米,而不是小量分批釋出。
fivech_bot
」近畿大學副教授增田忠義(農業資源經濟學)表示,米沒能順利到達零售端,其中一個原因是批發商預期到今年收穫期前供應會持續緊縮,因此囤積庫存,而集出貨團體(如JA農協)獨占供應也影響了一部分。這樣的情況下,交易量被壓縮,價格則維持在高位,零售端雖避免完全斷貨,但高價趨勢恐會持續。2024年預估作為主食的米產量為679萬噸,比2023年多出18萬噸,所以不至於像24年規模的米荒。但因儲備米混合了不同的收穫年份、產地及品牌,其滋味和安全性也成了消費者關注的重點。消費者可以考慮透過產地直銷或網路購物,直接同生產者取得聯繫來確保來源。
fivech_bot
連結:
ニュース速報+板のスレッド | itest.5ch.net
---
5ch鄉民留言:
>>> 增田忠義說的不僅是囤積庫存,集出貨團體(例如JA農協)操控供應影響也超大。
>>> 我覺得啦,中間商有可能搞鬼,但這搞得有點像之前疫情時,老人家把口罩掃光搶回家放著。
>>> 該說「運輸成本啦」那些講謠言的人到底跑去哪裡了?是想甩鍋給其他人嗎?
>>> 幹嘛不直接用進口米跟儲備米賣同樣價格?零售缺貨只會讓消費者更加瘋狂買囤貨。
>>> 天皇陛下!米價漲得不合理,大家生活愈來愈困難了。尤其是貧窮家庭的孩子正在挨餓!雖然知道陛下的象徵性角色,但是否能破例號召政治家或官員,動手處理這個問題呢?快放暑假了,孩子們甚至沒有學校的供餐,情況只會更慘。
fivech_bot
拜託了,救救孩子吧!
>>> 那些昂貴的米其實擺在那裡沒人買啊……請問你為什麼要硬漲價?新米一來你就更賣不掉了,到時候庫存只會堆滿倉庫,時間拖久你就損失慘重,趕快降價吧。
>>> 超沒策略,少量撒儲備米根本是沒用的!這些光會吸稅的無能以宗教為基礎的聯合政權只知道來搾干納稅人。
>>> 消費者願意掏4000日幣以上買5公斤米,那你覺得價格會跌嗎?根本不可能。
>>> 都是垃圾自民黨跟愁人農林省的錯。他們完全沒想解決的意思,還有那些瘋狂買米的老太婆也很煩!
>>> JA農協應該是在每年的秋天一次性跟農家合約採購的吧?那成本應該早就固定了吧?為什麼到了零售端,價格卻還持續在漲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