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耽溺於思考的我,也該讀點書了。今天關機讀書1小時。

逆思維 心得集中噗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博客來獨家書封版】
齊🌞
https://images.plurk.com/4YbapvWYzkc0k0ybcMAa0c.jpg https://images.plurk.com/2tW2QF1t5nDnLQYpvMljnV.jpg https://images.plurk.com/40PfLXWvgBuGWwncEmb4od.jpg https://images.plurk.com/4KeWPepF6JHnhEcChyxwsn.jpg
亦心(´・Д・)」悠悠過日子
!剛好和我在讀同一本
齊🌞
亦心(´・Д・)」悠悠過日子 : 這本是跟圖書館借的,挺難預約的
齊🌞
政治人。傳教士。檢察官。科學家。
齊🌞
來調查一下,看看我在噗友眼中是怎樣的角色。
齊🌞
根據《分人》這本書,我很可能有時是這樣思考模式,有時是那樣的思考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下,我有可能不大一樣。
齊🌞
談戀愛時像檢察官,工作時像政治人,讀書時像科學家,寫文時像傳教士。

隨口說說,不必深究ww
☆紫月靈✨
科學家這面比較多 (LOL)
齊🌞
逆思維是鼓勵我們像科學家那樣思考。雖然愛因斯坦有時也不大用科學家的心態思考。

很記得一個故事--

關於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老愛說: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
有次跟朋友薛丁格討論時,愛因斯坦又說了這句。

「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啦。」
「愛因斯坦,別再教上帝怎麼做了。」薛丁格吐槽道。

這個故事有收錄在《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一書中。我第一次讀到時,大笑不止。
齊🌞
我記錯名字了!不是薛丁格。我查查看
齊🌞
應該是普朗克。也是挺有名的科學家,不過我不大確定。
齊🌞
「滿招損,謙受益。」我本來以為只是句古話,一句關於道德上的宣示。

逆思維這本書,提出了一個精闢的觀點。當我們對某個領域完全無知時,會清楚知道自己是無知的。但我們對一個領域有一定的認識卻還不夠認識時,也就是初學者的狀態,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滿招損,謙受益」這句古話,有了新的解讀,謙虛可以讓我們更快接收新的知識與技能,驕傲則會讓我們停滯不前。
齊🌞
自信且謙遜。這個概念非常棒!
光憑這個段落,我就敢說
逆思維 值得一讀!
齊🌞
相信自己,但不相信自己現有的知識與工具。
這就是自信且謙遜。
齊🌞
投票結果顯示大多數人認為我在噗浪的行為模式是「在意別人的看法」。

對我來說,這個投票有點自我指涉,如果我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我是不會發起這個投票的。
齊🌞
我不習慣與人衝突,更不享受與人衝突。
齊🌞
這是我的個性。因此,我不是異議份子,我比較偏向調和鼎鼐的協調者。

我常說:「民主是溝通的藝術」。要溝通就不可能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齊🌞
有建設性的爭辯,且激烈的爭辯,我真的沒有這方面的體驗。稍微有過有建設性的爭辯的經驗,也有過激烈的吵架,但真的沒有經驗過兩個特性都有的爭辯。激烈的吵架,往往會人身攻擊,往往會不針對該討論的事項,也就完全沒有建設性。
齊🌞
目前進度-看完第一部分:個人的重新思考。

只剩下兩個禮拜就必須還書了!要把握時間。
亦心(´・Д・)」悠悠過日子
加油
齊🌞
齊🌞
這本的翻譯品質真的不行。有些字句理解困難,不夠通順。錯別字,還可能造成誤解。

幼兒園有意,不代表....
其實是有益,這真的會造成閱讀上的不適。

甚至幼兒園有益,也不是好的翻譯。應該白話點。

幼兒園立意良善,不代表....

唉。我知道翻譯的工作薪水微薄,甚至有時候是基於想分享好書才幫忙翻譯的,並不是想靠這賺錢。只能懇求翻譯者,多花點時間,讓我們這些讀者有更好的翻譯書籍可以閱讀。
齊🌞
「你又不認識我,為什麼會討厭我?」這句話讓我的心糾結了一下,令我感動。
齊🌞
@moka_rin - 今日語錄時間! 西班牙像一本書,p.336 直到今天,我們還是常常聽到這樣的邏輯...

任何對抗,真正的提升,是有 勇氣能力 讓自己變得和對手不一樣。

與歧視黑人的3K黨對談的達洛,不僅有 能力 讓他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歧視意識形態,更有 勇氣 與歧視自己的人展開真誠的對話。

達洛,真可說是 智勇雙全
齊🌞
https://images.plurk.com/3VWI5ztyEk9Ci9CHhiERIN.png

特別喜歡這樣的概念!自信且謙遜。

常常會有該有自信還是該謙虛的討論,似乎認定有自信就不能謙虛,謙虛就不夠有自信。逆思維對這做了明確的分辨,自信是相信自己,謙虛是不相信我們的知識與工具,對別人提供的資訊並不排斥,並不認為自己所有的知識都是絕對的,所有的工具都是完美無缺的,都是不容爭辯,不可改變的。
齊🌞
這本書分三個部分:
1.個人的重新思考。
2.人際的重新思考。
3.集體的重新思考。

我想前兩部分對我幫助比較大,第3部分,由於我不是管理職,其實不大可能對集體的思維做出什麼太大的改變。
齊🌞
讀完《逆思維》了。值得推薦!

結尾的重點摘要及致謝我沒有閱讀。重點摘要有拍照留存,不過因為要尊重版權,我就不貼了。致謝的部分,大多知識書籍都會有,我有時候會讀,有時候就不讀了。
齊🌞
載入新的回覆